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青
- 目录
- 《本草纲目》曾青
- 《本草乘雅半偈》曾青
- 《本草经集注》曾青
- 《本经逢原》曾青
- 《雷公炮炙论》曾青
- 《名医别录》曾青
- 《神农本草经》曾青
- 《新修本草》曾青
- 《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》曾青
- 《证类本草》曾青
- 《千金翼方》曾青
- 《医学入门》曾青
- 《中药大辞典》曾青
- 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曾青
《本草纲目》曾青
「释名」曾,音层。曾青,即层青。就是成为层状的空青。李时珍说:“曾青治目,义同空青”。
「气味」酸、小寒、无毒。
「主治」
1、风热目疾(眼红或烂,怕太阳光,眼屎多,常流泪,或痒或痛)。用曾青四两,蔓荆子二两,炮姜、防风各一两,共研细,经常以少许吸入鼻中,有效。
引用:《本草纲目》曾青
《本草乘雅半偈》曾青
(本经上品)
【气味】酸,小寒,无毒。
【主治】主目痛,止泪出,风痹,利关节,通九窍,破症坚积聚。久服轻身不老。
【核】曰∶出蜀中,及越 、蔚州、鄂州诸山谷。其山有铜,曾青生其阳。曾青者,铜之精也。色理颇类空青,累累如黄连相缀,又如蚯蚓屎而方棱,色深如波斯青黛,层层而生,叩之作金声者始真。造化指南云∶空青多生金矿,曾青多生铜矿,乃石绿之得道者。禀东方之正色,修炼点化,与三黄齐躯。独孤滔云∶曾青住火成膏,可结 制砂,亦含金气所生也。须酒醋渍煮,乃有神化,若涂铁上,则色赤如铜。畏菟丝子。修事,勿用夹砂石,及有铜青者。每一两,取紫背天葵、甘草、青芝,用干湿各一镒,细锉,入瓷锅内,置青于中。用东流水二镒,缓火煮五昼夜,勿令水火失时,取出,更用东流水浴过,研乳如粉用。
【 】曰∶曾,层也。其青从实而空,从空而层,然则曾出于空,曾为空之纯粹精也。
曾亦可以为增矣。故功力曾益其空之所不能,不唯力走空窍,更主利关节,破症坚积聚者,缘累结以为形而从治也。久服则实从空,空从层,身轻不老耳。
引用:《本草乘雅半偈》曾青
《本草经集注》曾青
味酸,小寒,无毒。主治目痛,止泪出,风痹,利关节,通九窍,破症坚、积聚,养胆,除寒热,杀白虫,治头风、脑中寒,止烦渴,补不足,盛阴气。久服轻身不老。能化金、铜。生蜀中山谷及越西,采无时。(畏菟丝子。)
此说与空青同山,疗体亦相似。今铜官更无曾青,惟出始兴。形累累如黄连相缀,色理小???卷三,《政和》九一页)
引用:《本草经集注》曾青
《本经逢原》曾青
曾音层,其青层层而生故名。形如蚯蚓屎者真。
酸小寒,无毒。
《本经》主目痛,止泪出风痹,利关节,通九窍,破症坚积聚,久服轻身不老。
发明 曾青治目,义同空青,以其并出铜矿,与绿青同一根源,曾青则绿青之祖气也。
古方太乙神精丹用之。扁鹊治积聚留饮有曾青丸,并见《古今录验》方。曾空二青,近世绝罕。《千金》云∶当取昆仑绿代之,即绿青也。
引用:《本经逢原》曾青
《雷公炮炙论》曾青
雷公云∶凡使,勿用夹石及铜青。
若修事一两,要紫背天葵、甘草、青芝草三件,干、湿各一镒,并细锉,放于一瓷埚内,将曾青于中,以东流水二镒并诸药等,缓缓煮之,五昼夜,勿令水火失;时足取出,以东流水浴过,却,入乳钵中研如粉用。
引用:《雷公炮炙论》曾青
《名医别录》曾青
无毒.主养肝胆,除寒热,杀白虫,治头风、脑中寒,止烦渴,补不足,盛阴气.生中及越 ,采无时.(畏菟丝子.)
