菟丝子
- 目录
- 《本草纲目》菟丝子
- 《本草备要》菟丝子
- 《本草便读》菟丝子
- 《本草乘雅半偈》菟丝子
- 《本草崇原》菟丝子
- 《本草从新》菟丝子
- 《本草撮要》菟丝子
- 《本草分经》菟丝子
- 《本草分经》菟丝子
- 《本草分经》菟丝子
- 《本草害利》菟丝子
- 《本草害利》菟丝子
- 《本草害利》菟丝子
- 《本草经解》菟丝子
- 《本草经集注》菟丝子
- 《本草蒙筌》菟丝子
- 《本草思辨录》菟丝子
- 《本草图经》菟丝子
- 《本草新编》菟丝子
- 《本草衍义》菟丝子
- 《本草易读》菟丝子
- 《本草择要纲目》菟丝子
- 《本经逢原》菟丝子
- 《得配本草》菟丝子
- 《雷公炮炙论》菟丝子
- 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菟丝子
- 《名医别录》菟丝子
- 《神农本草经》菟丝子
- 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》菟丝子
- 《中药炮制》菟丝子
- 《新修本草》菟丝子
- 《药笼小品》菟丝子
- 《药性切用》菟丝子
- 《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》菟丝子
- 《证类本草》菟丝子
- 《中药学》菟丝子
- 《千金翼方》菟丝子
- 《冯氏锦囊秘录》菟丝子
- 《顾松园医镜》菟丝子
- 《医学入门》菟丝子
- 《中国药典》菟丝子
- 《中药大辞典》菟丝子
- 《中华本草》菟丝子
《本草纲目》菟丝子
「释名」菟缕、菟、菟芦丘、赤纲、玉女唐蒙、火焰草、野狐丝、金线草。
「气味」(子)辛、甘平、无毒。
「主治」
2、白浊遗精(思虑太过,心肾虚损,真阳不固,渐有遗沥,小便白浊,梦中泄精)。用菟丝子五两、白茯苓三两、石莲肉二两,共研为末,加酒、糊酒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至九十丸空心服,盐汤送下。此方名“茯菟丸”。
3、小便淋沥。用菟丝子煮汁饮服。
4、小便赤浊(心肾不足,精少血燥,口干烦热,头号晕心慌)。用菟丝子、麦门冬,等分为末,加蜜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,每服七十丸,盐汤送下。
5、腰膝疼痛(顽麻无力)。用菟丝子(洗过)一两、牛膝二两,酒泡过,取出晾干,研为末,将原酒煮糊调药成丸如梧子大。每服二、三十丸,空心服,酒送下。
6、肝伤目暗。用菟丝子三两,泡酒中三天,取出晾干,研为末,以鸡蛋白和药成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空心服,温酒送下。
引用:《本草纲目》菟丝子
《本草备要》菟丝子
平补三阴
甘辛和平。凝正阳之气,入足三阴(脾、肝、肾)。强阴益精,温而不燥,不助相火。
治五劳七伤,精寒淋沥,口苦燥渴(脾虚肾燥而生内热,菟丝益阴清热)。祛风明目,补卫气,助筋脉,益气力,肥健人(补肝肾之效。《老学庵笔记》∶予族弟,少服菟丝子凡数年,饮食倍常,血气充盛。忽因浴见背肿,随视随长,乃大疽也。适值金银花开,饮至数斤,肿遂消。菟丝过服,尚能作疽,以此知金石药,不可不戒。昂按∶此人或感他毒,未可尽归咎于菟丝也)。
引用:《本草备要》菟丝子
《本草便读》菟丝子
菟丝子图片
气温无毒.味甘且辛.补肾水以上腾.明目生津风可去.凝正阳而不动.精寒溺沥病能痊.可坚骨以强阴.并扶羸而续绝.(菟丝子其藤蔓生田野中.初如细丝遍地.不能自起.得他草根则缠绕而生.其根渐离于地而寄空中.本经辛甘平无毒.主治续绝伤.补不足.益气力.肥健人.大抵益肝肾.助筋脉.填精髓.是其所长.以肝主筋.其藤象筋.肾藏精.其子有归束之意也.凡子皆润降.故先入肾.菟丝子能温养肾水.补肝虚.下焦得温养之力.脾亦受益耳.故为平补足三阴之药.)
