梨
- 目录
- 《本草纲目》梨
- 《本草备要》梨
- 《本草便读》梨
- 《本草从新》梨
- 《本草撮要》梨
- 《本草分经》梨
- 《本草分经》梨
- 《本草分经》梨
- 《本草分经》梨
- 《本草蒙筌》梨
- 《本草求真》梨
- 《本草衍义》梨
- 《本经逢原》梨
- 《得配本草》梨
- 《滇南本草》梨
- 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梨
- 《名医别录》梨
- 《食疗本草》梨
- 《吴普本草》梨
- 《新修本草》梨
- 《饮食须知》梨
- 《证类本草》梨
- 《千金翼方》梨
- 《冯氏锦囊秘录》梨
- 《饮膳正要》梨
- 《中医饮食营养学》梨
- 《中医饮食营养学》梨
- 《顾松园医镜》梨
- 《中药大辞典》梨
- 《中华本草》梨
《本草纲目》梨
「气味」(实)甘、微酸、寒、无毒。
「主治」
1、消渴。用梨捣取汁,加蜜水同熬,收存瓶中。每次以热水或冷水调服,直至病愈。
2、咳嗽。用好梨去核,捣汁一碗,放入椒四十粒,煎开,去渣,加黑饧一两,待化匀后,细细含咽。又方:用梨一个,刺五十孔。每也放椒一粒,裹一层面在灰火内煨熟,冷定后去椒食梨。
3、痰喘气急。用梨挖空。装入小黑豆填满,留盖合上捆好,放糠火中煨熟,捣成饼。每日食适量,甚效。
4、赤目弩肉。取好梨一个,捣取汁,以棉裹黄连片一钱浸嗔中,犯卧点汁入眼。
引用:《本草纲目》梨
《本草备要》梨
甘微酸寒。润肺凉心,消痰降火,止渴解酒,利大小肠。治伤寒发热,热嗽痰喘,中风失音(捣汁频服。《圣惠方》梨汁煮粥,治小儿心脏风热昏躁)。切片,贴汤火伤。多食冷利。脾虚泄泻及乳妇、血虚人忌之(生者清六腑之热,熟者滋五脏之阴。实火宜生,虚火宜熟。《泊宅编》有仕宦病消渴,医谓不过三十日死。亟弃官归,途遇一医,令致北梨二担,食尽则瘥。宦如其言,食及五六十枚而病愈。杨吉老介医木甚着,一士有疾,厌厌不聊,往谒之。杨曰∶汝证热已极,气血全消,三年当以疽死,不可为也。士不乐而退,闻茅山一道士,医术通神,但不肯以技自名。乃衣僮仆之服,诣山拜之,愿执役席下,道士喜留,只事左右,历两月久。觉其与常隶别,扣所从来,再拜谢过,始以实告。道士笑曰∶世间那有医不得的病,试诊脉。又笑曰∶吾亦无药与汝,便可下山买好梨,日食一颗,梨尽取干者泡汤,和滓食之,疾自当平。士人如戒,经一岁复见吉老,颜貌腴泽,脉息和平。惊曰∶君必遇异人,士人以告。杨衣冠焚香,望茅山设拜。盖自咎其学之未至也)。捣汁用,熬膏亦良(加姜汁、蜂蜜佳。清痰止嗽。与莱菔相间收藏则不烂,或削梨蒂扦莱菔上)。
引用:《本草备要》梨
《本草便读》梨
梨图片
性偏寒润.味属甘酸.解渴止酲.清心肺上焦之烦热.消痰快膈.治胃肠内扰之风消.(梨味甘微酸.性寒滑.入肺胃.清烦热.能利大肠.治热咳燥咳.除胸中热痰.解丹石毒酒毒.夫热极则生风.故能治风消等证.但生用能清热.熟用可养阴.亦如地黄之生熟异用耳.)
引用:《本草便读》梨
《本草从新》梨
凉心润肺、利大小肠.
甘寒微酸.凉心润肺.利大小肠.(丹溪曰∶梨者利也、流利下行之谓也.)止嗽消痰.
清喉降火.(生之可清六腑之热、熟之可滋五脏之阴、实火宜生、虚火宜熟.)除烦解渴.润燥消风.(人知其清火消痰、不知其散风之妙.)醒酒解毒.(经疏曰∶膏粱之家、浓味酽酒、纵肆无节、必多痰火、痈疽、卒中之患、唯数食梨、能转重为轻、变危为安.)治伤寒发热.热嗽痰喘.中风失音.(捣汁频服、圣惠方、梨汁煮粥、治小儿心脏风热昏躁.)切片.
