秤砣梨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秤砣梨
【拼音名】Chènɡ Tuó Lí
【来源】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革叶猕猴桃Actinidia coriacea (Finet et Gagnep.) Dunn,以果实及根入药。秋季采收,晒干。
【性味】根:苦、涩,温。
果:酸、涩,温。
【用法用量】根:3~5钱;果1~2两。
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中药大辞典》:秤砣梨
【出处】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
【拼音名】Chènɡ Tuó Lí
【别名】马奶藤、铁甲藤(《中国经济植物志》)。
【来源】为猕猴桃科植物革叶猕猴桃的果实。秋季采,晒干。
【原形态】缠绕本质藤本,长达10米。枝红褐色,近圆形,光滑无毛,具明显的卵形或线形皮孔,髓白色坚实。单叶互生;革质;倒卵状矩圆形、椭圆形至矩圆状披针形,长4~13厘米,宽2~4厘米,先端急尖或短渐尖,基部楔形或宽楔形,两面无毛,边缘疏生具小尖突红色腺体的锯齿,近叶基处则无齿而成全缘;叶柄光滑无毛,长1~2.5厘米。花单生或2~4朵形成聚伞花序,生于无叶的老枝上或幼枝的基部,红色,较小,直径6~8毫米,杂性;萼片5,绿色或黄绿色,卵圆形,外面无毛,内面有时有白色贞柔毛;花瓣5,近圆形;雄蕊多数;子房上位,密被白毛,花柱丝状,多数。浆果长卵形或球形,褐色,长1.5~2厘米,宽0.7厘米,成熟后黄色,无毛,有白色皮孔。花期5~7月。果期8~9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沟边、林中或灌丛。分布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广东、湖南、江西、安徽、湖北。
【性味】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"酸涩,性温。"
【功能主治】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"治肿瘤。"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浸酒,1~2两。
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秤砣梨
【出处】出自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
【拼音名】Chènɡ Tuó Lí
【英文名】Fruit Actinidia
【别名】马奶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猕猴桃科植物革叶猕猴桃的果实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ctinidia rubicaulis Dunn car.coriace(Finet et Gagnep.)C.F.Liang [A.callosa Lindl.var.coriacea Finet et Gagnip.;A.coriacea(Finet et Gagnep.)Dunn]
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果,晒干。
