青皮
- 目录
- 《本草备要》青皮
- 《本草便读》青皮
- 《本草从新》青皮
- 《本草撮要》青皮
- 《本草分经》青皮
- 《本草分经》青皮
- 《本草分经》青皮
- 《本草分经》青皮
- 《本草分经》青皮
- 《本草害利》青皮
- 《本草害利》青皮
- 《本草经解》青皮
- 《本草求真》青皮
- 《本草新编》青皮
- 《本草易读》青皮
- 《本草择要纲目》青皮
- 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青皮
- 《中药炮制》青皮
- 《汤液本草》青皮
- 《药鉴》青皮
- 《珍珠囊补遗药性赋》青皮
- 《中药学》青皮
- 《外科全生集》青皮
- 《冯氏锦囊秘录》青皮
- 《顾松园医镜》青皮
- 《医学入门》青皮
- 《中国药典》青皮
- 《中药大辞典》青皮
- 《中华本草》青皮
《本草备要》青皮
泻肝,破气,散积
辛苦而温,色青气烈。入肝胆气分。疏肝泻肺(柴胡疏上焦肝气,青皮平下焦肝气。凡泻气药,皆云泻肺),破滞削坚,除痰消痞。治肝气郁积,胁痛多怒,久疟结癖(入肝散邪,入脾除痰,疟家必用之品,故清脾饮以之为君),疟痛乳肿(丹溪曰∶乳房属阳阴,乳头属厥阴。乳母或因忿怒郁闷,浓味酿积,致厥阴之气不行,故窍不得出。阳明之血腾沸,故热甚而化脓。亦因其子有滞痰膈热,含乳而睡,嘘气致生结核者,初起便须忍痛揉软,吮令汁透,自可消散。治法以青皮疏肝滞,石膏清胃热,甘草节行浊血,瓜蒌消肿导毒。或加没药、橘叶、金银花、蒲公英、皂角刺、当归,佐以少酒,若于肿处灸三五壮尤捷。久则凹陷,名乳癌,不可治矣)。最能发汗(皮能达皮,辛善发散),有汗及气虚人禁用(陈皮升浮,入脾、肺治高;青皮沉降,入肝、胆治低。炒之以醋,所谓肝欲散,急食辛以散之,以酸泄之,以苦降之也)。橘之青而未黄者。醋炒用(古方无用者,宋以后始与陈皮分用)。
引用:《本草备要》青皮
《本草便读》青皮
入肝经破滞削坚.辛能发汗.治疝疾辟寒理气.苦可宣邪.下焦之肝气可疏.胸胁之郁痰能解.性味与橘皮相仿.炒煎用醋水为良.(青皮乃橘之小者.色青气烈.味苦辛.性温燥.入肝胆气分.能发汗散寒.行气破积.如壮盛年少之人.其气剽悍.故一切疝气痰滞积聚等证.属于肝胆者.皆可用之.用醋炒者缓之敛之.制其剽悍之性.引以入肝也.)
引用:《本草便读》青皮
《本草从新》青皮
泻肝破气、散积.
辛苦而温.色青气烈.入肝胆气分.疏肝泻肺.(凡泻气药皆泻肺.)引诸药至厥阴之分.(柴胡疏上焦肝气、青皮平下焦肝气.)下饮食.入太阴之仓.破滞削坚.消痰散痞.治肝气郁积.胁痛多怒.久疟结癖.(入肝散邪、入脾除痰、故清脾饮以之为君.)胸膈气逆.疝痛乳肿.(丹溪曰∶乳房属阳明、乳头属厥阴、乳母或因忿怒郁闷、浓味酿积、致厥阴之气不行、故窍不得出、阳明之血腾沸、故热甚而化脓、或因其子有滞痰膈热、含乳而睡、嘘气致生结核者、初起便须忍痛揉软、吮令汁透、自可消散、治法、俱宜以青皮疏肝滞为主、再加石膏清胃热、栝蒌消肿、甘草节解毒、余如没药、橘叶、金银花、蒲公英、皂角刺、当归、皆可随宜用之、少佐以酒、久则凹陷、名乳岩、不可治矣.)最能发汗.(皮能达皮、辛善发散.)气虚及有汗者忌用.(性颇猛锐、如人年少壮、未免躁暴、及长大而为橘皮、如人至老年、烈性渐减、经久而为陈皮、则多历寒暑、躁气全消也.)橘之青而未黄者.(古方无用者、宋以后、始与陈皮分用.)去瓤切片.醋拌炒.(陈皮升浮入脾肺、治高、青皮沉降入肝胆、治低、炒之以醋、所谓肝欲散、急食辛以散之、以酸泄之、以苦降之也.)叶、治乳痈、胁痈、肺痈.(皆能入厥阴、行肝气、消肿散毒、绞汁饮之.)肉、生痰聚气.(时珍曰∶橘皮下气消痰、其肉生痰聚饮、表里之异如此.)核治疝痛.腰肾冷痛.去皮炒.