贴汤火伤.脾虚泄泻.乳妇及金疮.忌用.捣汁用.熬膏亦良.加姜汁、蜂蜜佳.清痰止嗽.
与莱菔
引用:《本草从新》梨
《本草撮要》梨
味甘微酸寒.入手太阴经.功专清热嗽止渴.润肺凉心.得黑 豆治痰喘气急.得丁香治反胃.切片贴汤火伤.脾虚而泻者忌.乳妇及金疮勿食.捣汁熬膏良.加姜汁蜜尤佳.清痰止嗽.与莱菔相间收藏则不烂.取汁点眼消赤肿 肉神效.
引用:《本草撮要》梨
《本草分经》梨
《本草分经》梨
《本草分经》梨
《本草分经》梨
《本草蒙筌》梨
味甘、微酸,气寒。无毒。远近俱生,种类殊别。 鹅梨出京郡,皮薄浆多,香最佳而味差短; 乳梨(今呼悉尼)出宣城,(属南直隶。)皮浓肉实,香不及而味极长。医家相承,二者为胜。并解酒病除渴,咸止咳嗽消痰。去客热心经,驱烦热肺脏。 消梨萧县(属山东)
产,捣汁主中风失音; 鹿梨信州(属山西。)生,取皮治疮癣疥癞。 桑梨皮蜜煮,润干燥咽喉; 紫花梨啖生,却结热胸膈。其他 青皮梨、香水梨、棠梨、茅梨,种虽多品,未闻能入药焉。勿恣啖之,令人寒中。产妇切忌,金疮弗宜。并属血虚,故莫误犯。叶煮可治霍乱,亦堪作饯疗风。
(谟)按∶梨性冷利,食不益人。酒病弥佳,故称快果。食少难却病,食多则动脾。凡百用之,须当斟酌。丹溪曰∶梨者利也,流利下行之谓也。
引用:《本草蒙筌》梨
《本草求真》梨
(山果)泻胃肺热结
梨(专入肺胃)。成于秋。花皆白。得西方金气之最。味苦微酸。气寒无毒。功专入肺与胃。凡胸中热结热嗽。痰咳便秘。狂烦咽干喉痛。中风因热反胃不食。(反胃有因热成。有因寒致。不可不辨。)并汤火伤疮痈疽目障。丹石热气。一切属于热成者。惟食梨数枚。即能转重为轻。消弭于无事。(总录反胃转食。药物不下。用大悉尼一个。以丁香十五粒。刺入梨内。纸裹煨熟。圣惠方治小儿风热。昏懵燥闷不能食。用消梨三枚切破。同粳米煮粥以食。时珍曰。按类编云。一士人状若有疾。厌厌无聊。往谒杨吉老。诊之曰。君热症已极。气血消烁。此去三年。当以疽死。士人不乐而去。闻茅山有道士。医术通神。而不欲自鸣。乃衣仆衣。诣山拜之。愿执薪水之役。道士留置弟子中。久之。以实白道士。道士诊之笑曰。汝便下山。但日日吃好梨一颗。如生梨已尽。则取干者泡汤。食滓饮汁。疾自当平。士人如其戒。经一岁复见吉老。见其颜貌腴泽。脉息和平。惊曰。君必遇异人。不然。岂有痊理。士人备告吉老。吉老具衣冠。望茅山设拜。自咎其学之未至。此与琐言之说仿佛。观夫二条。则梨之功。岂小补哉。然惟乳梨鹅梨消梨可食。余梨则亦不能去病也。)然必元气素实。大便素坚。方可与食。(宗 曰。梨多食动脾。少则不及病。用梨者当斟酌之。惟病酒烦渴人。食之甚佳。终不能却疾。)若使元气虚弱。误啖多致寒中。盖梨是冷利之物。服之中益寒冷。金疮乳妇。亦忌投服。恐血得寒益凝。岂可概谓能食而不审而别之乎?捣汁熬膏良。姜汁蜜制。清痰止嗽。用莱菔与梨相间收藏。则不烂。
引用:《本草求真》梨
《本草衍义》梨
《本经逢原》梨
甘微酸寒,无毒。
发明 《别录》着梨,止言其害,不录其功。盖古人论病多主伤寒客邪,若消痰降火,除客热,止心烦,梨之有益,盖亦不少。近有一人患消中善饥,诸治罔效,因烦渴不已,恣啖梨不辍,不药而瘳。一妇郁抑成劳,咳嗽吐血,右侧不得贴席者半年,或令以梨汁顿热服盏许,即时吐稠痰结块半盂,是夜便能向右而卧,明日复饮半盏吐痰如前,以后饮食渐增。
虽寻常食品,单刀直入可以立破沉 。而梨之种类最多,惟乳梨、鹅梨、消梨可以疗病。然须审大便实者方可与食。元气虚者不慎而误啖之,往往成寒中之患,岂可概谓食之有益乎。
