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花地丁
- 目录
- 《本草纲目》紫花地丁
- 《本草备要》紫花地丁
- 《本草便读》紫花地丁
- 《本草乘雅半偈》紫花地丁
- 《本草从新》紫花地丁
- 《本草撮要》紫花地丁
- 《本草分经》紫花地丁
- 《本草易读》紫花地丁
- 《得配本草》紫花地丁
- 《滇南本草》紫花地丁
- 《药性切用》紫花地丁
- 《中药学》紫花地丁
- 《外科全生集》紫花地丁
- 《顾松园医镜》紫花地丁
- 《中国药典》紫花地丁
- 《中华本草》紫花地丁
《本草纲目》紫花地丁
「气味」苦、辛、寒、无毒。
「主治」
2、痈疽恶疮。用紫花地丁(连根)、苍耳叶等分,捣烂,加酒一杯,搅汁服下。
3、痈疽发背。用三伏天收取的紫花地丁草,捣碎,和白面,放醋中泡一夜,贴疮上,极有效。
4、疔疮肿毒。用紫花地丁草捣汁服。又方:用紫花地丁草、葱头、生蜜一起捣烂贴患处。又方:用紫花地丁根、去粗皮,同白蒺藜共研为末。加油调匀涂患处。
引用:《本草纲目》紫花地丁
《本草备要》紫花地丁
《本草便读》紫花地丁
引用:《本草便读》紫花地丁
《本草乘雅半偈》紫花地丁
(纲目)
【气味】苦辛寒,无毒。
【核】曰∶处处有之,寿州者为胜。春生苗,叶似柳而微细。夏月开花紫色,结实成角。
出平地者成茎,生沟壑者作蔓。又一种生篱落间者,叶如木樨花叶,花如铃铎下垂,小而色白,今人称作白花地丁,与紫花并用,功力乖戾,不可不辨。
【 】曰∶疔为干火,地在气中,顺承天施而成物者,地也。故主形骸地属,失承天施,为痈,为疔,为瘰,为 。使之仍顺乎天施,而畅于四肢,美之至者也。
引用:《本草乘雅半偈》紫花地丁
《本草从新》紫花地丁
引用:《本草从新》紫花地丁
《本草撮要》紫花地丁
《本草分经》紫花地丁
《本草易读》紫花地丁
俗云苦丁茶是也。
苦,辛,寒,无毒。治一切痈疽瘰 恶疮。
处处有之。二三月生,多布麦田中。叶似柳而微细,开紫花,结小角。
疔疮肿毒,取汁内服,杵烂外敷。(验方第一。)
瘰 疮疔、发背诸肿,同蒺藜末,油合敷。(第二。)
一切恶疮,以罐盛,烧烟熏之,出黄水尽,愈。(第三。)
稻芒粘咽,嚼咽之。(第四。)
黄胆内热,酒下末。(第五。)
痈疽恶疮,同苍耳叶捣,酒下。(第六。)
引用:《本草易读》紫花地丁
《得配本草》紫花地丁
《滇南本草》紫花地丁
紫花地丁,味苦,性寒。破血,解诸疮毒。攻痈疽肿毒。治疥癞癣疮,九种痔疮。消肿。
(单方)治小儿走马牙疳,溃烂腥臭,用∶紫花地丁根,不拘多少,用新瓦焙为末,搽溃烂处愈。
──丛本卷上
紫花地丁,即丁蒿,一名地丁。今处处有,苗覆地,有五色,紫花者多用入药。气味苦、辛,性寒。无毒。破血。主治一切痈疽发背,痔漏,疔肿瘰瘤,无名肿毒恶疮,服之,点无灰酒下。
──模板卷三
引用:《滇南本草》紫花地丁
《药性切用》紫花地丁
《中药学》紫花地丁
【性味与归经】苦、辛,寒。入心、肝经。
【功效】清热解毒。
紫花地丁多用于热毒壅盛之时,内服多配合银花、连翘、野菊花等同用;外用可取新鲜地丁草捣烂外敷疮痈局部。
【处方用名】紫花地丁、地丁草(洗净,晒干,切碎用)
【一般用量与用法】三钱至五钱,大剂量可用至一两;新鲜的可用一两至二两,煎服。外敷适量。