《本经》原文∶曾青,味酸,小寒.主目痛,止泪出,风痹,利关节,通九窍,破症坚积聚.久服轻身不老
引用:《名医别录》曾青
《神农本草经》曾青
味酸小寒。
主目痛止泪,出风痹,利关节,通九窍,破症坚积聚。久服轻身不老。能化金铜,生山谷。
《名医》曰:生蜀中及越巂,采无时。
案管子揆度篇云:秦明山之曾青;《荀子》云:南海则有曾青,杨倞注,曾青,铜之精;《范子计然》云:曾青山宏农豫章,白青出新涂,青色者善;《淮南子》地形训云:青天八百岁生青曾;高诱云:青曾,青石也。
引用:《神农本草经》曾青
《新修本草》曾青
味酸,小寒,无毒。主目痛,止泪出、风痹,利关节,通九窍,破症坚、积聚,养肝胆,除寒热,杀白虫,疗头风、脑中寒,止烦渴,补不足,盛阴气。久服轻身不老。能化金铜。生蜀中山谷及越 ,采无时。
畏菟丝子。此说与空青同山,疗体亦相似。今铜官更无曾青,惟出始兴。形累累如黄连相缀,色理小类空青,甚难得而贵,《仙经》少用之。化金之法,事同空青。
〔谨案〕曾青出蔚次鄂州,余州并不任用。
引用:《新修本草》曾青
《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》曾青
味酸,小寒,无毒。主目痛,止泪出,风痹,利关节,通九窍,破症坚积聚,养肝胆,除寒热,杀白虫,疗头风脑中寒,止烦渴,补不足,盛阴气。久服轻身不老,能化金、铜。《青霞子》云∶爽神气。畏∶菟丝子。《唐本》云∶出蔚州者好,鄂州次之。
《证类本草》曾青
(曾青_图片)
味酸,小寒,无毒。主目痛,止泪出,风痹,利关节,通九窍,破症坚积聚,养肝胆,除寒热,杀白虫,疗头风、脑中寒,止烦渴,补不足,盛阴气,久服轻身不老。能化金、铜。生蜀中山谷及越 。采无时。(畏菟丝子。)
陶隐居云∶此说与空青同山,疗体亦相似。今铜官更无曾青,唯出始兴。形累累如黄连相缀,色理小类空青,甚难得而贵。《仙经》少用之。化金之法,事同空青。唐本注云∶曾青出蔚州、鄂州,蔚州者好,其次鄂州,余州并不任用。
图经文具空青条下。
雷公云∶凡使,勿用夹石及铜青,若修事一两,要紫背天葵、甘草、青芝草三件,干、湿各一镒,并细锉,放于一瓷埚内,将曾青于中。以东流水二镒并诸药等,缓缓煮之,五昼夜,勿令水火失时,足取出,以东流水浴过,却入乳钵中,研如粉用。丹房镜源∶曾青结汞制丹砂,金气之所生。宝藏论∶曾青若住火成膏者,可立制汞成银,转得八石。清霞子∶爽神气。
引用:《证类本草》曾青
《千金翼方》曾青
味酸,小寒,无毒。主目痛,止泪出,风痹,利关节,通九窍,破症坚积聚,养肝胆,除寒热,杀白虫。疗头风脑中寒,止烦渴。补不足,盛阴气。久服轻身不老。能化金铜。生蜀中山谷及越 ,采无时。
引用:《千金翼方》曾青
《医学入门》曾青
曾青无毒小酸寒,头风目泪痹痛安,止渴破 神气爽,利窍通关益胆肝。
曾,层也,层层石中包含而色青也。其形小,累累连珠相缀,与空青同山,不空者为曾青,甚难得。主头风脑中寒,目痛泪出,风痹。止烦渴,破 积,补阴,爽神气,利关节,通九窍,养肝胆。畏菟丝子。
引用:《医学入门》曾青
曾青
青
- 青
- 白青
- 扁青
