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松

甘松
目录
《本草便读》甘松
《本草分经》甘松
《本草求真》甘松
《本草择要纲目》甘松
《汤液本草》甘松
《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》甘松
《中药学》甘松
《中国药典》甘松
《中药大辞典》甘松
《中华本草》甘松
中药功效分类

《本草便读》甘松

《本草便读》

甘松图片

医胃腑之寒疼.甘温辟恶.散脾家之郁结.燥除邪.(甘甘温而香.入脾胃.开郁结.虽无补养之力.却有醒运之功.加入补脾药中.甚为得力.至于辟恶气.疗腹痛杀虫治疗.皆甘温芳香之用.阴虚不宜燥散者忌之.)

引用:《本草便读》甘松

下载:《本草便读》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

中药功效分类

《本草分经》甘松

《本草分经》

甘温芳香,理诸气开脾郁,而善醒脾治恶气。

引用:《本草分经》甘松

下载:《本草分经》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

中药功效分类

《本草求真》甘松

《本草求真》

(芳)醒脾开郁辟邪除恶

甘松(专入脾。)甘温无毒。考书俱芳香升窜。功能醒脾开郁。凡因恶气卒中。而见心腹痛满。风疳齿 者。可同白芷附子并用。(圣济总录治风疳牙蚀至尽。用甘松腻各二钱半。芦荟半两。猪肾一对。切炙为末。夜漱口后贴之。有涎吐出。)若香港脚膝肿。煎汤淋洗。(惟寒湿则宜。热湿者休用。)此虽有类山柰。但山气多辛窜。此则甘多于辛。故书载能入脾开郁也。出凉州。叶如茅根紧密者佳。此属草部。与松木松香不同。

引用:《本草求真》甘松

下载:《本草求真》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

中药功效分类

《本草择要纲目》甘松

《本草择要纲目》

【气味】

甘温无毒.

【主治】恶气.卒心腹痛满.下气.黑皮 风疳齿 野鸡痔得白芷附子良.理元气.去气郁.香港脚膝浮.煎汤淋洗.甘松芳香.能开脾郁.少加入脾胃药中.甚醒脾气.

引用:《本草择要纲目》甘松

下载:《本草择要纲目》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

中药功效分类

《汤液本草》甘松

《汤液本草》

气平,味甘温。无毒。

《本草》云∶主恶气,卒心腹痛满。治黑皮 ,风疳齿 。

引用:《汤液本草》甘松

下载:《汤液本草》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

中药功效分类

《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》甘松

《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》

味甘,温,无毒。主恶气,猝心腹痛满。兼用合诸香。日华子云∶治心腹胀,下气。

浴令人身香。《药》云∶陈氏云主黑皮 黯,风疳齿 ,野痔。得∶白芷、附子,良。

合诸香及KT 衣也。

引用:《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》甘松

下载:《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》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

中药功效分类

《中药学》甘松

《中药学》

【药用】败酱科草本植物甘松NardostachyschinensisBatal.匙叶甘松N.jatamansi DC.的茎叶

【性味与归经】辛、甘,温。归脾、胃经。

【功效】行气止痛

【临床应用】用于胸腹疼痛食欲不振等症。

甘松温而不热,甘而不滞,其气芳香,能开脾郁;其性温通,能行气止痛。在临床上常用于气郁胸闷胃脘疼痛等症,可与木香香橼皮等配伍同用。

【处方用名】甘松、香甘松(洗净,晒干)

【一般用量与用法】一钱至钱半,煎服。

【方剂举例】大七香丸(《和局方剂》):香附麦芽砂仁藿香甘草肉桂陈皮丁香、甘松、乌药。治脾胃虚寒,心腹满痛。

【文献摘录】《本草纲目》:「甘松芳香,能开脾郁,少加入脾胃药中,甚醒脾气。」

《本草汇言》:「醒脾畅胃之药也。《开宝方》主心腹卒痛,散满下气,皆取温香行散之意。其气芳香,如脾胃药中,大有扶脾顺气开胃消食之功。」

《本草正义》:「近东瀛医家谓此药善通经络,专治转筋,为霍乱转筋必须之药。颐自定霍乱方,合、附、萸、连诸味,治真寒霍乱、转筋入腹危急重症,即有捷效,知此物温运,活络通经,无出其右。」

引用:《中药学》甘松

下载:《中药学》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

中药拼音索引:g
打赏中医宝典
中药功效分类

甘松

中药功效分类

中药功效分类

相关中药

中药功效分类

中药主治

相关方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