旋花
- 目录
- 《本草纲目》旋花
- 《本草从新》旋花
- 《本草分经》旋花
- 《本草经集注》旋花
- 《本草图经》旋花
- 《本草衍义》旋花
- 《本经逢原》旋花
- 《名医别录》旋花
- 《新修本草》旋花
- 《药性切用》旋花
- 《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》旋花
- 《证类本草》旋花
- 《千金翼方》旋花
-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旋花
- 《中药大辞典》旋花
- 《中华本草》旋花
《本草纲目》旋花
引用:《本草纲目》旋花
《本草从新》旋花
《本草分经》旋花
《本草经集注》旋花
味甘,温,无毒。主益气,去面 黑色,媚好。其根∶味辛,主治腹中寒热邪气,利小便。久服不饥,轻身。一名筋根花,一名金沸,一名美草。生豫州平泽。五月采,阴干。
东人呼为山姜,南人呼为美草,根似杜若,亦似高良姜。腹中冷痛,煮服甚效;作丸散服之,辟谷止饥。近有人从南还,遂用此术与人断谷,皆得半年百日不饥不瘦,但志浅嗜深,不能久服尔。其叶似姜,花赤色,殊辛美,子状如豆蔻。此旋花之名,即是其花也,今山东甚多。(《大观》卷七,《政和》一八五页)
引用:《本草经集注》旋花
《本草图经》旋花
旋(徐愿切)花图片,生豫州平泽,今处处皆有之。苏恭云∶此即平泽所生旋 (音福)是也。其根似筋,故一名筋根。《别录》云∶根主续筋,故南人皆呼为续筋根。苗作丛蔓,叶似山芋而狭长;花白,夏秋生遍田野;根无毛节,蒸煮堪啖,甚甘美。五月采花,阴干。二月、八月采根,日干。花今不见用者,下品有旋(徐元切)复花,与此殊别。人疑其相近,殊无谓也。
《救急方》续断筋法∶取旋 草根,净洗去土,捣,量疮大小敷之,日一、二易之,乃瘥止。一名肫肠草,俗谓鼓子花也。黔南出一种旋花,粗茎,大叶,无花,不作蔓,恐别是一物也。
引用:《本草图经》旋花
《本草衍义》旋花
旋花蔓生,今之河北、京西、关陕田野中甚多,最难锄艾,治之又生。世又谓之鼓子花,言其形肖也。四五月开花,亦有多叶者。其根寸截,置土下,频灌溉,方涉旬,苗已生。《蜀本·图经》是矣。
引用:《本草衍义》旋花
《本经逢原》旋花
一名缠枝牡丹
甘辛,无毒。制雄黄。
《本经》主面 黑色。媚好益气。根主腹中寒热邪气。
发明 凡藤蔓之属,象人之筋,所以多治筋病,旋花根细如筋可啖。《本经》言主腹中寒热邪气。《别录》言其久服不饥。时珍自京师还,见北地车夫每载之,云暮归煎汤饮可补损伤,则益气续筋之说,尤可征矣。筋被斫断者,用旋花根捣汁沥断处,仍以滓敷,日二易,半月即续。
引用:《本经逢原》旋花
《名医别录》旋花
《新修本草》旋花
味甘,温,无毒。主益气,去面 黑色,媚好。其根,味辛,主腹中寒热邪气,利小便。
久花,一名金沸,一名美草。生豫州平泽。五月采,阴干。
东人呼为山姜,南人呼为美草,根似杜若,亦似高良姜。腹中冷痛,煮服甚效;作丸散服之,辟谷止饥。近有人从南还,遂用此术与人断谷,皆得半年百日不饥不瘦,但志浅嗜深,不花赤色,殊辛美,子状如豆蔻。此旋花之名,即是其花也,今山东甚多。
〔谨案〕此即生平泽,旋 是也。其根似筋,故一名筋根。旋花,陶所说真山姜尔。
陶复于下品旋 注中云∶此根出河南,北国来,根似芎 ,惟膏中用。今复道似高良姜,二说自相矛盾。且此根味甘,山姜味辛,都非此类。其旋 膏疗风,逐水止用花,言根亦无妨,然不可以杜若乱之也。又将旋 花名金沸,作此别名非也。《别录》云∶根,主续筋也。
引用:《新修本草》旋花
《药性切用》旋花
《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》旋花
味甘,温,无毒。主益气,去面 黑色,媚好。其根味辛。主腹中寒热邪气,利小便又云∶根主续筋也。陈脏器云∶取根苗捣汁服之,主丹毒热。根主续筋骨,合金疮。一名金沸,一名美草。生∶豫州平泽。五月采,阴干。