引用:《本草便读》菟丝子
《本草乘雅半偈》菟丝子
(本经上品)
【气味】辛、平,无毒。
【主治】主续绝伤,补不足,益气力,肥健,汁去面 ,久服明目,轻身。
【核】曰∶出朝鲜川泽田野间。今近道亦有,以冤句者为胜。夏生苗,如细丝,遍地不能自起。得他草木,则缠绕而上,其根即渐绝于地,寄生空中。无叶有花,白色微红,香亦袭人。结实如秕豆而细,色微黄,久则黑褐。勿用天碧草子,形真相似,只是味酸涩,并粘手也。修治,去壳,用苦酒浸一宿。取出,再以黄精汁相对浸一宿。至明,微火煎焙干燥。
【参】曰∶菟从兔,性相类也。服月魄以长生。阴,阳体;阴,阳用也。尔雅云∶唐蒙菟丝,菟丝女萝,注曰,别四名,则是谓一物。广雅云∶女萝,松萝也。菟丝,菟丘也。
则是一物二名矣。癸酉七月,过烟霞,望林树间,有若赤网笼幂者;有若青丝覆罩者;又有青赤相间者。以讯山叟,曰∶赤网即菟丝,青丝即女萝,因忆古乐府所谓南山幂幂菟丝花,北陵青青女萝树者是矣。青赤相间者,即萝菟交互,唐乐府所谓菟丝故无情,随风任颠倒,谁使女萝枝,而来强萦抱者是矣。但女萝藤类,细长而无杂蔓,故山鬼歌云∶被薜荔兮带女萝,言如带也,菟丝蔓类,初夏吐丝,不能自举,随风倾倒。萦草者,则不经久,若傍松柏,及他树,则延蔓四布,宛如经纬,根或绝地,亦寄生空中,质轻扬,不损本树之精英,反若得之而花叶倍繁于昔。夏末作花,赤色而无叶,随亦结实。实或着树间,次年随在吐丝,不下引也。雷公谓禀中和,以凝正阳之气得其性矣。内经云∶阳在外阴之使也;阴在内阳之守也。互交之机,惟兔丝有焉。设内无阴,则纤微之物,安能受气以生。诚得阴阳内外之枢纽,故主阴阳之气不足,以着绝伤,益气之力,致肌肉若一,成肥健人矣。别录主强阴,此即阳无内守。局方主真阴不固,此即阴无外使。更主心肾不交,佐以茯苓、莲实,谓菟丝虽具内外上下之机,其所专精,则外与上相亲切。而茯苓者,其精气旋伏于踵,则内与下相亲切。更借莲实之坎满,填离中之虚位,则内外上下及中,各有凭持。佐以玄参,潜消痘毒,方名玄菟,痘乃受胎之毒,包含至阴之内,仗玄参之玄端,从子半至阴之中,逗破端倪,交互菟丝阳外之阴使,默相化育,内守之阴,不期清净而清净。在外之阳,不期轻升而轻升。
只须内外及上下,不必从中之枢键也。乃若磁朱之会心肾,亦即内外上中及下之机。朱上火,磁下水,非神曲在中之枢,上下不交矣。曲乃肝谷之麦,但木得水浮,肝得水沉,先以半生曲,反佐从下之水,更以半熟曲,越沉而浮,以肝得煮而浮,仍从木相也。然则上下之交,全从中枢互济。故上下及中,各有所专。唯在熟思精审,以一推十,十推百耳。大都病机不离升降,升降不离上下,上下不离开阖,开阖不离阴阳,阴阳不离内外,其名虽异,总归一元。经云阴内阳守,阳外阴使,能会阴阳之元始,则上下内外,左右前后,一言而终。
(尔雅翼云∶菟丝田野墟落中甚多,皆浮生蓝苎麻蒿上,不必下有茯苓为根也。凡言上有菟丝,下有茯苓者,不知何所本。又云∶一名唐,一名蒙。诗云∶爰采唐矣,沫之乡矣。
爰采麦矣,沫之比矣。爰采葑矣,沫之东矣。以刺男女相奔期于幽远者。唐则采药,麦则采谷,葑则采菜。又唐尤浮游,无根之物,盖逐之而不反矣。淮南子云∶菟丝无根而生,蛇无足而行,鱼无耳而听,蝉无口而鸣,皆自然者也。)
引用:《本草乘雅半偈》菟丝子
《本草崇原》菟丝子
气味辛甘平,无毒。主续绝伤,补不足,益气力,肥健人。《别录》云∶久服明目、轻身延年。
(菟丝子《尔雅》名玉女。《诗》名女萝。始出朝鲜川泽田野,盖禀水阴之气,从东方而生,今处处有之。夏生苗,如丝遍地,不能自起,得他草梗则缠绕而上,其根即绝于地,寄生空中,无叶有花,香气袭人,结实如秕豆而细,色黄。法当温水淘去沙泥,酒浸一宿,曝干捣用。又法,酒浸四五日,蒸曝四五次,研作饼,焙干用。)
凡草木子实,得水湿清凉之气后能发芽。菟丝子得沸汤火热之气,而有丝芽吐出,盖禀性纯阴,得热气而发也。气味辛甘,得手足太阴天地之气化,寄生空中,丝茎缭绕,故主续绝伤。续绝伤,故能补不足。补不足,故能益气力。益气力,故能肥健人。兔乃明月之精,故久服明目。阴精所奉其人寿,故轻身延年。
引用:《本草崇原》菟丝子
《本草从新》菟丝子
温补三阴.
甘辛而温.凝正阳之气.入足三阴.(肝、脾、肾.)强阴益精,温而不燥.治五劳七伤.
溺有余沥.寒精自出.口苦燥渴.(景岳曰∶治消渴、煎汤、任意饮之.)寒血为积.祛风明目.止泻进食.(酒制为末、常服能使饮啖、如汤沃雪.)补卫气.助筋脉.益气力.肥健人.