引用:《本草从新》青皮
《本草撮要》青皮
味辛苦温.色青气烈.入足厥阴经.功专疏肝泻肺.治肝气郁积.胁痛多怒.久疟结癖.疝痛乳肿.发汗.有汗及气虚人禁用.醋炒用.叶治胸膈气逆.消肿散毒.妇人妒乳内外吹乳岩乳痈用之皆效.
引用:《本草撮要》青皮
《本草分经》青皮
《本草分经》青皮
《本草分经》青皮
《本草分经》青皮
《本草分经》青皮
《本草害利》青皮
《本草害利》青皮
《本草经解》青皮
气温.味辛苦.无毒.主气 .下食.破积结.及膈气.青皮气温.禀天春和之木气.入足厥阴肝经.味辛苦无毒.得地西南金火之味.入手太阴肺经、手少阴心经.气味升多于降.阳也.其主气 者.味辛入肺.肺主气.而辛温能通也.下食者.饮食入胃.散精于肝.气温入肝.肝能散精.食自下也.辛能散.温能行.积者破而结者解矣.肝主升.肺主降.升而不降.气膈于右.降而不升.气膈于左.温可达肝.辛苦泄肺.则升降如而膈气平矣.
【制方】
引用:《本草经解》青皮
《本草求真》青皮
(山果)行肝气滞
青皮(专入肝)。本于橘生。其皮则一。何为因青而异。盖犹人当少壮。则性燥暴而少柔。人当老年。则性渐减而不燥。青皮未经寒暑。燥气不消。故其赋性最劣。其色青。青属木。木主肝。故青独于肝经则入。其味苦。故能入肝而下气。(杲曰。青皮乃足厥阴引经之药。能引食入太阴之仓。破滞消坚。皆治在下之病。)然仍兼有辛气内存。故于下中仍兼宣泄。(柴胡疏上焦肝气。青皮平下焦肝气。陈皮浮而上入脾肺气分。青皮沉而降入肝胆气分。气味各别如此。)是以书载力能发汗。(时珍曰。小见消积。多用青皮。最能发汗。)破泄削坚。除痰消痞。并气郁久怒。久疟结癖。(嘉谟曰。久疟热甚。必结癖块。宜多服青皮汤。内有青皮疏利肝邪。则癖自不结也。)疝痛(疝痛有由足厥阴郁气。)乳肿。(丹溪曰。乳房属阳明。乳头属厥阴。乳母或因忿怒郁闷。浓味酿积。致厥阴之气不行。故窍不得开。阳明之血腾沸。故热甚而化脓。亦有其子有滞痰膈热。含乳而摇嘘气。致生结核者。初起便须忍痛揉软。吮令汗透。自可消散。治法以青皮疏肝滞。石膏清胃热。甘草节行浊血。栝蒌消肿导毒。或加没药橘叶金银花蒲公英皂角少酒。若于肿处灸三五壮尤佳。久则凹陷。名乳岩。不可治矣。)无不奏效。但有汗气虚切忌。(时珍曰。有滞气则破滞气。无滞气则损真气。)醋炒用。(时珍曰。治之以醋。所谓肝欲散。急食辛以散之。以酸泄之。以苦降之也。)
引用:《本草求真》青皮
《本草新编》青皮
橘皮,味辛、苦,气温,沉也,阴中之阳,无毒。陈皮治高,青皮治低,亦以功力大小不同也。入少阳三焦、胆腑,又入厥阴肝脏、太阴脾脏。
青皮,消坚辟,消瘟疟滞气,尤胁下郁怒痛甚者须投,却疝疏肝,消食宽胃。橘红名陈皮,气味相同,而功用少缓,和中消痰,宽胁利膈,用之补,则佐补以健脾;用之攻,则尚攻以损肺。宜于补药同行,忌于攻剂共享。倘欲一味出奇,未有不倒戈而自败者也。
或问陈皮留白为补,去白为攻,然乎?此齐东之语也。陈皮与青皮,同为消痰利气之药,但青皮味浓于陈皮,不可谓陈皮是补而青皮是泻也。
或问陈皮即橘红也,子何以取陈皮而不取橘红?夫陈皮之妙,全在用白,用白则宽中消,若去白而用红,与青皮何异哉,此世所以“留白为补,去白为攻”之误也。其实,留白非补,和解则有之耳。