【附药】犁头草:菫菜科菫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犁头草的全草。性味淡凉。功用与地丁草同,现习惯上常与地丁草混用。治毒蛇咬伤;鲜犁头草(如无,可用鲜紫花地丁)、鲜连钱草、鲜野菊叶各一大把,用冷开水洗净,捣烂绞取汁约150~200毫升,一次内服;余渣加少量冷开水,使它湿润,敷在伤处。如症重、体弱,可隔八小时再照上述剂量内服一次。服药后不可喝热水、吃热食。
【按语】1.紫花地丁功用清热凉血解毒,对血热壅滞、红肿焮痛的疮痈、丹毒等症,是一味常用的药品。本品除用于疮痈热毒之外,又可用治毒舌咬伤。
2.紫花地丁与犁头草形态相似,功效相同,故习惯上两者常混用。
3.地丁有紫、黄两种;紫花地丁简称地丁草,黄花地丁即蒲公英。两种地丁草均能清热解毒而疗疮肿,故在治疗疮痈肿毒时,两药经常同用。但紫花地丁清解疮毒之力较强,宜治疔肿,且解蛇毒;蒲公英消肿散结之力较大,宜治乳痈,且应用范围亦较为广泛。
《外科全生集》紫花地丁
《顾松园医镜》紫花地丁
紫花地丁
地丁
花
- 花
- 蝉花
- 灯花
- 封花
- 葛花
- 红花
- 花粉
- 花红
- 花椒
- 花生
- 花叶
- 花鱼
- 槐花
- 菊花
- 莲花
- 柳花
- 栾花
- 棉花
- 荛花
- 桑花
- 石花
- 柿花
- 水花
- 松花
- 桃花
- 天花
- 芜花
- 萱花
- 旋花
- 银花
- 芫花
- 芭蕉花
- 白残花
- 白花菜
- 白花膏
- 白花蛇
- 白花藤
- 白莲花
- 百草花
- 百合花
- 百花膏
- 百花散
- 柏花丸
- 扁豆花
- 蚕豆花
- 蝉花散
- 代代花
- 灯花末
- 灯花散
- 灯盏花
- 豆蔻花
- 番红花
- 风茄花
- 凤仙花
- 佛手花
- 伏牛花
- 芙蓉花
- 服莲花
- 甘菊花
- 葛花菜
- 狗屎花
- 桂花饼
- 桂花酒
- 桂花汤
- 合欢花
- 红花菜
- 红花茶
- 红花酒
- 红兰花
- 红蓝花
- 红莲花
- 厚朴花
- 花红果
- 花火膏
- 花乳石
- 花蕊石
- 花芷石
- 槐花酒
- 槐花散
- 槐花子
- 黄花菜
- 黄花草
- 黄花了
- 黄花鱼
- 黄花子
- 鸡冠花
- 棘刺花
- 金花茶
- 金花散
- 金花汤
- 金花丸
- 金雀花
- 金鹊花
- 金银花
- 井花水
- 净银花
- 菊花参
- 菊花茶
- 菊花酒
- 菊花散
- 菊花水
- 菊花丸
- 款冬花
- 款花散
- 兰花参
- 兰花草
- 兰花茶
- 梨花妆
- 栗子花
- 莲花茶
- 凌霄花
- 榴花散
- 柳花散
- 落花参
- 落花生
- 马兰花
- 马尿花
- 茅花汤
- 茅香花
- 茅针花
- 玫瑰花
- 梅花草
- 梅花丹
- 梅花汤
- 梅花粥
- 密蒙花
- 蜜蒙花
- 棉花子
- 茉莉花
- 木槿花
- 木犀花
- 闹羊花
- 藕花心
- 蒲花茶
- 荠菜花
- 牵牛花
- 砂仁花
- 山茶花
- 升花散
- 石花菜
- 石莲花
- 蜀葵花
- 双花饮
- 水毛花
- 丝瓜花
- 松花粉
- 桃花粉
- 桃花散
- 桃花石
- 桃花汤
- 桃花丸
- 桃花粥