为调元上品.(同熟地、名双补丸、同元参、名玄菟丹.)肾家多火.强阳不痿.大便燥结者.忌之.无根.蔓延草上.子如黍粒.得酒良.拣去杂子.酒淘净.去土晒干.放瓷器内.
勿使出气.入煎剂.再微炒研破.若入丸.须另磨细末.古人因难于磨细.酒浸一宿.煮令吐丝.捣成饼.烘干再研.则末易细.然酒浸稍久.往往味变酸臭.全失冲和馨香之味.每多无效.今市中菟丝饼.俱将麦面打入.气味全乖.断不可用.山药为使.
引用:《本草从新》菟丝子
《本草撮要》菟丝子
引用:《本草撮要》菟丝子
《本草分经》菟丝子
《本草分经》菟丝子
《本草分经》菟丝子
《本草害利》菟丝子
〔害〕其性温燥偏补,凝正阳之气,能助人筋脉。肾家多火,强阳不痿,大便燥结者忌之。
〔利〕甘辛温,入肝、肾、脾,续绝伤,益气力,强阴茎,坚筋骨。溺有余沥,寒精自出,劳损口苦渴,煎汤任意饮之。寒血为积,为调元上品,得酒良,山药松枝为使。
〔修治〕九月采实曝干,凡用以温水淘去沙,酒浸一宿,曝干捣之,不尽者再浸捣,须臾悉作饼,焙干用。
引用:《本草害利》菟丝子
《本草害利》菟丝子
《本草害利》菟丝子
《本草经解》菟丝子
气平.味辛甘.无毒.主续绝伤.补不足.益气力.肥健人.(酒蒸)
菟丝子气平.禀天秋平之金气.入手太阴肺经.味辛甘无毒.得地金土二味.入足太阴脾经、足阳明燥金胃经.气味升多于降.阳也.其主续绝伤者.肺主津液.脾统血.辛甘能润.润则绝伤续也.肺主气.脾主血.胃者十二经之本.气平而味辛甘.则气血俱益.故补不足也.气力者得于天.充于谷.辛甘益脾胃.则食进而气力充也.脾胃为土.辛甘能润.则肌肉自肥也.
【制方】
菟丝子单服.补血.同熟地丸.治阴损.同杜仲丸.治阳虚.同白茯、石莲.治白浊.同麦冬丸.治心肾不足.口干怔忡.同牛膝.治腰膝痛.
引用:《本草经解》菟丝子
《本草经集注》菟丝子
味辛、甘,平,无毒。主续绝伤,补不足,益气力,肥健。汁∶去面 。养肌,强阴,坚筋骨,主茎中寒,精自出,溺有余沥,口苦,燥渴,寒血为积。久服明目,轻身,延年。
一名生菟芦,一名菟缕,一名 蒙,一名玉女,一名赤网,一名菟累。生朝鲜川泽田野,蔓延草木之上,色黄而细为赤网,色浅而大为菟累。九月采实,曝干。(得酒良,薯蓣、松脂为之使,恶 菌,宜丸不宜煮。)
田野墟落中甚多,皆浮生蓝、苎麻、蒿上。旧言下有茯苓,上生菟丝,今不必尔,其茎,《政和》一五一页)
引用:《本草经集注》菟丝子
《本草蒙筌》菟丝子
味辛、甘,气平。无毒。朝鲜(国名)多产,冤句(属山东兖州府。)独佳。蔓延草木之间,无根假气而出。实如蚕子,秋采阴干。色黄细者名赤纲,色浅大者名菟 。
种类虽二,功效并同。先用水洗去砂,次以酒渍杵烂。捏成薄饼,向日曝干。研末为丸,不堪煎液。
益气强力,补髓添精。虚寒膝冷腰疼,正宜多服;鬼交梦遗精泄,勿厌频吞。肥健肌肤,坚强筋骨。服之久久,明目延年。茎叶煎汤,小儿可浴。解热毒痱疹,散痒塌痘疮。
引用:《本草蒙筌》菟丝子
《本草思辨录》菟丝子
菟丝子汁去面 ,徐氏不解,叶香岩谓升少阴,徐氏复不信,不知此最易晓耳。菟丝延草木则根断,子中脂膏最足,故补肾精而主升。面为阳明之脉,而菟丝甘辛而温,能由阳明经上入于面,以施其滑泽之功,面 焉得不去,窃愿以此释徐氏之疑。
脾主肌肉,菟丝以寄生根断之性,补益其脾,故能充卫气而肥健,老学庵笔记谓久服生疽,他物补肾,补之而已,此能于补中寓升,故其治精自出溺有余沥,不得以涩剂目之。治消渴
引用:《本草思辨录》菟丝子
《本草图经》菟丝子
菟丝子图片,生朝鲜川泽田野,今近京亦有之,以冤句者为胜。夏生苗,如丝综蔓延草木之上,或云无根,假气而生;六、七月结实,极细如蚕子,土黄色。九月收采,曝干。得酒良。其实有二种∶色黄而细者,名赤网。色浅而大者,名菟累。其功用并同。谨按《尔雅》云∶唐、蒙,女萝。女萝,菟丝。释曰∶唐也,蒙也,女萝也,菟丝也,一物四名。而《本经》并以唐蒙为一名。又《诗》云∶茑与女萝。《毛传》云∶女萝,菟丝也。陆机云∶今合药菟丝也。而《本经》菟丝,无女萝之名。别有松萝条,一名女萝,自是木类寄生松上者,亦如菟丝寄生草上,岂二物同名,《本经》脱漏乎?又书传多云∶菟丝无根,其根不属地。今观其苗,初生才若丝,遍地不能自起,得他草梗,则缠绕随而上生。其根渐绝于地而寄空中,信书传之说不谬矣。然云∶上有菟丝,下有茯苓。茯苓抽,则菟丝死。又云∶菟丝初生之根,其形似菟,掘取剖其血,以和丹服之。今人未见其如此者,岂自一类乎?仙方多单服者,取实酒浸,曝干,再浸又曝,令酒尽,筛末,酒服。久而弥佳,兼明目。其苗生研汁,涂面斑,神效。
