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豆豉

目录
《本草纲目》大豆豉
《本草乘雅半偈》大豆豉
中药功效分类

《本草纲目》大豆豉

《本草纲目》

「气味」(淡)苦、寒、无毒。(蒲州豉)咸、寒、无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伤寒发汗痛、身热、脉洪)。用葱白一小把、豉一升,棉裹住,加水三程序,煮成一升,一次服下。如不出汗,再服一次,并加葛根三两。又不出汗仍须再服,并加麻黄三两。又方:用汤煮,加豉吃下,取汗。又方:用豉一升、加童便三升,煮成一升,分次服,取汗。

2、伤寒不止不解,胸中闷恶。用豉一升、盐一合,加水四升,煮成一升半,分次服,取吐。

3、血痢不止。用豉、大蒜等分,捣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盐汤送下。

4、疟疾寒热。煮豉汤饮服,大吐即愈。

5、盗汗不止。用豉一升,微炒,放清酒三升中泡三天,取汁服(冷热均可)。如无效,可多服几剂。

6、痰喘(雨天便,坐卧不安,饮食不进)。用淡豆豉一两,蒸过,捣极烂,加砒霜末一钱,枯白矾三钱,做成丸子,如绿豆大。每服七丸,病甚者九丸,小儿五丸,冷或冷水送下。

7、膝挛骨痛。用豉三、五升,九蒸九晒,泡中,每空心饮适量。

8、喉痹不语。煮豉汁一程式服,盖被发汗。同时把末放在舌下含咽。

9、口舌生疮,胸膈疼痛。用焦豉末含一夜即愈。

10、胎动。用豉汁炒服。

11、小儿丹毒。用豉炒至尽,研为末,油调敷涂。

12、背痈。用香豉三升,加少量水捣成泥,照肿处大小作,厚约三分,铺疮上,留孔,以艾火烘灸。勿令破,一天二次。

13、螋尿疮。用豉捣烂敷涂。

14、筋骨跌伤。用豉三升、水三程式,煎成浓汁饮服。

15、服药过量。饮豉汁。

16、脚肿。饮豉汁,以渣敷肿处。

引用:《本草纲目》大豆豉

下载:《本草纲目》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

中药功效分类

《本草乘雅半偈》大豆豉

《本草乘雅半偈》

(别录中品)

【气味】苦寒,无毒。

【主治】主寒热,伤寒头痛,瘴气恶毒,烦躁满闷,虚劳喘吸,两脚疼冷。杀六畜胎子诸毒。

】曰∶诸大豆皆可造豉,以黑大豆者入药。有咸豉、淡豉两种,入药只宜淡豉。其法∶六月内,用黑大二三斗,水淘净,浸一宿,沥干蒸熟,取出摊席上,俟微温,即以蒿覆之。每三日一看,候黄衣上遍,即取曝干。筛簸极净,再以水拌,干湿得所,以汁出指间为准。即置瓮中,筑极实,干桑叶覆盖,浓三寸许,泥封瓮口,勿令泄气,晒七日,取出曝一时,又以水拌入瓮。凡七次,取出蒸过,摊去火气,瓮收之,封筑日久,则豉成矣。

先人云∶菽者,水藏之主也。用蒸 霉晒之法,使之变水作火,故可从治温暑万端,原从寒本作始者,莫不精良。

【 】曰∶肾谷曰菽。菽者,众豆之总名。色黑者曰大豆,禀润下水大之专精,为肾水藏之主谷也。嵇康养生论云∶豆令人重,说者以为啖豆三年,则身重而行止难,故五谷形大而质重者唯豆。郁之成豉曰淡豉,配盐者曰盐豉。豉者幽豉。幽,谓造之幽暗也。盐豉食品;

淡豉药物也。其质轻扬而臭香美,其味浓浓而性爽朗。此以润下沉重之水体,转作炎上轻扬之火用,复为肾火藏之主谷也。故秉火味之苦,水气之寒,从治冬气伤寒之寒气;转以火味之苦,佐治伤寒标阳之阳化者也。以冬气通于肾,肾主冬三月,此谓闭藏;设冬气化薄,或寒威凛冽,以致中伤天气者,如寒本专令则火灭,标阳炽盛则水消,故必从之以水,佐之以火。火炎水下,本寒自却,标阳自息矣。始于气伤化者,藉气胜之药物,从标以逆本,扬心液而为汗,后为气伤形者,仗味胜之主谷,从本以佐标,扬谷精而为汗。所谓汗生于谷,谷生于精,精胜则邪却矣。盖藏真通于肾,肾藏精血之气也。豉者肾之谷,大豆郁之以成豉。

故从佐两肾水火以坚形,乃得驱冬气之寒风,从外而内者,还复自内而外;若寒本专令,与气伤气化,或标阳炽盛,虽气伤形层,而已成痞满燥实坚者,皆当逊而谢之。否则转致陷入,变生不测矣。读仲景先生栀子豉汤,则知虽涉形层之胸,而未成陷入之实。其证曰虚烦、心中懊 、反复颠倒不得眠、身热不去者主之,则得之矣。顾俾重从轻,重为轻故也。用药施治,全藉使佐之指挥,乃可下之上,上之下,内之外,外之内,阴之阳,阳之阴,附诸方之为义,亦得之矣。

(天气为本,阴阳为标。因标始识本,因本始病标也。本与标合,则互有胜,故有从本而得者,有从标而得者,有从标本而得者。有病反其本,中标之病,治反其本中标之方者。

唯太阳少阴,从本从标;少阳太阴从本,阳明厥阴,不从标本,从乎中治。中者标之下,中之见也。在三阳,宜从标而忌本;在三阴,忌本亦忌标。标本之旨难言矣。)

引用:《本草乘雅半偈》大豆豉

下载:《本草乘雅半偈》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

中药拼音索引:d
打赏中医宝典
中药功效分类

中药功效分类

大豆

中药功效分类

中药功效分类

豆豉

中药功效分类

相关中药

中药功效分类

中药主治

相关方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