【原形态】革叶猕猴桃 常绿藤本,长可达10m。髓实心,坚硬,淡黄白色;枝淡红褐色或紫红褐色,无毛,具淡白色线状皮孔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1-2.8cm,紫红色,无毛;叶片革质,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7-12cm,宽3-4.5cm,先端急尖,基部楔形至宽楔形,边缘中部以上具若干粗大红色腺状锯齿,两面均无毛。聚伞花序具1花或2-4花,生于无叶小枝上或叶腋;花单性,雌雄异株或单性花与两性花共存;花梗纤细,长5-14mm,无毛;花被5数;萼片个面无毛,内面有时有白色短柔毛;花瓣紫红色,近圆形,基部狭窄;雄蕊多数,花丝红色;子房圆锥形,密生白色短绒毛,花柱丝状、多数。浆果卵圆形或长圆形,长1.5-2cm,褐色,成熟时无毛,有白色斑点。花期5-6月,果期9-10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灌丛中、林中或沟边。
资源分布:分布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广东、湖南、江西、安徽、湖北。
【性状】性状鉴别 浆果长卵形或球形,长1-1.5cm。表面有不规则的皱纹,褐色,被茶褐绒毛或秃净,有白色斑点,先端有残留花柱,基部具反折的宿存萼片。气微,味酸、涩。
【性味】酸;涩;温
【归经】肝经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浸酒, 30-60g;或捣取汁饮。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秤砣梨
梨
- 梨【本草纲目】
- 梨【本草纲目】图文版
- 梨【中药大全】
- 梨【中医食疗药食同源】
- 梨《本草备要》
- 梨《本草便读》
- 梨《本草从新》
- 梨《本草撮要》
- 梨《本草分经》
- 梨《本草分经》
- 梨《本草分经》
- 梨《本草分经》
- 梨《本草纲目》
- 梨《本草蒙筌》
- 梨《本草求真》
- 梨《本草衍义》
- 梨《本经逢原》
- 梨《得配本草》
- 梨《滇南本草》
- 梨《滇南本草》
- 梨《冯氏锦囊秘录》
- 梨《顾松园医镜》
- 梨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
- 梨《名医别录》
- 梨《千金翼方》
- 梨《吴普本草》
- 梨《新修本草》
- 梨《饮膳正要》
- 梨《饮食须知》
- 梨《证类本草》
- 梨《证类本草》
- 川梨【中药大全】
- 刺梨【中药大全】
- 刺梨【中药图谱】
- 大梨《本草易读》
- 大梨《本草易读》
- 豆梨【中药大全】
- 杜梨【中药大全】
- 梨豆《证类本草》
- 梨膏【方剂大全】
- 梨果《医学入门》
- 梨花【本草纲目】
- 梨皮【中药大全】
- 梨实【本草纲目】
- 梨叶【本草纲目】
- 梨叶【中药大全】
- 梨汁《药笼小品》
- 梨汁《药笼小品》
- 梨枝【中药大全】
- 梨粥《保健药膳》
- 梨粥《保健药膳》
- 梨子【饮食宜忌偏方】
- 梨子《本草害利》
- 鹿梨【本草纲目】
- 鹿梨【中药大全】
- 青梨《玉楸药解》
- 涩梨【中药大全】
- 沙梨【中药大全】
- 水梨《药性切用》
- 棠梨【本草纲目】
- 棠梨【中药大全】
- 棠梨《玉楸药解》
- 雪梨【偏方】
- 樟梨【中药大全】
- 刺梨根【中药大全】
- 刺梨花【中药大全】
- 刺梨叶【中药大全】
- 刺梨子【中药大全】
- 丁香梨【方剂大全】
- 鹅梨汤【方剂大全】
- 枫荷梨【中药大全】
- 甘梨浆《医方考》
- 甘梨浆《医方考》
- 诃梨勒《本草图经》
- 诃梨勒《本草图经》
- 诃梨勒《海药本草》
- 诃梨勒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
- 诃梨勒《新修本草》
- 诃梨勒《医学入门》
- 诃梨勒《证类本草》
- 诃梨勒《证类本草》
- 灰凤梨【中药大全】
- 姜梨饮【方剂大全】
- 绛梨木【中药大全】
- 蜡梨疮《外科全生集》
- 梨冬茶《茶饮保健》