引用:《本草图经》菟丝子
《本草新编》菟丝子
菟丝子,味辛、甘,气温,无毒。入心、肝、肾三经之药。益气强阴,补髓添精,止腰膝疼痛,安心定魂,能断梦遗,坚强筋骨,且善明目。可以重用,亦可一味专用,世人未知也,余表而出之。遇心虚之人,日夜梦精频泄者,用菟丝子三两,水十碗,煮汁三碗,分三服,早、午、夜各一服即止,且永不再遗。其故何也?盖梦遗之病,多起于淫邪之思想,思想未已,必致自泄其精,精泄之后,再加思想,则心火暗烁,相火乘心之虚,上夺君权,火欲动而水亦动矣,久则结成梦想而精遗。于是,玉关不闭,不必梦而亦遗矣。此乃心、肝、肾三经齐病,水火两虚所致。菟丝子正补心肝肾之圣药,况又不杂之别味,则力尤专,所以能直入三经以收全效也。他如夜梦不安,两目昏暗,双足乏力,皆可用至一二两。同人参、熟地、白术、山茱之类用之,多建奇功。古人云∶能断思交。则不尽然也。
或问菟丝可多用以成功,何千古无人表出,直待吾子而后示奇乎?曰∶轩岐之秘,不传于世也久矣。吾躬受岐夫子真传而秘之,则是轩岐之道,自我而传,亦自我而绝矣。故铎宁传之天下,使当世怀疑而不敢用,断不可不传之天下,使万世隐晦而不知用也。
或疑菟丝子无根之草,依树木而生,其治病,亦宜依他药而成功,似未可专用也。噫,何论之奇也。夫菟丝子,神药也,天下有无根草木如菟丝子者乎,亡有也。故其治病,有不可思议之奇。人身梦遗之病,亦奇病也,无端而结想,无端而入梦,亦有不可思议之奇。虽《灵枢经》有“淫邪发梦”之篇,备言梦症,而终不得其所以入梦之故。虽圣人,亦难言也。用菟丝子治梦遗者,以异草治异梦也,乃服之而效验如响,亦有不可思议之奇,吾不意天地间之多奇如此。虽然菟丝治梦遗者何足奇,奇在吾子之发论,余得共阐其奇耳。惟其奇,故菟丝专用以出奇,又胡必依草木共治而后成功哉。(〔批〕理明而胸无芥蒂,笔顺而词有光口,谓有神助,信然。)
或问菟丝子治梦遗,奇矣,亦可更治他病,能收奇功乎?夫菟丝子,实不止治梦遗也,更能强阳不倒。用一味至二两,煎汤服,则阳坚而不泄矣。或人不信吾方之奇。不知菟丝子,实神药也,以神通神,实有至理。(〔批〕方奇而论更奇,妙在出言至理。)凡人入房而易泄者,以心君之神先怯耳。心之神怯,则相之神旺矣。相之神旺,则阳易举,亦易倒。心之神旺,则相之神严肃,而不敢犯君,则君之权尊。君之权尊,则令专而不可摇动,故阳不举则已,举则坚而不易倒也。菟丝子,能安心君之神,更能补益心包络之气,是君火与相火同补,阳安有不强者乎。况菟丝子更善补精髓,助阳之旺,又不损阴之衰,此强阳不倒之可以无虞,而不至有阴虚火动之失也,虽然铎创此论,宣菟丝子之神奇,非导淫也。倘阳火衰微,服此方,可以获益而种子。设或阴虚火盛,服此方,必有虚阳亢炎之祸,至痨瘵而不可救者,非铎之过也。
引用:《本草新编》菟丝子
《本草衍义》菟丝子
《本草易读》菟丝子
酒浸蒸晒数次,杵粉用。山药为使。
辛,甘,无毒。入足三阴经。强阴益精祛风明目。除腰膝之冷痛,息便溺之淋沥。助筋脉而益气力,解燥渴而止白浊。
消渴不已,任意煎饮,以止为度。(验方第一。)
小便淋沥。同上。(第二。)
益肾添精,同熟地酒丸服。(第三。)
白浊遗精,同茯苓、莲肉丸服。(第四。)
赤浊,口干烦热,同麦冬蜜丸。(第五。)
腰膝疼,同牛膝酒丸服。(第六。)
肝伤目暗,酒浸为末,鸡子白丸服。(第七。)
身面猝肿,洪大,酒浸常服。(第八。)
横生,酒下末。(第九。)
谷道赤痛,熬黑为末,鸡子白合敷。(第十。)
痔如虫咬。同上。(十一。)
引用:《本草易读》菟丝子
《本草择要纲目》菟丝子
(凡用以温水淘去沙泥.酒浸一宿.曝干捣之.如不尽者.再浸曝捣.)