- 层青
- 大青
- 冬青
- 肤青
- 空青
- 绿青
- 女青
- 青布
- 青菜
- 青雌
- 青黛
- 青蚨
- 青膏
- 青蒿
- 青琅
- 青梨
- 青梅
- 青皮
- 青箬
- 青散
- 青石
- 青蒜
- 青桃
- 青蛙
- 青葙
- 青蘘
- 青盐
- 青杨
- 青鱼
- 青玉
- 青芝
- 青竹
- 石青
- 铜青
- 小青
- 芫青
- 百丈青
- 碧石青
- 藏青果
- 草青鱼
- 大青膏
- 大青汤
- 大青丸
- 大青叶
- 大小青
- 冬青散
- 挂壁青
- 回回青
- 空青石
- 蓝青丸
- 柳青散
- 漂青黛
- 青冰散
- 青饼子
- 青茶饮
- 青刺尖
- 青黛茶
- 青黛散
- 青黛丸
- 青豆饮
- 青娥丸
- 青蛾丸
- 青风藤
- 青敷药
- 青蒿虫
- 青蒿梗
- 青蒿散
- 青蒿叶
- 青蒿子
- 青灰散
- 青金丹
- 青金散
- 青金丸
- 青衿散
- 青橘皮
- 青空膏
- 青琅玕
- 青梁米
- 青粱米
- 青灵丹
- 青龙汤
- 青龙丸
- 青礞石
- 青木香
- 青囊丸
- 青牛膝
- 青皮茶
- 青桑膏
- 青山茶
- 青石脂
- 青苏茶
- 青头菌
- 青霞草
- 青葙散
- 青葙子
- 青小豆
- 青玄茶
- 青鸭羹
- 青盐丸
- 青羊胆
- 青羊肝
- 青腰虫
- 青液散
- 青盂汤
- 青鱼胆
- 青鱼枕
- 青竹叶
- 琼玉青
- 山青茶
- 烧青丸
- 石流青
- 石青苔
- 水青苔
- 四季青
- 万年青
- 小青皮
- 小青丸
- 泻青散
- 泻青丸
- 玄青茶
- 雪里青
- 抑青饼
- 抑青丸
- 背疽夹青
- 大青地茶
- 大青甘茶
- 大青菌茶
- 大青龙汤
- 大青升茶
- 大青叶茶
- 六物青散
- 木瓜青茶
- 青黛柏茶
- 青黛贝茶
- 青黛矾茶
- 青黛姜茶
- 青蒿蠹虫
- 青蒿煎丸
- 青解毒丸
- 青木香藤
- 青木香丸
- 青葙子丸
- 青小豆粥
- 青羊脂膏
- 青州白丸
- 青竹茹汤
- 神明青膏
- 水煮青鸭
- 万年青根
- 卫侯青膏
- 乌青鱼胆
- 小青龙汤
- 治青丁方
- 板蓝青叶茶
- 大青草河茶
- 大青芙蓉茶
- 大青四物汤
- 空青商陆散
- 麦芽青皮饮
- 梅花青山茶
- 青黛四物茶
- 青黛雄黄散
- 青蛤氽鲫鱼
- 青花黄叶草
- 青橘连翘饮
- 青龙五生膏
- 青木香浴汤
- 青皮茴香茶
- 青州白丸子
- 清斑青黛饮
- 如圣青金丸
- 三黄石青汤
- 犀角大青汤
- 消斑青黛饮
- 栀子大青汤
- 至圣青金丹
- 治青筋牵方
- 治青云障方
- 大青龙汤麻黄
- 度瘴发汗青散
- 青蒿鳖甲煎丸
- 小青龙汤麻黄
- 余甘子青果茶
- 大青龙加附子汤
- 大青龙加黄芩汤
- 加减青州白丸子
- 小青龙加石膏汤
- 小青龙加石青汤
- 猪腰青盐杜仲方
- 青城山仙传接骨方
- 青娥丸加黄柏知母方
- 小柴胡去参加青皮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