- 梨甘饮【方剂大全】
- 梨膏糖【膳食养生】
- 梨果榕【中药大全】
- 梨花妆《毓麟验方》
- 梨花妆《毓麟验方》
- 梨浆饮【方剂大全】
- 梨菁饮【方剂大全】
- 梨里王《曹仁伯医案论》
- 梨里王《曹仁伯医案论》
- 梨木灰【中药大全】
- 梨木皮【本草纲目】
- 梨木皮【中药大全】
- 梨硼膏【方剂大全】
- 梨杞茶《茶饮保健》
- 梨乳膏【方剂大全】
- 梨树根【中药大全】
- 梨汤粥【方剂大全】
- 梨汁煎【方剂大全】
- 鹿梨散【方剂大全】
- 没离梨《海药本草》
- 没离梨《证类本草》
- 猕猴梨【中药大全】
- 毗梨勒【本草纲目】
- 毗梨勒《海药本草》
- 毗梨勒《千金翼方》
- 毗梨勒《新修本草》
- 毗梨勒《证类本草》
- 毗梨勒《证类本草》
- 秦荻梨《千金翼方》
- 秦荻梨《食疗本草》
- 秦荻梨《新修本草》
- 秦荻梨《证类本草》
- 秦荻梨《证类本草》
- 秋梨膏【膳食养生】
- 秋子梨【中药大全】
- 涩梨叶【中药大全】
- 山刺梨【中药大全】
- 山梨醇《药理学》
- 水梨藤【中药大全】
- 棠梨泡《外科证治全书》
- 藤梨根【中药大全】
- 藤梨根《中药学》
- 煨梨法《医学入门》
- 仙顶梨【中药大全】
- 杏梨饮《保健药膳》
- 杏梨饮《保健药膳》
- 雪梨膏【方剂大全】
- 雪梨膏【肺系病症中成药】
- 雪梨膏【中药大全】
- 雪梨浆【方剂大全】
- 野苦梨【中药大全】
- 樟梨子【中药大全】
- 蒸梨法《医学入门》
- 北梨甘蔗《医方考》
- 川贝酿梨《食物疗法》
- 鹅梨煎丸【方剂大全】
- 鹅梨煎丸《博济方》
- 茯苓贝梨【食物解毒偏方】
- 诃梨勒丸《脾胃论》
- 诃梨勒丸《脾胃论》
- 绛梨木根【中药大全】
- 绛梨木叶【中药大全】
- 绛梨木子【中药大全】
- 苦蒿梨丸【方剂大全】
- 梨〈寒〉《食疗本草》
- 梨母子煎【方剂大全】
- 梨汁饼子【方剂大全】
- 梨汁饮子【方剂大全】
- 鹿梨根皮【中药大全】
- 麻黄蒸梨【方剂大全】
- 猕猴梨根【中药大全】
- 猕猴梨叶【中药大全】
- 蜜汁鸭梨《保健药膳》
- 蜜汁鸭梨《保健药膳》
- 棠梨枝叶【中药大全】
- 棠梨枝叶《得配本草》
- 野苦梨根【中药大全】
- 野梨枝叶【中药大全】
- 八宝香水梨【膳食养生】
- 白果梨柿膏《食物疗法》
- 保肺雪梨膏【方剂大全】
- 北杏炖雪梨【方剂大全】
- 北杏炖雪梨【食物解毒偏方】
- 川贝江米梨《保健药膳》
- 川贝江米梨《保健药膳》
- 川贝雪梨膏【方剂大全】
- 鹅梨汁煎丸【方剂大全】
- 鹅肉忌鸭梨【饮食宜忌偏方】
- 蕃茄凤梨汁【食物解毒偏方】
- 梨果仙人掌【中药大全】
- 梨子忌开水【饮食宜忌偏方】
- 梨子生地茶《茶饮保健》
- 玄霜雪梨膏【方剂大全】
- 鸭梨杏冰茶【中医食疗儿科食疗】
- 银耳雪梨膏【食物解毒偏方】
- 止咳梨膏糖《保健药膳》
- 止咳梨膏糖《保健药膳》
- 鳄梨护理皮肤【皮肤病】
- 蛤蜊(音梨)《证类本草》
- 蛤蜊(音梨)《证类本草》
- 梨为秋季佳品【养生文化】
- 梨状肌症候群【疾病大全】
- 梨状肌综合征【疾病大全】
- 去燥雪梨食谱【中医食疗美容食疗】
- 水果养生之梨【膳食养生】
- 硝酸异山梨酯《药理学》
- 肠梨形鞭毛虫病【疾病大全】
- 枫荷梨祛风湿酒【偏方】
- 海红(海棠梨)【本草纲目】
- 浑身生泡如棠梨《古今医统大全》
- 姜汁雪梨百花膏【方剂大全】
- 惊蛰美食——梨【膳食养生】
- 秋季梨膳祛肺燥【膳食养生】
- 秋天养生巧食梨【中医养生偏方】
- 入秋养生梨为佳【偏方】
- 食梨防燥最宜秋【偏方】
- 郁李仁(棠梨)《滇南本草》
- 郁李仁(棠梨)《滇南本草》
- 长服诃梨勒丸方《医宗金鉴》
- 鳄梨防止皮肤干燥【中药用法】
- 咳嗽多吃梨和百合【呼吸类偏方】
- 莱阳梨冰糖治咳嗽【呼吸类偏方】
- 梨状肌损伤综合征《中医伤科按摩学》
- 血清山梨醇脱氢酶《常用化验值及意义》