引用:《本经逢原》梨
《得配本草》梨
甘、微酸,寒。润心肺,利二便。治烦渴,除痰嗽,祛贼风,解酒毒。配母丁香,治反胃。
(将丁香入梨内,纸包煨熟,去丁香食之。)和小黑豆,治痰喘。和白蜜、姜汁,治痰嗽。和水捣取汁,入粳米煮粥,治小儿心脏风热昏躁。取汁,以绵裹黄连浸汁,频点热眼。
生用,消六腑之热。熟用,滋五内之阴。实火,生用。虚火,蒸熟用。汤火伤,捣烂敷之。
梨与莱菔相间收藏,则不烂。乳妇血虚,脾虚泄泻,二者禁用。
引用:《得配本草》梨
《滇南本草》梨
梨图片,滇南处处皆有,种类殊别,皮有浓薄。乳梨,味香,治中风。消梨、花梨、桑梨,治吐血。棠梨,润肺止咳。御儿梨,治肝火目痛。茅梨,治胃寒。蜜梨,治小儿吼。赤梨,治大疮,敷患处。悉尼,治热嗽,止渴。实,味甘、微酸。
梨者,利也。其性下行流利也。切片治汤火伤处,贴之如神。亦能治中风不语,寒症热疾,大小便不通,或胃中痞块食积,霍乱吐泻,小儿偏坠,疼痛即止。但味甘不可多食。取汁服之,定喘止咳。青梨治痨伤腰痛。叶,敷疮。皮,敷发背疔疮。
──务本卷一下
梨,滇中有数种。味甘、酸、平,寒,无毒。麻梨,治腹痛。悉尼,治吐血。清水梨,治小便不通。雀梨,治定喘化痰。长蒂梨,利小便及便中带血。桑梨,治妇人虚症。面梨,补中。
老梨,主治疟疾暑症。
──模板卷九
引用:《滇南本草》梨
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梨
味甘,性寒无毒,入心肺二经,主心经客热,肺脏烦热,止嗽消痰,清喉降火,解渴除烦,消风润燥。
按∶梨之入心经,所谓以甘泻之是也。火清而金不受烁,故亦入肺经。性冷而利,多食损脾。丹溪曰∶梨者利也,流利下行之谓也。乳妇及金疮忌用。
引用: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梨
《名医别录》梨
《食疗本草》梨
(一)除客热,止心烦。不可多食。〔心·嘉〕
(二)又,卒咳嗽,以冻梨一颗刺作五十孔,每孔中内以椒一粒。以面裹于热灰中煨,令极熟,出停冷,去椒食之。〔心·嘉〕
(三)又方,梨去核,内酥蜜,面裹烧令熟。食之大良。〔心·嘉〕
(四)又方,去皮,割梨肉,内于酥中煎之。停冷食之。〔心·嘉〕
(五)又,捣汁一升,酥一两,蜜一两,地黄汁一升,缓火煎,细细含咽。凡治嗽,皆须待冷,喘息定后方食。热食之,反伤矣,令嗽更极不可救。如此者,可作羊肉汤饼,饱食之,便卧少时。〔嘉〕
(六)又,胸中痞塞、热结者,可多食好生梨即通。〔心·嘉〕
(七)(又云),卒暗风,失音不语者,生捣(梨)汁一合,顿服之。日再服,止。〔心·嘉〕
(八)金疮及产妇不可食,大忌。〔证〕
引用:《食疗本草》梨〈寒〉
《吴普本草》梨
《新修本草》梨
引用:《新修本草》梨
《饮食须知》梨
引用:《饮食须知》梨
《证类本草》梨
(梨_图片)
味甘、微酸,寒。多食令人寒中,金疮,乳妇尤不可食。
陶隐居云∶梨种复殊多,并皆冷利,俗人以为快果,不入药用,食之多损人也。唐本注云∶梨削贴汤火疮,不烂,止痛,易瘥。又主热嗽,止渴。叶,主霍乱,吐痢不止,煮汁服之。