或问世人竟尚法制陈皮,不知吾子亦有奇方否?曰∶陈皮制之得法,实可消痰,兼生津液,更能顺气以化饮食。市上贸易者非佳,惟姑苏尤胜。然又过于多制,惟取生津,而不能顺气。余有方更妙,用陈皮一斤,切,不可去白,清水净洗,去其陈秽即取起。用生姜一两,煎汤一碗,拌陈皮晒干。又用白芥子一两,煮汤一碗,拌陈皮晒干,饭锅蒸熟,又晒干。又用甘草、薄荷一两三钱,煎汤,拌陈皮,又晒干,又蒸熟晒干。又用五味子三钱、百合一两,煎汤二碗,拌匀又蒸晒。又用青盐五钱、白矾二钱,滚水半碗拌匀,又蒸熟晒干。又用人参三钱,煎汤二碗,拌匀蒸熟晒干。又用麦门冬、橄榄各一两煎汤,照前晒干,收藏于磁器内。此方含在口中,津液自生,饮食自化,气自平而痰自消,咳嗽顿除矣。修合时,切忌行经妇人矣。
或问陈皮用之于补中益气汤中,前人虽有发明,然非定论,不识先生之可发其奇否?夫补中益气汤中用陈皮也,实有妙义,非取其能宽中也。气陷至阴,得升麻、柴胡以提之矣。然提出于至阴之上,而参、 、归、术,未免尽助其阳,而反不能遽受。得陈皮,以分消于其间,则补不绝补,而气转得益。东垣以益气名汤者,谓陈皮而非谓参、 、归、术也。
《本草易读》青皮
引用:《本草易读》青皮
《本草择要纲目》青皮
【气味】
苦辛温无毒.沉而降.阴也.入厥阴少阳经.治肝胆之病.
【主治】
气滞.下食破积结.祛下焦诸湿.疗左胁肝经积气.小腹疝痛.消乳肿.青皮汤用之以治久疟热甚致结癖块之症.盖疏利肝邪.削其坚实也.但有滞气则破滞气.无滞气则损真气.不可不慎择而用之也.又曰青皮炒黑可入血分.青皮亦能发汗.有汗者不可用.
引用:《本草择要纲目》青皮
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青皮
味苦酸,性温无毒,入肝脾二经。主破滞气,愈用而愈效;削坚积,愈下而愈良。引诸药至厥阴之分,下饮食入太阴之仓,消温疟热甚结母,止左胁郁怒作痛,去肉微炒用。
按∶青皮即橘之小者,酸能泻水,宜走肝经,温能辅导,宜归脾部。其性峻削,多服伤脾虚羸。
引用: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青皮
《中药炮制》青皮
『来源』本品为芸香植物橘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的果皮或幼果。
『常用名』花青皮、个青皮、扣青皮、泗花、花皮。
『产地』福建、江西、四川等地。
『采收季节』秋季出新。
『炮制方法』扣青和个青,先拣去杂质和灰尘,投入缸内,冬春季用温水,夏秋季用冷水浸1小时,捞入筐内,滤干水分,再放缸内,润透取出刨片或切片晒干。泗花青皮一般不制饮片,洗净剪成4块即可。若取其入肝胆止痛,则用醋炒,每斤药片用醋3两,洒入药片内,润片刻,后将锅烧热,撒入麦麸,待冒烟时,投入药片放入锅内拌炒至深黄色,以降低其燥性。
『用量』3~9克。
『贮存』装箱内加盖。
引用:《中药炮制》青皮
《汤液本草》青皮
气温,味辛。苦而辛,性寒,气浓,阴也。
足厥阴经引经药,又入手少阳经。