- 惊蛰吃梨 润肺健脾【膳食养生】
- 惊蛰吃梨 生津润肺【膳食养生】
- 惊蛰食梨 祛痰润肺【顺时养生】
- 久咳不愈 生姜鸭梨【膳食养生】
- 梨(《名医别录》)《中医饮食营养学》
- 梨(《名医别录》)《中医饮食营养学》
- 前列腺有病,少吃梨【中医食疗药食同源】
- 润肺止咳的杏梨饮茶【呼吸类偏方】
- 心膈壅闭—消梨饮子【偏方】
- 雪梨膏(金康药业)【肺系病症中成药】
- 脂肪“克星”当属梨【饮食减肥】
- 梨状肌损伤的推拿疗法【百病推拿】
- 秋梨膏治疗什么样咳嗽【呼吸类偏方】
- 藤梨(猕猴桃)〈寒〉《食疗本草》
- 雪梨膏(诺得胜制药)【肺系病症中成药】
- 便秘患者不妨吃个饭后梨【肛肠科便秘】
- 梨状肌综合征的推拿疗法【百病推拿】
- 秋季吃梨治病养生知多少【中医食疗药食同源】
- 秋梨——防治时病第一果【膳食养生】
- 除秋燥——百合荸荠雪梨羹【秋季养生】
- 肺燥咳嗽,川贝冰糖雪梨膏【秋季养生】
- 火龙果炖双耳雪梨减肥排毒【中医食疗美容食疗】
- 老人秋季保健食品--梨粥【老年饮食】
- 秋梨蜜膏(《本草求原》)《中医饮食营养学》
- 增白养颜药膳方-茯苓贝梨【中医食疗美容食疗】
- 降香黄檀(黄花梨)栽培技术【中药种贮】
- 萝卜姜梨水治肺燥咳嗽效果佳【呼吸系统偏方秘方】
- 女性增白养颜药膳-茯苓贝梨【膳食美容】
- 女性增白养颜药膳-茯苓贝梨【中医食疗美容食疗】
- 女性增白养颜药膳-茯苓贝梨【中医养生偏方】
- 清补佳品——川贝红酒炖雪梨【春季养生】
- 血清山梨醇脱氢酶(SDH)《常用化验值及意义》
- 肠梨形鞭毛虫病应该如何预防?【传染病】
- 肠梨形鞭毛虫病应该如何治疗?【传染病】
- 秋季润肺滋补膏--川麦雪梨膏【养生膏方】
- 秋季润肺滋补膏--地黄藕梨膏【养生膏方】
- 肠梨形鞭毛虫病应该做哪些检查?【传染病】
- 食管蠕动差扩张及梨状窝钡剂滞留【症状大全】
- 小儿干咳久咳食疗方-银耳雪梨膏【中医食疗儿科食疗】
- 治慢性支气管炎药膳-北杏炖雪梨【中医食疗内科食疗】
- 肠梨形鞭毛虫病可以并发哪些疾病?【传染病】
- 感冒后残余咳嗽:烤橘子与川贝炖梨【膳食养生】
- 肠梨形鞭毛虫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?【传染病】
- 肠梨形鞭毛虫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?【传染病】
- 肠梨形鞭毛虫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?【传染病】
梨 知识
- 梨的功效【中医知识】
- 梨的药用【中医知识】
- 川贝雪梨膏【中医知识】
- 秋梨食疗方【中医知识】
- 梨状肌综合征【中医知识】
- 仙顶梨的功效【中医知识】
- 梨花风起正清明【中医知识】
- 明梨膏糖的传说【中医知识】
- 食梨防燥最宜秋【中医知识】
- 一碗香梨川贝羹【中医知识】
- 白醋鸭梨养肝明目【中医知识】
- 冬季喝点冰糖梨汁【中医知识】
- 梨状肌损伤综合征【中医知识】
- 前列腺有病,少吃梨【中医知识】
- 梨状肌综合征诊疗技术【医案心得】
- 药用植物害虫梨花网蝽【中医知识】
- 保健汤:银耳雪梨炖瘦肉【中医知识】
- 服“川贝炖雪梨”要对症【中医知识】
- 秋梨——防治时病第一果【中医知识】
- 冬季治疗咳嗽自制川贝炖梨【中医知识】
- 多吃苹果鸭梨滋润心肺功能【中医知识】
- 秋末冬初燥咳患者用梨食疗【中医知识】
- 增白养颜药膳方-茯苓贝梨【中医知识】
- 女性增白养颜药膳-茯苓贝梨【中医知识】
- 食生梨治干咳食熟梨可以润肺【中医知识】
- 小儿干咳久咳食疗方-银耳雪梨膏【中医知识】
- 治慢性支气管炎药膳-北杏炖雪梨【中医知识】
- 山楂伪品(2)——棠梨(Tangli)【中医知识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