- 天花粉
- 天花菌
- 天花蕈
- 陀得花
- 无花果
- 吴葵花
- 五花皮
- 杏花茶
- 旋复花
- 旋覆花
- 旋夏花
- 杨柳花
- 洋金花
- 野菊花
- 野棉花
- 移花散
- 银花子
- 英草花
- 迎春花
- 鱼花茶
- 玉兰花
- 芫花煎
- 芫花散
- 芫花丸
- 月季花
- 长春花
- 栀子花
- 紫梢花
- 紫稍花
- 紫葳花
- 紫薇花
- 巴蕉花茶
- 白花防风
- 白花蛇散
- 白花夏枯
- 白茅花汤
- 白淑气花
- 百合花茶
- 大金花丸
- 大桃花汤
- 带花羊头
- 杜鹃花茶
- 杜仲腰花
- 翻花疮方
- 凤仙子花
- 葛根葛花
- 葛花葛根
- 合欢花茶
- 荷花莲房
- 红花甘茶
- 红蓝花酒
- 花蕊石丹
- 花蕊石散
- 花生叶茶
- 黄花菜饮
- 黄蜀葵花
- 茴香腰花
- 剪花馒头
- 金芪花茶
- 金银花茶
- 金银花酒
- 金银花露
- 菊花鳜鱼
- 菊花肉丝
- 款冬花茶
- 款冬花散
- 凌霄花散
- 曼陀罗花
- 玫瑰花茶
- 玫瑰花汤
- 梅花冰片
- 密蒙花散
- 棉花仁丸
- 棉花子油
- 牡丹花茶
- 木槿花茶
- 木棉花茶
- 南瓜花茶
- 忍冬藤花
- 三花神丸
- 芍药花茶
- 石榴花茶
- 霜打荷花
- 水红花子
- 塔剌不花
- 天花包子
- 天花粉茶
- 天花粉粥
- 无花果茶
- 杏花天方
- 旋复花茶
- 旋复花散
- 旋复花汤
- 旋复花丸
- 旋覆花汤
- 雪花莲子
- 雪莲花酒
- 羊踯躅花
- 腰花杜仲
- 一枝黄花
- 益母花茶
- 迎春花茶
- 迎春花叶
- 玉兰花茶
- 玉簪花根
- 蚱蝉蝉花
- 紫荆花茶
- 白花蛇舌草
- 蝉花无比散
- 朝生暮落花
- 独叶一枝花
- 葛花解酲汤
- 葛花解醒汤
- 桂花荷叶茶
- 桂枝红花汤
- 黑豆红花煎
- 红花当归散
- 花粉苓通茶
- 花果合欢丸
- 花生冰糖汤
- 槐花一物散
- 菊花爆鸡丝
- 菊花茶调散
- 菊花枸杞茶
- 菊花羌活茶
- 菊花山楂茶
- 菊花洗心散
- 款花补肺汤
- 兰花双叶草
- 蓝花接骨草
- 马兰花煎丸
- 梅花点舌丹
- 梅花青山茶
- 蜜糖银花露
- 茉莉花糖水
- 七叶一枝花
- 青花黄叶草
- 人参款花膏
- 三花神佑丸
- 三花五子丸
- 桑椹菊花茶
- 桑叶菊花饮
- 香菇烧菜花
- 向日葵花茶
- 苡米桂花粥
- 银花簿荷饮
- 银花清利茶
- 芫花叶苗茎
- 月季花芍茶
- 月季菊花茶
- 治翻花痔方
- 冰糖桂花莲子
- 茺蔚茎叶花穗
- 二百味草花膏
- 二百味花草膏
- 橘皮玳玳花茶
- 款花五味子汤
- 茉莉花木香茶
- 犀角旋复花汤
- 乙字花蕊石散
- 抓炒杜仲腰花
- 大通圣白花蛇散
- 黄花菜马齿苋饮
- 清蒸虫草白花鸽
- 旋复花代赭石汤
- 武则天花心动房术
- 治白花蛇骨刺肿痛方
- 四物汤加黄芩黄柏槐花方
- 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竹沥姜汁
- 左归饮去茯苓加花粉归地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