《证类本草》旋花
(旋花_图片)
味甘,温,无毒。主益气,去面 黑色,媚好。其根味辛,主腹中寒热邪气,利小便。久服不饥,轻身。一名筋根花,一名金沸,一名美草。生豫州平泽。五月采,阴干。
陶隐居云∶东人呼为山姜,南人呼为美草。根似杜若,亦似高良姜。腹中冷痛,煮服甚效。
但志浅嗜深,不能久服尔。其叶似姜,花赤色,殊辛美,子状如豆蔻,此旋花之名,即是其花也。今山东甚多。唐本注云∶此即生平泽,旋 (音福)是也。其根似筋,故一名筋根。旋(徐兖切)花,陶所证真山姜尔。陶复于下品旋 注中云∶此根出河南,北国来,根似芎 ,唯膏中用。今复道似高良美,二说自相矛盾。且此根味甘,山姜味辛,都非此类。其旋 膏疗风逐水,只用花,言根亦无妨,然不可以杜若乱之也。又将旋 花名金沸,作此别名,非也。《别录》云∶根,主续筋也。今按陈藏器本草云∶旋花,本功外,取根食之不饥。又取根、苗捣绞汁服之,主丹毒,小儿毒热。根,主续筋骨,合金疮。陶注误而唐注是也。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∶旋 花根也,蔓生,叶似薯蓣而多狭长,花红白色,根无毛节。蒸煮堪啖,味甘美,根名筋根。今所在川泽皆有,二月、八月采根,日干。萧炳云∶旋(徐元切)
复(音伏)用花, (音福)旋(徐愿反)用根,今云旋复根即 旋误矣。
图经曰∶旋(徐愿切)花,生豫州平泽,今处处皆有之。苏恭云∶此即平泽所生旋 (音福)是也。其根似筋,故一名筋根。《别录》云∶根主续筋,故南人皆呼为续筋根。苗作丛蔓,叶似山芋而狭长。花白,夏秋生遍田野。根无毛节,蒸煮堪啖,甚甘美。五月采花,阴干。二月、八月采根,日干。花今不见用者,下品有旋(徐元切)复花,与此殊别。人疑其相近,殊无谓也。《救急方》续断筋法∶取旋 草根,净洗去土,捣量疮大小敷之,日一、二易之,乃瘥止。一名肫肠草,俗谓鼓子花也。黔南出一种旋花,粗茎,大叶,无花,不作蔓,恐别是一物也。
衍义曰∶旋花,蔓生,今河北、京西、关陕田野中甚多,最难锄艾,治之又生。世又谓之鼓之花,言其形肖也。四、五月开花,亦有多叶者。其根寸截置土下,频灌溉。方涉旬,苗已生。《蜀本·图经》是矣。
引用:《证类本草》旋花
《千金翼方》旋花
花
- 花
- 蝉花
- 灯花
- 封花
- 葛花
- 红花
- 花粉
- 花红
- 花椒
- 花生
- 花叶
- 花鱼
- 槐花
- 菊花
- 莲花
- 柳花
- 栾花
- 棉花
- 荛花
- 桑花
- 石花
- 柿花
- 水花
- 松花
- 桃花
- 天花
- 芜花
- 萱花
- 银花
- 芫花
- 紫花
- 芭蕉花
- 白残花
- 白花菜
- 白花膏
- 白花蛇
- 白花藤
- 白莲花
- 百草花
- 百合花
- 百花膏
- 百花散
- 柏花丸
- 扁豆花
- 蚕豆花
- 蝉花散
- 代代花
- 灯花末
- 灯花散
- 灯盏花
- 豆蔻花
- 番红花
- 风茄花
- 凤仙花
- 佛手花
- 伏牛花
- 芙蓉花
- 服莲花
- 甘菊花
- 葛花菜
- 狗屎花
- 桂花饼
- 桂花酒
- 桂花汤
- 合欢花
- 红花菜
- 红花茶
- 红花酒
- 红兰花
- 红蓝花
- 红莲花
- 厚朴花
- 花红果
- 花火膏
- 花乳石
- 花蕊石
- 花芷石
- 槐花酒
- 槐花散
- 槐花子
- 黄花菜
- 黄花草
- 黄花了
- 黄花鱼
- 黄花子
- 鸡冠花
- 棘刺花
- 金花茶
- 金花散
- 金花汤
- 金花丸
- 金雀花
- 金鹊花
- 金银花
- 井花水
- 净银花
- 菊花参
- 菊花茶
- 菊花酒
- 菊花散
- 菊花水
- 菊花丸
- 款冬花
- 款花散
- 兰花参
- 兰花草
- 兰花茶
- 梨花妆
- 栗子花
- 莲花茶
- 凌霄花
- 榴花散
- 柳花散
- 落花参