《象》云∶主气滞,消食,破积结膈气。去穣。
《心》云∶厥阴经引经药也。有滞气则破滞气,无滞气则损真气。
《液》云∶主气滞,下食,破积结及膈气。或云与陈皮一种。青皮小而未成熟,成熟而大者橘也,色红故名红皮,日久者佳,故名陈皮。如枳实、枳壳一种,“实”小而青,未穣;“壳”大而黄紫色,已穣。故壳高而治胸膈;实低而治心下。与陈皮治高,青皮治低同意。又云∶陈皮、青皮二种,枳实、枳壳亦有二种。
引用:《汤液本草》青皮
《药鉴》青皮
气寒,味苦辛,气味俱浓,无毒,沉也阴也。足厥阴引药也。破滞气,愈低而愈效。削坚积,愈下而愈良。引诸药至厥阴之分,下饮食入太阴之仓。又少阴经下药也。陈皮治高气,青皮治低气。佐柴胡,能治两胁刺痛,醋炒为佳。君芍药,又伏胆家动火,胆制为良。劫疝疏肝,消食宽胃。惊家诸药,用一二分为妙。
引用:《药鉴》青皮
《珍珠囊补遗药性赋》青皮
《中药学》青皮
【药用】云西科小乔木橘Citrusreticulatn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幼果。
【性味与归经】苦、辛,温。归肝、胆、胃经。
【功效】疏肝破气,消积化滞。
【临床应用】1.用于胁肋疼痛,乳房胀痛或结块,疝气疼痛等症。
青皮性味辛苦而温,能入肝胆,行气力强,善于疏肝破气,适用于各种肝气郁结之症,用治胁肋疼痛,常与柴胡、郁金、枳壳同用;乳房胀痛或结块常与柴胡、香附、青橘叶同用;若肝郁化热、发为乳痈,当与瓜蒌、蒲公英、金银花等配伍;对于疝气疼痛,常与乌药、小茴香、木香等配伍同用。
青皮能消积化滞,所以有可用于食积气滞,常与六曲、麦芽、山楂等健胃消食导滞之品同用。
【处方用名】青皮、小青皮、细青皮、炒青皮、灸青皮(麸炒用)
【一般用量与用法】一钱至三钱,煎服。
【附药】1.橘叶:即橘树之叶。性味辛、苦,平。功能疏肝理气,消肿散结。适用于肋疼痛,乳房胀痛或结块等症。一般用量一钱至三钱,煎服。
2.橘核:即橘的种子。性味苦、辛,温,入肝经。功能疏肝理气,散结止痛。适用于疝气疼痛,睪丸疼痛等症。一般用量一钱至三钱,煎服。
【按语】1.青皮苦辛而温,能入肝胃,沉降下行,其性缓急,疏肝破气,能除痛、乳痈、小腹疝痛;散积化滞,能消食积停滞、脘腹胀痛。
2.橘皮与青皮,同为一物,因老幼不同而功效有异,橘皮为成熟之果皮,入脾肺二经,性和缓而主升浮,长于理脾肺气滞、燥湿化痰,且能健脾;青皮为未成熟之果实,入肝胃二经,性峻急而沉降,长于疏肝经之气滞,且能消散食积之停滞。惟肝气为病每影响及于脾胃,若是肝脾同病或肝胃不和者,二药又常配合应用。
【文献摘录】《珍珠囊》:「主气滞,破基结,少杨阳经下药也。陈皮治高,青皮治低。」
《本草汇言》:「破滞气,消坚积之药也。凡病郁怒气逆而肋刺痛,或疝气冲筑而小腹牵弦,二者乃肝气不和之病也;或温疟痞闷而寒热不清,或下痢痛甚而小腹胀满,或小儿食疳诸积而肚大肢瘦,三者乃脾气不和之病。此剂苦能泄,辛能散,芳香能辟邪消瘴,运行水谷,诚专功也。」
《外科全生集》青皮
《冯氏锦囊秘录》青皮