今按别本注云∶梨有数种,其消梨,味甘,寒,无毒。主客热,中风不语,又疗伤寒热发,解石热气,惊邪,嗽,消渴,利大小便。又有青梨、茅梨等,并不任用。又有桑梨,唯堪蜜冷中,不可多食。臣禹锡等谨按孟诜云∶梨除客热,止心烦,不出停冷,去椒食之。又方∶去核纳酥蜜,面裹,烧令熟,食之。又取梨肉纳酥中煎,停冷食之。又捣汁一升,酥一两,蜜一两,地黄汁一升,缓火煎,细细含咽。凡治嗽,皆须待冷,之,反伤矣,令嗽更极不可救。如此者,可作羊肉汤饼饱食之,便卧少时。又胸中痞塞热结者,可多食好生梨,即通。卒暗风失音,不语者,生捣汁一合,顿服之热结图经曰∶梨,旧不着所出州土,今处处皆有。而种类殊别,医家相承用乳梨、鹅梨。乳梨出其香则类甚多儿《海上一大两,消讫,细细含咽立定。又治卒患赤目, 肉,坐卧痛者,取好梨一颗,捣绞取汁,黄连三医不效,青城山邢道人以此梨绞汁而进,帝疾遂愈。后复求之,苦无此梨。常山忽有一株,因缄实以进,帝多食之,解烦躁殊效,岁久木枯,不复有种者,今人不得而用之。又,江宁府信州出一种小梨,名鹿梨。叶如茶,根如小拇指,彼处人取其皮,治疮癣及疥癞,云甚效。八月采。近处亦有,但采其实作干,不闻入药。
食疗云∶金疮及产妇不可食,大忌。圣惠方∶治小儿心脏风热,昏懵躁闷,不能食。用梨三枚切,以水二升,煮取汁一升,去滓,入粳米一合,煮粥食之。梅师方∶治霍乱,心痛利,无水一升,煎取一升服。又云∶正月、二月勿食梨。钱相公疗蠼 尿疮干即易。又方∶小儿寒疝腹痛,大汗出。浓煮梨叶汁七合,顿服,以意消息,可作三、四度饮之。又方∶治中水毒。取梨叶一把熟杵,以酒一盏搅服之。北梦诊之曰∶风疾已深,请速归去。朝士复见 州马医赵鄂者,复诊之,曰∶只有一法,请官人试吃消梨,不限多少,咀 不及,绞汁而饮。到家旬日,唯吃消梨,顿爽矣。庄子∶譬犹楂梨桔柚耶,其味相反,而皆可于口。魏文诏曰∶真定郡梨,甘若蜜,脆若菱,可以解烦渴。
衍义曰∶梨,多食则动脾,少则不及病,用梨之意须当斟酌。唯病酒烦渴人,食之甚佳,终不能却疾。
引用:《证类本草》梨
《千金翼方》梨
《冯氏锦囊秘录》梨
梨成于秋,花实皆白,得西方之阴气者乎。味甘微酸,气寒无毒。与莱菔相间,收藏则不朽烂,入手太阴、足阳明经。主胸中痞塞热结,治客热中风不语,解丹石热气惊邪,利大小便,止渴,贴汤火伤疮,止热嗽痰咳,润肺消痰,降火除热。膏粱之家,浓味酿酒,纵恣无节,必多痰火痈疽,卒中之患,惟数食梨,能转重为轻,可消靡于无事,但多食寒中,以其过于冷利也。乳妇血瘀不可食者,以血得寒则凝,而成瘀为病也。同人乳、蔗浆、芦根汁、童便、竹沥,治血液衰少,渐成噎膈,卒得咳嗽用上好梨,去核捣汁一碗,入椒四十粒,煎一沸去滓,纳黑饧一大两,消讫,细细含咽立定。
赤白 肉,日夜痛者,取好梨一颗,捣绞汁,以黄连切片一钱,浸汁内取生汁,卧点之。反胃转食,药物不下,用大悉尼一个,以丁香十五粒,刺入梨内湿纸包,四五重煨热,去丁香食之。
梨,外宣风气,内涤狂烦,生之可清六腑之热,熟之可滋五脏之阴,解酒病,除渴止咳嗽,消痰去客热心经,除烦热肺脏,润干燥咽喉,却结热胸膈,但性流利气寒,多食动脾,令人中寒下利。产妇虚人,并宜切忌。
主治(痘疹合参) 除客热心烦肺热,消渴流利下行。
引用:《冯氏锦囊秘录》梨
《饮膳正要》梨
《中医饮食营养学》梨
【异名】快果。
【性味归经】甘、微酸,凉。入肺、胃经。
【功效】生津,润燥,清热,化痰。
【应用】
1.太阴温病口渴甚者:甜水梨大者一枚,薄切,新汲凉水内浸半日,(捣取汁)时时频饮。(《温病条辨》雪梨浆)
2.消渴:香水梨(或好鹅梨,或江南雪梨,俱可),用蜜熬瓶盛,不时用热水或凉水调服,止嚼梨亦妙。(《普济方》)
3.咳嗽痰多:梨,捣汁用,熬膏亦良,加姜汁、白蜜。(《本草求原》)
4.小儿心脏风热,昏懵躁闷,不能食:梨三枚,切,以水二升,煮取一升,去滓,入粳米一合,煮粥食之。(《太平圣惠方》)