【气味】
辛甘平无毒.
【主治】
续绝伤.补不足.益气力.养肌强阴.主茎中寒.精自出.溺有余沥.明目轻身延年.补肝脏风虚.禀中和凝正阳之气.一茎从树感枝而成.从中脊上阳结实.故专补人卫气.助人筋脉.明目去风.肾部之要剂也.
引用:《本草择要纲目》菟丝子
《本经逢原》菟丝子
《本经》名菟萝
辛甘平,无毒。酒煮捣烂作饼焙干用。雷公曰∶凡使勿用天碧草子真相似,只是味酸涩并粘也。菟丝最难得真,有人以子种出皆水犀草,今药肆所卖俱系此类,然服亦有微功,不似假石莲子之大苦大寒大伤胃气,伐人天元也。至贱之物尚尔,若此况珍贵之品,能无伪乎。
《本经》续绝伤补不足,益气力肥健人。
发明 菟丝子去风明目,肝肾气分药也。其性味辛温质粘,与杜仲之壮筋暖腰膝无异,五味之中惟辛通四气,复兼四味,《经》曰,肾苦燥,急食辛以润之。菟丝子、五味子之属是也。与辛香燥热之辛迥乎不同,此补脾肾肝三经要药。《本经》言续绝伤补不足,益气力肥健人者,三经俱实而绝伤续,不足补,气力长,令人肥健矣。其功专于益精髓坚筋骨,止遗泄,主茎寒精出,溺有余沥,去膝胫酸软、老人肝肾气虚腰痛膝冷,合补骨脂、杜仲用之,诸经膜皆属于肝也。气虚瞳子无神者,以麦门冬佐之,蜜丸服效。凡阳强不痿,大便燥结,小水赤涩者勿用。以其性偏助阳也。
引用:《本经逢原》菟丝子
《得配本草》菟丝子
得酒良。薯蓣、松脂为之使。恶 菌。
辛、甘、平。性温。入足三阴经血分。禀中和之气,凝正阳之性,温而不燥。益精髓,坚筋骨。治梦交泄精,尿血余沥,赤白带浊,腰疼膝冷,去风明目,止泻固精。得元参,补肾阴而不燥。配熟地,补营气而不热。配麦冬,治赤浊。配肉豆蔻,进饮食。(胃暖则开。)佐益智仁,暖卫气。使车前子,治横生。调鸡子白,治目暗。米泔水淘洗,酒浸四五日,蒸晒四五次,研作饼,焙干用。补肾气,淡盐水拌炒。暖脾胃,黄精汁煮。暖肌肉,酒拌炒。治泄泻,酒米拌炒。孕妇,(其性滑。)血崩,(温能行血。)阳强,便结,肾藏有火,阴虚火动,六者禁用。天碧草子形相似而味酸涩,不宜入药。
此物无根,假气而生。元精衰者,以此补之,所谓以假治假也。惟茎中寒、精自出者,用此温补之品,精得所养而自止。若缘虚火流遗,服之水益无定,愈补而愈溢矣。
引用:《得配本草》菟丝子
《雷公炮炙论》菟丝子
雷公云∶凡使,勿用天碧草子,其样真相似,只是天碧草子味酸涩并粘,不入药用。其菟丝子禀中和凝正阳气受结,偏补人卫气,助人筋脉,一茎从树感枝成,又从中春上阳结实,其气大小,受七镒二两。
凡修事,全采得,出粗薄壳,了,用苦酒浸二日,漉出,用黄精自然汁浸一宿,至明,微用火煎至干,入臼中,热烧铁杵,一去三千余杵,成粉用。
苦酒并黄精自然汁与菟丝子相对用之。
引用:《雷公炮炙论》菟丝子
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菟丝子
味甘辛,性平无毒,入肾经。主男子肾虚精寒,腰膝冷痛,茎中寒,精自出,溺有余沥,鬼交泄精,久服强阴坚骨,驻颜明目轻身,令人多子。浸五宿,蒸熟,杵作饼,晒干研用。
山药,松脂为使,恶藿菌。
按∶雷公云∶菟丝子禀受中和,凝正阳气,故宜入补少阴,温而不燥,不助相火,至和至美之剂,宜常用之。
雷公云∶凡使勿用天碧草子,其样真相似。只是天碧草子,味酸涩,并粘,不入药用,其菟丝子禀中和正阳之气所结,补卫气,助人筋脉。采得去粗薄壳,用苦酒浸二日,漉出,用黄精自然汁浸一宿,至明,微用火煎至干,入臼中热烧,铁杵三千余成粉,并黄精自然汁与菟丝子相对用之。
引用: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菟丝子
《名医别录》菟丝子
味甘,无毒.主养肌,强阴,坚筋骨,主治茎中寒,精自出,溺有余沥,口苦,燥寒血为积.一名菟缕,一名 蒙,一名玉女,一名赤网,一名菟累.生朝鲜田野,蔓延之上.色黄而细为赤网,色浅而大为菟累.九月采实,曝干.(宜丸不宜煮,得酒良,松脂为之使,恶 菌.)
