蒲公英
- 目录
- 《本草纲目》蒲公英
- 《本草备要》蒲公英
- 《本草便读》蒲公英
- 《本草从新》蒲公英
- 《本草撮要》蒲公英
- 《本草分经》蒲公英
- 《本草分经》蒲公英
- 《本草求真》蒲公英
- 《本草新编》蒲公英
- 《本草易读》蒲公英
- 《本草择要纲目》蒲公英
- 《本经逢原》蒲公英
- 《得配本草》蒲公英
- 《滇南本草》蒲公英
- 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蒲公英
- 《药笼小品》蒲公英
- 《药性切用》蒲公英
- 《饮食须知》蒲公英
- 《中药学》蒲公英
- 《外科全生集》蒲公英
- 《顾松园医镜》蒲公英
- 《医学入门》蒲公英
- 《中国药典》蒲公英
- 《中药大辞典》蒲公英
- 《中华本草》蒲公英
《本草纲目》蒲公英
引用:《本草纲目》蒲公英
《本草备要》蒲公英
甘平。花黄,属土,入太阴、阳明(脾、胃)。化热毒,解食毒,消肿核。
专治乳痈(乳头属厥阴,乳房属阳明。同忍冬煎,入少酒服,捣敷亦良)疔毒,亦为通淋妙品(诸家不言治淋,试之甚验)。擦牙、乌髭发(瑞竹堂有还少丹,方取其通肾。东垣曰∶苦寒肾经君药),白汁涂恶刺(凡螳螂诸虫,盛夏孕育,游诸物上,必遗精汁,干久则有毒。人手触之成疾,名狐尿刺。惨痛不眠,百疗难效,取汁浓涂即愈,千金方极言其功)。
叶如莴苣,花如单瓣菊花,四时有花,花罢飞絮,断之茎中有白汁(郑方升曰∶一茎两花,高尺许者,掘下数尺,根大如拳,旁有人形拱抱。捣汁酒服,治噎膈如神)。
引用:《本草备要》蒲公英
《本草便读》蒲公英
蒲公英图片
走阳明散热疏邪.兼能解毒.味甘苦性寒滑窍.并可消痈.(蒲公英即黄花地丁.生平泽田园.茎叶如苦苣.中心抽一茎.茎端出一花.色黄如金钱.若单瓣菊之状.味苦甘.性寒滑.专入阳明.散热结.消痈毒.因此草色黄味甘属土.性又滑利.故能入阳明.解毒滑窍而治妇人一切乳证也.)
引用:《本草便读》蒲公英
《本草从新》蒲公英
一名黄花地丁.泻热解毒.
苦甘寒.(东垣曰∶苦寒入肾、丹溪曰∶花黄味甘、可入阳明、太阴经.)化热毒.解食毒.
消肿核.颛治疔毒乳痈.(乳头属厥阴、乳房属阳明、同忍冬煎、入少酒服、捣敷亦良.)亦为通淋妙品.擦牙、乌须发.(萨谦斋瑞竹堂方、有还少丹方、取其通肾.)白汁涂恶刺.(凡螳螂诸虫孕育、游诸物上、必遗精汁、干久则有毒、人手触之成疾、名狐尿刺、惨痛不眠、百治难效、取浓汁涂、即愈、千金方极言其功.)叶如莴苣.花如单瓣黄菊.四时有花.
花罢飞絮.断之茎中有白汁.(多年恶疮、蒲公英捣烂、贴之甚妙.)
引用:《本草从新》蒲公英
《本草撮要》蒲公英
味甘平苦寒.入足阳明厥阴少阴经.功专化热毒.解食毒.治肿核通淋.得忍冬与酒煎服.以渣捣涂乳痈良.掘其根大如拳.旁有人形拱抱者.取以捣汁酒服.治噎膈良.多年恶疮.以之捣烂贴涂均妙.一名黄花地丁.