其色青,其味极苦而辛,其气温而无毒,气味俱浓,沉而阴降也。入足厥阴、少阳。苦泻辛散,性复克削,所以主破坚癖结积,治左胁肝经积气及膈气也。同人参、鳖甲,能消疟母,同人参、白术、三棱、蓬术、阿魏、矾、红山楂、红曲、木香、消疫癖气块及肉食坚积,同枳壳、肉桂、川芎,治左胁痛。然性最酷烈,过服误服立损真气,为害不浅。
青皮,治气至低,肝脏引经,破滞气左胁下,平郁怒,消疟母,劫诸疝瘕胀痛,消积食之停滞,泻肝气之有余。柴胡疏上焦肝气,青皮理下焦肝气,然峻削酷烈,甚非气血所宜,即肝为东方生气,岂可轻行克伐,用者慎之。
主治(痘疹合参) 能开膈行气,凡痘肚腹膨胀,食伤而未得下者可用,一云此痘家必用之药,能泻肝,令不成水泡而作痒也。又起发迟者痒 者,并不可缺,宜择小而皮薄陈久者,水浸去白锉用。然痘假气血以成功,疏肝破气之药,所当禁也,况水泡作泽者,皆气虚所致,岂可复行克削乎。
按∶青皮性颇猛锐,不宜多用,如人年少壮,未免燥暴,及长大而为橘皮,如人至老年,烈性渐减,经久而为陈皮,则多历寒暑,而燥气全消也。核主膀胱疝气,一味为末,酒服五钱,叶主肺痈乳痈绞汁饮之。
引用:《冯氏锦囊秘录》青皮
《顾松园医镜》青皮
〔即橘之小者,辛苦温,入肝、胆二经。麸炒。〕破滞气而削坚积,〔性沉而降,治石下之病如神。〕治胁痛而理疝疼,〔能疏通肝、胆二经滞气故也。〕止呃逆,〔性沉而降气,实者可用。〕消乳肿,引诸药至厥阴之分,〔以其为肝家引经之药。〕下饮食入太阴之仑。
性最酷烈,损人真气,不宜多用,虚者勿投。。
引用:《顾松园医镜》青皮
《医学入门》青皮
青皮苦寒破滞气,入肝胆又利脾胃,膈胁小腹痛且膨,疝积愈低愈能治。
与橘皮一种。大而色红已成熟者,曰橘皮;小而色青未成熟者,曰青皮。无毒。沉而降,阴中阳也。入手少阳经,厥阴引经药。主破滞气,利脾胃,消饮食,除积结膈气,止小腹胀痛须用之。又泻肝气,治胁痛,疝气,及伏胆家动火惊症,用二三分可也。橘皮治高,青皮治低。故东垣云∶破滞气,愈低而愈效;削坚积,愈下而愈良。气虚弱者少用。盖有滞气则破滞气,无滞气则损真气。气短者全禁。去瓤用,消积定痛,醋炒。
引用:《医学入门》青皮
青皮
皮
- 皮
- 柏皮
- 岑皮
- 豺皮
- 蟾皮
- 陈皮
- 橙皮
- 椿皮
- 刺皮
- 丹皮
- 荻皮
- 豆皮
- 粉皮
- 腹皮
- 根皮
- 广皮
- 桂皮
- 槲皮
- 黄皮
- 姜皮
- 橘皮
- 理皮
- 麋皮
- 木皮
- 皮毛
- 皮茹
- 皮散
- 皮丸
- 皮硝
- 皮脂
- 秦皮
- 桑皮
- 蛇皮
- 獭皮
- 猬皮
- 乌皮
- 象皮
- 榆皮
- 白鲜皮
- 白藓皮
- 白癣皮
- 柏白皮
- 败鼓皮
- 槟榔皮
- 陈皮茶
- 橙子皮
- 臭椿皮
- 樗白皮
- 樗根皮
- 川槿皮
- 椿白皮
- 椿樗皮
- 椿根皮
- 椿皮丸
- 刺猬皮
- 大腹皮
- 大木皮
- 大皮莲
- 地骨皮
- 冬瓜皮
- 都咸皮
- 豆皮饮
- 枫柳皮
- 扶木皮
- 茯苓皮
- 谷木皮
- 瓜蒌皮
- 广陈皮
- 海桐皮
- 合欢皮
- 桦木皮
- 桦皮散
- 槐白皮
- 槐皮膏
- 鸡肫皮
- 鲛鱼皮
- 金橘皮
- 橘皮汤
- 橘皮粥
- 橘子皮
- 举树皮
- 榉木皮
- 榉树皮
- 柯树皮