- 落花生
- 马兰花
- 马尿花
- 茅花汤
- 茅香花
- 茅针花
- 玫瑰花
- 梅花草
- 梅花丹
- 梅花汤
- 梅花粥
- 密蒙花
- 蜜蒙花
- 棉花子
- 茉莉花
- 木槿花
- 木犀花
- 闹羊花
- 藕花心
- 蒲花茶
- 荠菜花
- 牵牛花
- 砂仁花
- 山茶花
- 升花散
- 石花菜
- 石莲花
- 蜀葵花
- 双花饮
- 水毛花
- 丝瓜花
- 松花粉
- 桃花粉
- 桃花散
- 桃花石
- 桃花汤
- 桃花丸
- 桃花粥
- 天花粉
- 天花菌
- 天花蕈
- 陀得花
- 无花果
- 吴葵花
- 五花皮
- 杏花茶
- 旋复花
- 旋覆花
- 旋夏花
- 杨柳花
- 洋金花
- 野菊花
- 野棉花
- 移花散
- 银花子
- 英草花
- 迎春花
- 鱼花茶
- 玉兰花
- 芫花煎
- 芫花散
- 芫花丸
- 月季花
- 长春花
- 栀子花
- 紫花散
- 紫梢花
- 紫稍花
- 紫葳花
- 紫薇花
- 巴蕉花茶
- 白花地丁
- 白花防风
- 白花蛇散
- 白花夏枯
- 白茅花汤
- 白淑气花
- 百合花茶
- 大金花丸
- 大桃花汤
- 带花羊头
- 杜鹃花茶
- 杜仲腰花
- 翻花疮方
- 凤仙子花
- 葛根葛花
- 葛花葛根
- 合欢花茶
- 荷花莲房
- 红花甘茶
- 红蓝花酒
- 花蕊石丹
- 花蕊石散
- 花生叶茶
- 黄花菜饮
- 黄花地丁
- 黄蜀葵花
- 茴香腰花
- 剪花馒头
- 金芪花茶
- 金银花茶
- 金银花酒
- 金银花露
- 菊花鳜鱼
- 菊花肉丝
- 款冬花茶
- 款冬花散
- 凌霄花散
- 曼陀罗花
- 玫瑰花茶
- 玫瑰花汤
- 梅花冰片
- 密蒙花散
- 棉花仁丸
- 棉花子油
- 牡丹花茶
- 木槿花茶
- 木棉花茶
- 南瓜花茶
- 忍冬藤花
- 三花神丸
- 芍药花茶
- 石榴花茶
- 霜打荷花
- 水红花子
- 塔剌不花
- 天花包子
- 天花粉茶
- 天花粉粥
- 无花果茶
- 杏花天方
- 旋复花茶
- 旋复花散
- 旋复花汤
- 旋复花丸
- 旋覆花汤
- 雪花莲子
- 雪莲花酒
- 羊踯躅花
- 腰花杜仲
- 一枝黄花
- 益母花茶
- 迎春花茶
- 迎春花叶
- 玉兰花茶
- 玉簪花根
- 蚱蝉蝉花
- 紫花地丁
- 紫荆花茶
- 白花蛇舌草
- 蝉花无比散
- 朝生暮落花
- 独叶一枝花
- 葛花解酲汤
- 葛花解醒汤
- 桂花荷叶茶
- 桂枝红花汤
- 黑豆红花煎
- 红花当归散
- 花粉苓通茶
- 花果合欢丸
- 花生冰糖汤
- 槐花一物散
- 菊花爆鸡丝
- 菊花茶调散
- 菊花枸杞茶
- 菊花羌活茶
- 菊花山楂茶
- 菊花洗心散
- 款花补肺汤
- 兰花双叶草
- 蓝花接骨草
- 马兰花煎丸
- 梅花点舌丹
- 梅花青山茶
- 蜜糖银花露
- 茉莉花糖水
- 七叶一枝花
- 青花黄叶草
- 人参款花膏
- 三花神佑丸
- 三花五子丸
- 桑椹菊花茶
- 桑叶菊花饮
- 香菇烧菜花
- 向日葵花茶
- 苡米桂花粥
- 银花簿荷饮
- 银花清利茶
- 芫花叶苗茎
- 月季花芍茶
- 月季菊花茶
- 治翻花痔方
- 紫花地丁散
- 冰糖桂花莲子
- 茺蔚茎叶花穗
- 二百味草花膏
- 二百味花草膏
- 橘皮玳玳花茶
- 款花五味子汤
- 茉莉花木香茶
- 犀角旋复花汤
- 乙字花蕊石散
- 抓炒杜仲腰花
- 大通圣白花蛇散
- 黄花菜马齿苋饮
- 清蒸虫草白花鸽
- 旋复花代赭石汤
- 武则天花心动房术
- 治白花蛇骨刺肿痛方
- 四物汤加黄芩黄柏槐花方
- 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竹沥姜汁
- 左归饮去茯苓加花粉归地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