引用:《本草撮要》蒲公英
《本草分经》蒲公英
《本草分经》蒲公英
《本草求真》蒲公英
(柔滑)消胃热凉肝血疗乳痈乳岩
蒲公英(专入胃肝)。即黄花地丁草也。味甘性平。能入阳明胃厥阴肝解热。故乳痈乳岩为首重焉!且能通淋。(淋症多属热结。用此可以通解。)擦牙染须涂刺。(茎断有白汁。凡螳螂诸虫游诸物上。必遗精汁。干久则有毒。人手触之成疾。名狐尿刺。惨痛不眠。百疗难效。取汁浓涂即愈。千金方极言其功。)及解食毒疔毒。缘乳头属肝。乳房属胃。乳痈乳岩。多因热盛血滞。用此直入二经。外敷散肿臻效。(同忍冬煎入少酒服。捣敷亦良。)内消须同夏枯贝母连翘白芷等药同治。况此属土。花黄。故于食滞可解。毒瓦斯可散。又能入肾。故于须发可染。独茎一花者是。有桠者非。
引用:《本草求真》蒲公英
《本草新编》蒲公英
蒲公英,味苦,气平,无毒。入阳明、太阴。溃坚肿,消结核,解食毒,散滞气。至贱而有大功,惜世人不知用之。阳明之火每至燎原,用白虎汤以泻火,未免大伤胃气。盖胃中之火盛,由于胃中之土衰也,泻火而土愈寒矣。故用白虎汤以泻胃火,乃一时之权宜,而不恃之为经久也。
蒲公英,亦泻胃火之药,但其气甚平,既能泻火,又不损土,可以长服、久服无碍。凡系阳明之火起者,俱可大剂服之,火退而胃气自生。试看北地妇女,当饥馑之时,三五成群,采蒲公英以充食,而人不伤者,正因其泻火以生土也。夫饥饿之人,未有不胃火沸腾者,用之实有相宜。不可以悟蒲公英之有益而无损乎。但其泻火之力甚微,必须多用一两,少亦五钱,始可散邪补正耳。
或问蒲公英既有大功,自宜多用,以败毒去火,但其体甚轻,不识可煎膏以入于药笼之中乎?夫蒲公英煎膏,实可出奇,尤胜于生用也。而煎膏之法若何?每次必须百斤,石臼内捣烂,铁锅内用水煎之,一锅水煎至七分,将渣沥起不用,止用汁,盛于布袋之内沥取清汁。每大锅可煮十斤,十次煮完,俱取清汁,入于大锅内,再煎至浓汁。然后取入砂瓶内盛之,再用重汤煮之,俟其汁如蜜,将汁倾在盆内,牛皮膏化开入之,搅均为膏,晒之自干矣。大约浓汁一斤,入牛皮膏一两,便可成膏而切片矣。一百斤蒲公英,可取膏七斤,存之药笼中,以治疮毒、火毒,尤妙,凡前药内该用草一两者,只消用二钱,尤简妙法也。无鲜草,可用干草,干则不必百斤,三十斤便可熬膏取七斤也。
或问蒲公英只可治疮毒,而先生谓可泻火,岂泻火即所以治疮毒乎?此又不尽然也。夫疮毒虽多成于火,而火症不尽生疮痈。蒲公英妙在善能消疮毒,而又善于消火,故可两用之也。
或问蒲公英泻火,只泻阳明之火,不识各经之火,亦可尽消之乎?曰∶火之最烈者,无过阳明之焰。阳明之火降,而各经余火无不尽消。蒲公英虽非各经之药,而各经之火,见蒲公英则尽伏,即谓蒲公英能泻各经之火,亦无不可也。
或问蒲公英与金银花,同是消痈化疡之物,二味毕竟孰胜?夫蒲公英只入阳明、太阴之二经,而金银花则无经不入,蒲公英不可与金银花同论功用也。然金银花得蒲公英,而其功更大。盖蒲公英攻多于补,非若金银花补多于攻也。
或问《图经》载治恶刺及狐尿剌,摘取蒲公英根茎白汁,涂之立瘥,果有之乎?曰∶此思邈孙真人自言其效,不出十日全愈,此则可信者也。但愚见取蒲公英之汁,以涂疮口之上,更须用其根叶一两煎汤,内外合治,更易收功也。狐剌乃狐所伤,亦用茎汁涂之,而更服汤为妙耳。
或问蒲公英北地甚多,野人取以作菜,未见不生疮毒也。嗟乎。疮毒之成,成于旦夕。
野人作羹,能日日用之哉?野人采取之时,半在春间,而疮毒之成,又在夏秋之际,安知春间之毒,不因食此而消乎。
引用:《本草新编》蒲公英
《本草易读》蒲公英
引用:《本草易读》蒲公英
《本草择要纲目》蒲公英
引用:《本草择要纲目》蒲公英
《本经逢原》蒲公英
《得配本草》蒲公英
一名黄花地丁
辛、苦,微寒。入足太阴、阳明经。解食毒,散滞气,化热毒,消疔肿。治淋通乳,敷诸疮,涂狐刺。(诸虫精汁遗诸物上,干久有毒,人手触之成疾,名狐尿刺,惨痛不眠,取浓汁涂之即愈。)同忍冬藤煎汤,入少酒服,治乳痈。
捣汁和酒服。
引用:《得配本草》蒲公英
《滇南本草》蒲公英
蒲公英图片,又名婆婆丁。味苦、平,性微寒。治妇人乳结、乳痈,红肿疼痛,乳筋梗硬作肿胀,服之立效。敷诸疮肿毒、疥癞癣疮,利小便,祛风,消诸疮毒,散瘰结核,止小便血,治五淋癃闭,利膀胱。
(附奇方) 治瘰 结核,痰核绕项而生,立效。
