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中白
- 目录
- 《本草备要》人中白
- 《本草从新》人中白
- 《本草撮要》人中白
- 《本草分经》人中白
- 《本草求真》人中白
- 《本草易读》人中白
- 《得配本草》人中白
- 《中药炮制》人中白
- 《药笼小品》人中白
- 《药性切用》人中白
- 《玉楸药解》人中白
- 《中药学》人中白
- 《医方考》人中白
- 《外科全生集》人中白
-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人中白
- 《中药大辞典》人中白
- 《中华本草》人中白
《本草备要》人中白
引用:《本草备要》人中白
《本草从新》人中白
引用:《本草从新》人中白
《本草撮要》人中白
引用:《本草撮要》人中白
《本草分经》人中白
《本草求真》人中白
(人)泻肝膀胱火
人中白(专入肝膀胱)。即溺白 之物。故以白名。味咸气平。能泻肝经膀胱火邪。使之尽从小便而出。盖膀胱系溺白之故道。用此正以由其故道耳。今人病口舌诸疮。用之有效。降火之验也。(张杲医说云。李士常苦鼻衄。仅存喘息。张思顺用人中白散。即时血止。又延陵镇官鲁棠鼻衄如倾。白衣变红。头空空然。张润之用人中白药。治之即止。并不再作。此皆散血之验也。)故可以治痨热消渴。痘疮倒陷。牙疳口疮等症。但仅堪以涤热清火。而不可以言补耳。 研用。(刮取白。新瓦上 。)
引用:《本草求真》人中白
《本草易读》人中白
《得配本草》人中白
即溺白
咸,微凉。入足厥阴、太阳经。降火(使肝胆膀胱火从小便出。)清痰,消瘀止衄。疗痘疮倒,肌肤汗血。得炒地龙末、羊胆汁 鼻,治偏正头痛。配鸡矢,治蜘蛛毒。配麻仁、阿胶,治血便秘。和枯矾,掺口舌疮。合铜绿、麝香,治走马疳。
以风日久干者良。新瓦 研用。
引用:《得配本草》人中白
《中药炮制》人中白
『来源』本品为尿缸内经久凝结的块状物。
『炮制方法』投入缸内,用水漂一星期,每天换水2次,捞起装簸箕内,日晒夜露7天,敲成小块,投入瓦罐内盖好,放炭灰中煅至红透,取出摊晾。
『用量』3~6克。
『贮存』装铁箱内加盖。
引用:《中药炮制》人中白
《药笼小品》人中白
《药性切用》人中白
《玉楸药解》人中白
引用:《玉楸药解》人中白
《中药学》人中白
【药用】本品为凝结在尿桶或尿缸中的灰白色无晶形之薄片或块片,洗净干燥而成。
【性味与归经】咸,寒。入肝、三焦、膀胱经。
【临床应用】1.用于咽喉肿痛,牙疳口疮等症。
本品着重清热解毒,对于咽喉肿痛,或牙疳口疮等症,可配合黄连、黄柏、儿茶、青黛、冰片、硼砂等要,研末外敷。
本品又能祛瘀止血,对血热所引起的咯血、衄血等症,可配合侧柏叶、大蓟、小蓟、藕节炭等凉血止血药同用。现在临床上本品以外用为主,较少用于内服。
【处方用名】人中白
【一般用量与用法】一钱至三钱,煎服。外用适量。
【附药】淡秋石:古代用石膏浸入童便中制成。现时用人中白浸去咸臭,晒干,研成粉,再加白芨将水拌和,制成方块。性味咸寒。功能滋阴退热。适用于骨蒸劳热,咽痛,口疮等症。一般用量为一钱至二钱,煎服。另有一种咸秋石,系用食盐与泉水煎熬而成,功用与淡秋石相似。
【方剂举例】人中白散《外科正宗》:人中白、孩郧茶、冰片、黄柏、硼砂、薄荷、青黛、黄连。治小儿走马牙疳,口疳,牙龈腐烂臭黑,脓耳。手“月廉”窗、腿上窗、痔疮。
《医方考》人中白
引用:《医方考》人中白
《外科全生集》人中白
引用:《外科全生集》人中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