《本经》原文∶菟丝子,味辛,平.主续绝伤,补不足,益气力,肥健.汁,去面 .久服,明目轻身延年
引用:《名医别录》菟丝子
《神农本草经》菟丝子
味辛平。
主续绝伤,补不足,益气力,肥健,汁,去面皯。久服明目,轻身延年。一名菟芦,生川泽。
《吴普》曰:菟丝,一名玉女,一名松萝,一名鸟萝,一名鸭萝,一名复实,一名赤网,生山谷(《御览》)。
《名医》曰:一名菟缕,一名唐蒙,一名玉女,一名赤网,一名菟累,生朝鲜田野,蔓延草木之上,色黄而细为赤网,色浅而大为菟累,九月,采实暴干。
案《说文》云:蒙,玉女也;《广雅》云:菟邱,菟丝也,女萝,松萝也;《尔雅》云:唐蒙,女萝,女萝,菟丝,又云蒙,玉女;《毛诗》云:爱采唐矣,《传》云唐蒙,菜名,又茑与女萝,《传》云,女萝,菟丝松萝也;陆玑云:今菟丝蔓连草上生,黄赤如金,今合药,菟丝子是也,非松萝,松萝自蔓松上,枝正青,与菟丝异;《楚词》云:被薛荔兮带女萝;王逸云:女萝,菟丝也;《淮南子》云:千秋之松,下有茯苓,上有菟丝,高诱注云,茯苓,千岁松脂也,菟丝生其上,而无根,旧作菟,非。
引用:《神农本草经》菟丝子
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》菟丝子
味辛平。主续绝伤,子中有丝不断,故能补续筋骨。补不足,益气力肥健。滑润有脂膏,自能生精益气而长肌肉也。汁去面 。亦滑泽之功。久服,明目,轻身延年。生精则目明而强且寿也。
子中之最有脂膏者,莫如菟丝。且炒熟则芳香又润而不滑,故能补益肝脾也。凡药性有专长,此在可解不可解之间,虽圣人亦必试验而后知之。如菟丝之去面 ,亦其一端也。以其辛散邪,则辛散之药甚多;以其滑泽耶,则滑泽之物亦甚多,何以他药皆不能去而独菟丝能之?盖物之生,各得天地一偏之气,故其性自有相制之理。但显于形质气味者,可以推测,而知其深藏于性中者,不可以常理求也。故古人有单方及秘方,往往以一二种药治一病而得奇中。及视其方,皆不若经方之必有经络奇偶配合之道,而效反神速者,皆得其药之专能也。
药中如此者极多,可以类推。
《中药炮制》菟丝子
『来源』本品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。
『常用名』吐丝子。
『产地』河南、安徽、湖北等地。
『炮制方法』将原药筛净灰尘及杂质,装入瓢内在清水中淘去砂子滤干水份,晒干或烘干。若制菟丝子饼取净菟丝子,投入甑内蒸或放入锅内煮熟,以吐丝为度,取出加面粉(药10斤,面粉1斤,并加适量开水拌匀,再投入木板压成2~3分厚,用刀划成6分长方块,晒干或烘干备用)。若取药入肾,用盐水炒(药1斤,盐6克化水30毫升,随炒随洒入盐水,炒至黄色为度。若取其活血,用酒炒(每斤药用白酒1两)酒拌入吐丝饼,候吸匀,投入锅内炒至焦黄色为度。菟丝子炒法与菟丝饼同。
『用量』9~15克。
『贮存』装白铁箱内加盖防潮,防虫。
引用:《中药炮制》菟丝子
《新修本草》菟丝子
味辛、甘,平,无毒。主续绝伤,补不足,益气力肥健,汁去面 ,养肌,强阴,坚筋骨,主茎中寒,精自出,溺有余沥,口苦,燥渴,寒血为积,久服明目,轻身延年。一名生菟芦,一名菟缕,一名 蒙,一名玉女,一名赤网,一名菟累。生朝鲜川泽田野,蔓延草木之上,色黄而细为赤网,色浅而大为菟累。九月采实,曝干。
得酒良,薯蓣、松脂为之使,恶 菌,宜丸不宜煮。田野墟落中甚多,皆浮生篮、 麻、蒿上。旧言下有茯苓,上生菟丝,今不必尔。其茎挪以浴小儿,疗热痱用。其实,先须酒渍之一宿,《仙经》、俗方并以为补药。
引用:《新修本草》菟丝子
《药笼小品》菟丝子
引用:《药笼小品》菟丝子
《药性切用》菟丝子
《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》菟丝子
《证类本草》菟丝子
(菟丝子_图片)