蒲公英(三钱) 香附(一钱) 羊蹄根(一钱五分) 山慈姑(一钱) 大蓟(独根二钱) 虎掌草(二钱) 小一支箭(二钱) 小九牯牛(一钱) 水煎,点水酒服。
(单方) 治乳汁不通蒲公英(三钱不效用五钱) 水酒煎服。
──务本卷三
蒲公英,一名黄花绿叶草。得水之冲气,故味甘、平。无毒。入肝、胃二经,解毒。形似车前草之叶,微瘦小细长,独苗,开黄花,叶上微有白毛。
──模板卷九
引用:《滇南本草》蒲公英
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蒲公英
味苦甘,性寒无毒,入脾胃二经。化热毒,消恶疮结核,解食毒,散滞气。细锉,同忍冬藤取汁入酒,以治乳痈,服罢欲睡,是其功也,睡觉,病已安矣。
按∶丹溪云∶蒲公英花黄属土,宜入太阴阳明经。有一种花叶茎相类而高硕者,非也。
其真者短小塌地,质轻脆,断之有白汁,其花干如葱管空者是也。四时常花,花罢结实,絮中有子,落处则生,则其禀天地中和之性可见矣,故治诸毒。又为黄花地丁者,以治疔毒者名也。
引用: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蒲公英
《药笼小品》蒲公英
《药性切用》蒲公英
《饮食须知》蒲公英
《中药学》蒲公英
【药用】本品为菊科植物蒲公英或其它同属植物的全草。
【性味与归经】苦、甘,寒。入肝、胃经。
【功效】清热解毒。
蒲公英对热毒所致的乳痈肿痛、疔疮有良好的效果,可单独煎汁内服,或外敷局部;也可配合其它清热解毒药同用,如银花、连翘、地丁草、野菊花、赤芍等。治肺痈可用蒲公英配合清肺祛痰及清热解毒药物如鲜芦根、冬瓜子、鱼腥草、桃仁、黄连等同用。
【处方用名】蒲公英、黄花地丁(洗净,晒干,切碎用)
【一般用量与用法】三钱至一两,煎服。
【按语】蒲公英功能清热解毒、消肿散结。在过去一般仅用于乳痈、疮肿。近年来本品在临床上广泛使用,发现它除了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之外,尚有利尿、缓泻的功效。不仅可用于外科疮痈,且可用治内科疾患。服配金银花、鱼腥草,可用于痰热郁肺;配板蓝根,可用治咽喉肿痛;配忍冬藤、车前草,可用治小便热淋;配决明子、黄菊花,可用治目赤肿痛;配栀子、茵陈,可用治湿热黄疸;配瓜蒌、贝母,可用治乳痈红肿;配银花、紫花地丁、野菊花、可用于疔疮肿毒;配夏枯草、牡蛎,可用于瘰历痰核。
【方剂举例】五味消毒饮《医宗金鉴》:蒲公英、地丁草、野菊花、金银花、紫背天葵。治疔肿毒疮。
阑尾清解汤《大陆经验常用方》;银花、蒲公英、冬瓜仁、大黄、丹皮、木香、川楝子、生甘草。治阑尾炎热毒期,腹痛拒按,甚至腹硬、发热、口渴、唇燥、呕恶不能食等。
引用:《中药学》蒲公英
《外科全生集》蒲公英
《顾松园医镜》蒲公英
《医学入门》蒲公英
蒲公英草性平甘,专治乳痈疔肿黯,触木恶刺称神疗,化热行滞散结痰。
蒲公用此草治痈肿得效,故名。无毒。主妇人乳痈肿痛,或产后不自乳儿,蓄积乳汁作痈,并水煮汁饮,外封之立消。一方同忍冬藤,煎浓汤,入酒少许,服罢随手欲睡,是其功也,睡觉乳安。又捣敷疔肿诸疮皆验。
又治手足触木恶刺及狐尿刺肿痛,摘取根茎白汁多涂立瘥。丹溪云∶属土,化热毒,解食毒,散滞气,消恶肿结核有奇功。可入阳明、太阴经。麦熟时,在处田间路侧皆有之。叶似苦苣有细刺,中心抽一茎,三月茎端开黄花似菊花,其茎甚脆断之有白汁出。四月五月采,洗净细锉用。
引用:《医学入门》蒲公英
蒲公英
蒲
- 蒲
- 败蒲
- 菖蒲
- 蒲黄
- 蒲灰
- 蒲笋
- 蒲桃
- 香蒲
- 艾蒲茶
- 败蒲扇
- 败蒲席
- 菖蒲丹
- 菖蒲酒
- 菖蒲散
- 菖蒲汤
- 菖蒲丸
- 服菖蒲
- 俳蒲木
- 蒲黛茶
- 蒲地茶
- 蒲肝茶
- 蒲公草
- 蒲瓜茶
- 蒲核茶
- 蒲花茶
- 蒲黄茶
- 蒲黄散
- 蒲黄汤
- 蒲灰散
- 蒲苓茶
- 蒲乳茶
- 蒲砂茶
- 蒲胃茶
- 蒲香茶
- 蒲阴实
- 蒲郁茶
- 石菖蒲
- 水菖蒲
- 夏蒲茶
- 郁蒲茶
- 蒲黄瓜齑
- 补心菖蒲丸
- 菖蒲益智丸
- 大黄香蒲汤
- 枸杞菖蒲酒
- 九节石菖蒲
- 蒲黄一物散
- 泽泻菖蒲茶
- 小儿初生大便血蒲黄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