【使用注意】
脾虚便溏及寒嗽忌服。
【按语】
本品可制膏食用。“雪梨膏”即以白梨500g,去皮心,加百合250g,白糖250g,拌匀,隔水炖至膏状而成。“秋梨膏”即以本品为主要原料,加白糖、蛋清、蜂蜜以及化痰止咳的中药熬制而成。常服对慢性呼吸道疾病有显著疗效。常觉口干舌燥者亦宜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《本草通玄》:“生者清六腑之热,熟者滋五脏之阴。”
2.《本草求原》:“梨汁煮粥,治小儿疳热及风热昏躁。”
《中医饮食营养学》梨
【异名】快果。
【性味归经】甘、微酸,凉。入肺、胃经。
【功效】生津,润燥,清热,化痰。
【应用】
1.太阴温病口渴甚者:甜水梨大者一枚,薄切,新汲凉水内浸半日,(捣取汁)时时频饮。(《温病条辨》雪梨浆)
2.消渴:香水梨(或江南雪梨,俱可),用蜜熬瓶盛,不时用热水或凉水调服,止嚼梨亦妙。(《普济方》)
3.咳嗽痰多:梨,捣汁用,熬膏亦良,加姜汁、白蜜。(《本草求原》)
4.小儿心脏风热,昏懵躁闷,不能食:梨三枚,切,以水二升,煮取一升,去滓,入粳米一合,煮粥食之。(《太平圣惠方》)
【使用注意】
脾虚便溏及寒嗽忌服。
【按语】
本品可制膏食用。“雪梨膏”即以白梨500g,去皮心,加百合250g,白糖250g拌匀,隔水炖至膏状而成。“秋梨膏”即以本品为主要原料,加白糖、蛋清、蜂蜜以及化痰止咳的中药熬制而成。常服对慢性呼吸道疾病有显著疗效。常觉口干舌燥者亦宜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《本草通玄》:“生者清六腑之热,熟者滋五脏之阴。”
2.《本草求原》:“梨汁煮粥,治小儿疳热及风热昏躁”。
《顾松园医镜》梨
〔甘寒,入心、脾、肝三经。生用清热,熟用滋阴,不酸者良。〕润肺凉心,降火消痰,定咳嗽而止气喘,〔润肺降火消痰之功。〕除心烦而疗热狂。〔凉心降火之功。〕祛胸热痞塞,〔祛胸中之热结而痞塞除。〕治胃火呕吐,〔降胃家之火,而呕吐逆安。〕止消渴而利大肠,〔其性流利下行,故能利大便。〕解酒毒而贴火伤。〔亦能解疮毒,金石热气。切片贴汤火之伤,止痛不烂。〕治大人暗风失音不语,〔内热生风,所谓内虚暗风是也。痰火壅塞上窍,故失音,〕疗小儿风热昏蒙躁闷。〔由风热生痰,热痰壅塞,故昏迷躁闷。若因惊热生痰,亦用之。〕预食而防痈疽之之将跋,〔凡人有痛处,口渴脉洪为痈疽将成之候,惟昼夜食梨,可转重为轻。膏粱之家,浓味酽酒,纵欲无节,必多痰火、卒中、痈疽之病,常食梨可免。〕频服而救噎膈之垂成。〔血液衰少,渐成噎膈者,同人乳、蔗桨、芦根汁、竹沥、童便饮之。〕时珍云∶古人论痰,多主风寒,用药皆是桂、附,故不着其功。今人痰病,火居六、七,梨之能润肺、凉心、降火、消痰、解毒、治风热,诚为今时之要品,不可缺者也。
脾虚泄泻者勿用。
引用:《顾松园医镜》梨
- 梨
- 梨 知识
- 刺梨
- 梨膏
- 梨膏 知识
- 梨叶
- 梨枝
- 鹿梨
- 涩梨
- 棠梨
- 棠梨 知识
- 樟梨
- 秤砣梨
- 枫荷梨
- 绛梨木
- 梨木皮
- 梨汁煎
- 猕猴梨
- 藤梨根
- 仙顶梨 知识
- 雪梨膏
- 雪梨膏 知识
- 野苦梨
- 鹅梨煎丸
- 棠梨枝叶
- 北杏炖雪梨
- 北杏炖雪梨 知识
- 川贝雪梨膏 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