味辛、甘,平,无毒。主续绝伤,补不足,益气力,肥健。汁去面 ,养肌,强阴,坚筋骨,主茎中寒,精自出,溺有余沥,口苦燥渴,寒血为积。久服明目,轻身延年。
一名菟芦,一名菟缕,一名 蒙,一名玉女,一名赤网,一名菟累(音羸。)生朝鲜川泽田野,蔓延草木之上,色黄而细为赤网,色浅而大为菟累,九月采实,曝干。(得酒良,薯蓣、松脂为之使,恶 菌。)
陶隐居云∶宜丸不宜煮,田野墟落中甚多,皆浮生蓝 、麻蒿上。旧言下有茯苓,上生菟丝,今不必尔。其茎挪以浴小儿,疗热痱(音沸)用。其实,先须酒渍之一宿,《仙经》、俗方并以为补药。臣禹锡等谨按吕氏春秋云∶或谓菟丝无根也。其根不属地,茯苓是也。抱朴子云∶菟丝之草,下有伏菟之根,无此菟则丝不得生于上,然实不属也。又《内篇》云∶菟丝初生之根,其形似兔,掘取割其血,以和丹,服之立变化。药性论云∶菟丝子,君。能治男子、女人虚冷,添精益髓,去腰疼膝冷。久服延年,驻悦颜色。又主消渴,热中。日华子云∶补五劳七伤,治鬼交泄精,尿血,润心肺。苗茎似黄麻线无根,株多附田中草被缠死,或生一丛如席阔。开花结子不分明,如碎黍米粒。八月、九月以前采。
图经曰∶菟丝子,生朝鲜川泽田野,今近京亦有之,以冤句者为胜。夏生苗,如丝综蔓延草木之上。或云无根,假气而生。六、七月结实,极细,如蚕子,土黄色。九月收采,曝干。得酒良。其实有二种∶色黄而细者名赤网。色浅而大者名菟累。其功用并同。谨按《尔雅》云∶唐蒙女萝。女萝,菟丝。释曰∶唐也,蒙也,女萝也,菟丝也,一物四名。而《本经》并以唐蒙为一名。又《诗》云∶茑与女萝。《毛传》云∶女萝,菟丝也。陆机云∶今合药菟丝也,而《本经》菟丝无女萝之名。别有松萝条,一名女萝,自是木类寄生松上者,亦如菟丝寄生草上,岂二物同名,《本经》脱漏乎?又《书传》多云菟丝无根,其根不属地。今观其苗,初生才若丝,遍地不能自起,得他草梗,则缠绕随而上生。其根渐绝于地而寄空中,信《书传》之说不谬矣。然云∶上有菟丝,下有茯苓,茯苓抽则菟丝死。又云∶菟丝初生之根,其形似兔,掘取割其血,以和丹服之,今人未见其如此者,岂自一类乎?仙方多单服者,取实酒浸,曝干再浸,又曝,令酒尽,筛末,酒服,久而弥佳,兼明目。其苗生研汁,涂面斑神效。
雷公曰勿用天碧草子,其样真相似,只是天碧草子味酸涩并粘,不入药用。其菟丝子禀中和凝正阳气受结,偏补人卫气,助人筋脉,一茎从树感枝成,又从中春上阳结实,其气大小受七镒二两。全采得,去粗薄壳了,用苦酒浸二日,漉出,用黄精自然汁浸一宿,至明,微用火煎至干,入臼中,热烧铁杵,一去三千余杵成粉,用苦酒并黄精自然汁,与菟丝子相对用之。肘后方∶治卒肿,满身面皆洪大。菟丝子一升,酒五升,渍二、三宿,每服一升,日三服。又方∶治痔发,痛如虫啮。菟丝子熬令黄黑末,和鸡子黄涂之,亦治谷道中赤痛。又方∶治面上粉刺。捣菟丝子绞取汁,涂之瘥。经验后方∶治丈夫腰膝积冷痛,或顽麻无力。菟丝子洗秤一两,牛膝一两,同浸于银器内,用酒过一寸,五日曝干为末,将元浸酒再入少醇酒,作糊,搜和丸如梧桐子大,空心酒下二十丸。又方∶固阳丹∶菟丝子二两,酒浸十日,水淘焙干为末,更入杜仲一两,蜜炙捣,用薯蓣末酒煮为糊,丸如梧桐子大,空心用酒下五十丸。子母秘录治小儿头疮及女人面疮,菟丝汤洗。产书∶治横生。菟丝子为末,酒调下一钱匕,米饮调亦得。修真方∶神仙方∶菟丝子一斗,酒一斗。浸良久漉出曝干,又浸,以酒尽为度。每服二钱,温酒下,日二服,后吃三、五匙水饭压之。至三、七日,加至三钱匕。服之令人光泽,三年老变为少,此药治腰膝去风,久服延年。
衍义曰∶菟丝子,附丛木中,即便蔓延,花实,无绿叶,此为草中之异。其上有菟丝,下有茯苓之说未必耳。已于茯苓条中具言之。
引用:《证类本草》菟丝子
《中药学》菟丝子
【科属与药用部分】本品为旋花科草本植物菟丝子的成熟种子。
【性味与归经】辛、甘,平。入肝、肾经。
【临床应用】1.用于肾虚阳痿,遗精,早泄,耳鸣,小便频数、淋沥及肾虚腰痛,带下等症。