- 蚵皮丸
- 苦楝皮
- 朗榆皮
- 栎木皮
- 榈木皮
- 米皮糠
- 棉锦皮
- 牡丹皮
- 木槿皮
- 牛皮胶
- 皮蛋粥
- 皮哨子
- 皮鞋底
- 秦皮散
- 楸木皮
- 桑白皮
- 山皮条
- 蛇蜕皮
- 石榴皮
- 松皮散
- 酸榴皮
- 桃皮汤
- 土槿皮
- 梧叶皮
- 五花皮
- 五加皮
- 五皮散
- 五皮饮
- 五茄皮
- 西瓜皮
- 香圆皮
- 象皮散
- 小皮莲
- 新会皮
- 羊皮面
- 仰天皮
- 椰子皮
- 野狼皮
- 榆白皮
- 柞木皮
- 竹皮汤
- 梓白皮
- 紫金皮
- 紫荆皮
- 棕榈皮
- 棕皮灰
- 白藓根皮
- 白藓皮汤
- 白杨白皮
- 白杨皮散
- 白杨树皮
- 赤龙皮汤
- 樗白皮丸
- 樗根白皮
- 椿樗白皮
- 椿樗根皮
- 椿根白皮
- 刺猬皮散
- 翠皮香蕉
- 大腹皮散
- 大腹皮饮
- 大橘皮汤
- 丹桎木皮
- 地骨皮散
- 地骨皮饮
- 钓樟根皮
- 甘李根皮
- 干陀木皮
- 谷树根皮
- 槐白皮膏
- 角落木皮
- 橘皮煎丸
- 橘皮煮散
- 苦楝根皮
- 李根白皮
- 李根皮散
- 牡丹皮散
- 牡丹皮汤
- 木槿根皮
- 牛皮癣方
- 桑白皮散
- 桑白皮汤
- 桑白皮饮
- 桑根白皮
- 生梓白皮
- 石榴根皮
- 松根白皮
- 松杨木皮
- 酥皮奄子
- 乌根白皮
- 乌臼根皮
- 乌桕根皮
- 乌驴皮汤
- 乌木根皮
- 无患子皮
- 无名木皮
- 五加根皮
- 五加皮茶
- 五加皮酒
- 五加皮散
- 五加皮汤
- 香栾皮汤
- 杨根白皮
- 榆白皮散
- 榆根白皮
- 闸极木皮
- 柘根白皮
- 猪皮冻胶
- 竹皮大丸
- 紫荆木皮
- 白皮小豆散
- 白前桑皮茶
- 败酱秦皮茶
- 陈皮扒鸭条
- 陈皮半夏汤
- 服五加皮酒
- 腹皮麦冬茶
- 甘李根白皮
- 葛根橘皮汤
- 桂皮山楂饮
- 桂心橘皮汤
- 海藻橘皮丸
- 葫芦双皮汤
- 黄连橘皮汤
- 黄芪陈皮粥
- 加味五皮饮
- 橘皮半夏汤
- 橘皮干姜汤
- 橘皮生姜汤
- 橘皮醒酲汤
- 橘皮一物汤
- 橘皮枳术丸
- 橘皮竹茹汤
- 苦参橘皮丸
- 栝蒌竹皮汤
- 腊月兔皮毛
- 灵寿木根皮
- 马疡木根皮
- 木瓜陈皮茶
- 糯皮竹茹汤
- 苹果陈皮茶
- 人参樗皮散
- 人参橘皮散
- 桑根白皮汤
- 芍药柏皮丸
- 生姜橘皮汤
- 十皮五子饮
- 石刺木根皮
- 石榴皮石榴
- 四苓五皮散
- 乌柏木根皮
- 乌臼木根皮
- 五加皮浸酒
- 五苓五皮散
- 仙茅加皮茶
- 野狼喉嗉皮
- 栀子柏皮汤
- 治牛皮癣方
- 柴胡地骨皮汤
- 橘皮玳玳花茶
- 千金牡丹皮散
- 千岁垣中肤皮
- 治牛皮癣效方
- 子童桑白皮汤
- 黄芪米醋脆皮鲤
- 橘皮枳实生姜汤
- 牛膝海桐皮煎丸
- 榆皮通滑泄热煎
- 桑白皮等汁十味煎
- 逍遥散加丹皮山栀方
- 续命汤加紫苏陈皮方
- 地黄黄柏秦皮茯苓泽泻汤
- 嘘血归脾汤加丹皮肉桂方
- 百合地黄牡丹皮半夏茯苓汤
- 归脾汤去木香加丹皮山栀方
- 桂枝当归牡丹皮桃仁枳实汤
- 黄芩牡丹皮栝蒌半夏枳实汤