菟丝子能助阳而益精,故适用于阳痿遗精,小便频数及肾虚腰痛等症,可与枸杞子、潼蒺藜、杜仲等配伍。
2.用于两目昏糊。
本品能滋养肝肾,故可用于肝肾不足、两目昏糊等症,可与枸杞子、女贞子、潼蒺藜等同用。
此外,本品又能助脾以止泻,可用治脾虚久泻,常与白朮、茯苓、山药、莲肉等配伍。
【处方用名】菟丝子(晒干用)。菟丝饼(煮熟,做成块状)。
【一般用量与用法】三钱至五钱,煎服。
【按语】1.菟丝子性柔润而多液,不温不燥,补而不腻,功能滋补肝肾,为一味平补阴阳的药物,不论属于肾阳虚或肾阴虚,都可应用。
2.菟丝子与补骨脂都能补肾助阳,可用于下元虚冷的症候。但菟丝子作用和缓,助阳的功效较弱;补骨脂则助阳的功效较强,但无养肝明目的作用。
【文献摘录】《本经》:「主续绝伤,补不足,益气力,肥健。汁去面[黑干]。
《药性本草》:「治男女虚冷,添精益髓。」
《汤液本草》:「补肝脏风虚。」
《药品化义》:「用之入肾,善补而不峻,益阴而固阳;……能助脾,久泻,饮食不化,四肢困倦;脾气渐旺,则卫气自冲,肌肉得养矣。」
引用:《中药学》菟丝子
《千金翼方》菟丝子
味辛甘,平,无毒。主续绝伤,补不足,益气力,肥健,汁∶去面 。养肌强阴,坚筋骨,生茎中寒,精自出,溺有余沥,口苦,燥渴,寒血为积。久服明目,轻身延年。一名菟芦,一名菟缕,一名唐蒙,一名玉女,一名赤纲,一名菟累。生朝鲜川泽田野,蔓延草木之
上,色黄而细,为赤纲,色浅而大为菟累。九月采,曝干。
引用:《千金翼方》菟丝子
《冯氏锦囊秘录》菟丝子
禀春末夏初之气以生,凝乎地之冲气以成,感秋之气而实,故味辛甘平无毒,为脾、肾、肝三经气分要药。宜拣去杂子,酒净去土,晒干炒燥,另磨细末,即入药饵。
勿使出气,功力大见。若照古法,酒浸数目,煮捣成饼,则酸臭不堪,甚失冲和馨香之味,故多无效。况生成内含细丝,非酒浸成丝者。古人因难于磨细,故设法成饼,莫若多料另磨,则气味得矣。
菟丝子,益气强力,补髓添精,虚寒膝冷腰痛,鬼交梦遗精滑,肥健肌肤,坚强筋滑,续绝伤,强阴茎,尿有余沥,寒精自出,五劳七伤,口苦燥渴,禀中和之性,假气而成,温而不燥,不助相火,诚补肾中元阳圣药也。但肾家多火,强阳不痿者;大便燥结者,宜忌之。
主治(痘疹合参) 治痘疮疡塌虚寒,腰痛膝冷,明目稀痘。
按∶菟丝子禀中和之性,凝正阳之气,无根假气以成形、故能续补先天元气、宗气。专治肾脏败伤,寒精自出,尿有余沥。
温而不燥,补而不滞,又能补土之母,故进食止泻并效。稀痘丹用之。亦培补先天不足之义也。然单服偏补人卫气,故古人同熟地,名双补丸;同元参,名玄兔丹,即此意也。
引用:《冯氏锦囊秘录》菟丝子
《顾松园医镜》菟丝子
〔辛甘平,入肾、肝二经。酒煮烂,焙干。不入汤药。〕添精髓而强阴茎,疗精寒自出、溺有余沥;〔 而能补肾中阳气故也。〕坚筋骨而益气力,治口舌燥渴,肝伤目昏。〔补肾肝则筋骨强而气力增。水虚则内热津干,故口苦燥渴。肾恶燥,急入辛以润之,此与香燥之辛不同。
明目者肝得血而能视也。〕肾家多火,强阳〔不痿〕者勿用。。
引用:《顾松园医镜》菟丝子
《医学入门》菟丝子
菟丝子甘辛平补卫,肾寒精遗腰脚痹,润心肺止口渴干,明目去积健脾胃。
其根初生似兔,其苗初生若丝,得他草木则缠绕而上寄,未必专附松也。中春结实,禀中和凝正阳气,性平,无毒。偏补卫气,助人筋脉。主肾虚阴茎中寒精自出,遗溺尿血。强阴益精,髓坚筋骨,续绝伤,腰膝酸痛顽麻。润心肺燥,止口渴舌苦。治肝虚风,明目,小儿头疮、疹痘痒塌,痔痛。益脾胃,进饮食,去寒血为积。
令人服健,久肥延年轻身,有子。仙方多有为末单服者,久则气壅便闭,宜以润药解之。若单为丸,则久服无妨。
不入汤药。水淘洗去砂土晒干,择去杂子,酒浸二三日,蒸出芽,捣烂如膏为丸;或作饼,晒干入药亦好。紧急只用酒炒研末。根行血,可和丹药。苗捣汁,涂面瘢神效。
引用:《医学入门》菟丝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