- 枳实橘皮桔梗半夏生姜甘草汤
- 济生归脾汤去木香加丹皮麦冬方
青
- 青
- 白青
- 扁青
- 层青
- 曾青
- 大青
- 冬青
- 肤青
- 空青
- 绿青
- 女青
- 青布
- 青菜
- 青雌
- 青黛
- 青蚨
- 青膏
- 青蒿
- 青琅
- 青梨
- 青梅
- 青箬
- 青散
- 青石
- 青蒜
- 青桃
- 青蛙
- 青葙
- 青蘘
- 青盐
- 青杨
- 青鱼
- 青玉
- 青芝
- 青竹
- 石青
- 铜青
- 小青
- 芫青
- 百丈青
- 碧石青
- 藏青果
- 草青鱼
- 曾青散
- 大青膏
- 大青汤
- 大青丸
- 大青叶
- 大小青
- 冬青散
- 挂壁青
- 回回青
- 空青石
- 蓝青丸
- 柳青散
- 漂青黛
- 青冰散
- 青饼子
- 青茶饮
- 青刺尖
- 青黛茶
- 青黛散
- 青黛丸
- 青豆饮
- 青娥丸
- 青蛾丸
- 青风藤
- 青敷药
- 青蒿虫
- 青蒿梗
- 青蒿散
- 青蒿叶
- 青蒿子
- 青灰散
- 青金丹
- 青金散
- 青金丸
- 青衿散
- 青橘皮
- 青空膏
- 青琅玕
- 青梁米
- 青粱米
- 青灵丹
- 青龙汤
- 青龙丸
- 青礞石
- 青木香
- 青囊丸
- 青牛膝
- 青桑膏
- 青山茶
- 青石脂
- 青苏茶
- 青头菌
- 青霞草
- 青葙散
- 青葙子
- 青小豆
- 青玄茶
- 青鸭羹
- 青盐丸
- 青羊胆
- 青羊肝
- 青腰虫
- 青液散
- 青盂汤
- 青鱼胆
- 青鱼枕
- 青竹叶
- 琼玉青
- 山青茶
- 烧青丸
- 石流青
- 石青苔
- 水青苔
- 四季青
- 万年青
- 小青丸
- 泻青散
- 泻青丸
- 玄青茶
- 雪里青
- 抑青饼
- 抑青丸
- 背疽夹青
- 大青地茶
- 大青甘茶
- 大青菌茶
- 大青龙汤
- 大青升茶
- 大青叶茶
- 六物青散
- 木瓜青茶
- 青黛柏茶
- 青黛贝茶
- 青黛矾茶
- 青黛姜茶
- 青蒿蠹虫
- 青蒿煎丸
- 青解毒丸
- 青木香藤
- 青木香丸
- 青葙子丸
- 青小豆粥
- 青羊脂膏
- 青州白丸
- 青竹茹汤
- 神明青膏
- 水煮青鸭
- 万年青根
- 卫侯青膏
- 乌青鱼胆
- 小青龙汤
- 治青丁方
- 板蓝青叶茶
- 大青草河茶
- 大青芙蓉茶
- 大青四物汤
- 空青商陆散
- 梅花青山茶
- 青黛四物茶
- 青黛雄黄散
- 青蛤氽鲫鱼
- 青花黄叶草
- 青橘连翘饮
- 青龙五生膏
- 青木香浴汤
- 青州白丸子
- 清斑青黛饮
- 如圣青金丸
- 三黄石青汤
- 犀角大青汤
- 消斑青黛饮
- 栀子大青汤
- 至圣青金丹
- 治青筋牵方
- 治青云障方
- 大青龙汤麻黄
- 度瘴发汗青散
- 青蒿鳖甲煎丸
- 小青龙汤麻黄
- 余甘子青果茶
- 大青龙加附子汤
- 大青龙加黄芩汤
- 加减青州白丸子
- 小青龙加石膏汤
- 小青龙加石青汤
- 猪腰青盐杜仲方
- 青城山仙传接骨方
- 青娥丸加黄柏知母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