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头翁
- 目录
- 《本草纲目》白头翁
- 《本草备要》白头翁
- 《本草便读》白头翁
- 《本草乘雅半偈》白头翁
- 《本草从新》白头翁
- 《本草撮要》白头翁
- 《本草分经》白头翁
- 《本草分经》白头翁
- 《本草经集注》白头翁
- 《本草蒙筌》白头翁
- 《本草求真》白头翁
- 《本草图经》白头翁
- 《本草新编》白头翁
- 《本草衍义》白头翁
- 《本草易读》白头翁
- 《本草择要纲目》白头翁
- 《本经逢原》白头翁
- 《长沙药解》白头翁
- 《得配本草》白头翁
- 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白头翁
- 《名医别录》白头翁
- 《神农本草经》白头翁
- 《中药炮制》白头翁
- 《汤液本草》白头翁
- 《吴普本草》白头翁
- 《新修本草》白头翁
- 《药笼小品》白头翁
- 《药性切用》白头翁
- 《药征》白头翁
- 《证类本草》白头翁
- 《珍珠囊补遗药性赋》白头翁
- 《中药学》白头翁
- 《千金翼方》白头翁
- 《冯氏锦囊秘录》白头翁
- 《医学入门》白头翁
- 《中国药典》白头翁
- 《中药大辞典》白头翁
- 《中华本草》白头翁
《本草纲目》白头翁
「气味」(根)苦、温、无毒。
「主治」
1、热痢下重。用白头翁二两,黄连、黄蘖、秦皮各三两,加水七升煮成二升。每服一长。不愈再服。妇人产后痢虚极者,可加甘草、阿胶各二两。
2、下痢咽痛。用白头翁、黄连各一两,木香二两,加水五升,煎成一升半,分三次用服。
3、肠坠偏肿。用白头翁根,捣敷患处。
4、包痔肿痛。治法同上。
5、小儿秃疮。治法同上。
引用:《本草纲目》白头翁
《本草备要》白头翁
苦坚肾,寒凉血。入阳明(胃,大肠)血分。
治热毒血痢(仲景治热痢,有白头翁汤合黄连、黄柏、秦皮。东垣曰∶骨欲坚,急食苦以坚之。痢则下焦虚,故以纯苦之剂坚之),温疟寒热,齿痛骨痛(肾主齿骨,龈属阳明),鼻衄秃疮,瘰 疝瘕,血痔偏坠(捣敷患处)。明目消疣。
有风反静,无风则摇,近根外有白茸。得酒良。
引用:《本草备要》白头翁
《本草便读》白头翁
白头翁图片
苦泄辛疏.能治传里伤寒.蕴成协热痢.凉瘀解表.毋使外来温疫扰乱少阳明.(白头翁形似柴胡.春生苗叶.茎端有细白毛.一云近根处有白毛丛生.性味相近柴胡.形质相近白薇.故本经有主治温疟寒热等证.然苦寒之中.有寓升发之意.故仲景治协热下痢之证.有白头翁汤.以其解表清里.两擅其长也.白头翁散瘀逐热.是其专功.至解表不过余力而已.一云即柴胡中拣出根有白毛者.或一类二种.故性味亦相似也.)
引用:《本草便读》白头翁
《本草乘雅半偈》白头翁
(本经下品)
【气味】苦温,无毒。
【主治】主温疟、狂 寒热,症瘕、积聚、瘿气,逐血,止腹痛,疗金疮。
【核】曰∶白头翁,一名白头老人,一名王主者,端居北位,今生吴越矣。他处虽时见,总不及两地者为贵。春生作丛主,株分挺出于众叶,发茎端如杏,叶上有缟白茸毛,若头发疆短,之如翁也。近根亦有白茸,根似蔓荆,色深紫,其茎有风则静,无风自摇,赤箭、独活、鬼臼同性。河南洛阳,界新安山中,多服此,云令人寿考。修治,得酒良,花、子、茎、叶,功无差等。
【 】曰∶命名白头翁,形色之相肖。亦白秉金用,头为阳首。翁者,历年久,事尽知,故有风自静,无风自摇。验体之能立,用之能行,是以首出庶物,不为八风所夺也。宜哉荡中藏之垢秽,胡颈之瘿瘤,温疟之 狂,积聚之传会,寒热之症瘕,金疮之屠毒,百体治平,腹心患灭。
引用:《本草乘雅半偈》白头翁
《本草从新》白头翁
泻热凉血.
苦坚肾.寒凉血.入阳明血分.(胃、大肠.)治热毒下痢.(仲景治热痢、有白头翁汤、合黄连黄柏秦皮、东垣曰∶肾欲坚、急食苦以坚之、痢则下焦虚、故以纯苦之剂坚之.)温疟寒热.齿痛骨痛.(肾主齿骨、龈属阳明.)鼻衄秃疮.瘰 疝瘕.血痔偏坠.(捣敷患处.)明目消疣.血分无热者忌.药肆中多于统柴胡内拣出用之.然必头上有白毛者方真.得酒良.
引用:《本草从新》白头翁
《本草撮要》白头翁
《本草分经》白头翁
《本草分经》白头翁
《本草经集注》白头翁
味苦,温,无毒、有毒。主治温疟,狂易寒热,症瘕积聚,瘿气,逐血,止痛,治金疮,鼻衄。一名野丈人,一名胡王使者,一名奈何草。生高山山谷及田野,四月采。处处有。近根处有白茸,状似人白头,故以为名。方用亦治毒痢。(《大观》卷十一,《?
引用:《本草经集注》白头翁
《本草蒙筌》白头翁
味苦、气温。可升可降,阴中阳也。无毒。一云味甘、苦。有小毒。山谷田野,在处有之。苗作丛柔细稍长,叶生杪有毛不泽。(毛细白色。)风来反静,风去则摇。与独滑赤箭苗茎三者,无差异也。近根底处,白茸寸余,状类老翁,名由此得。交秋收采,向日曝干。
(一云阴干。)入药拯 ,蠡实为使。主温疟阳狂寒热,治症瘕积聚腹疼。逐血愈金疮,驱风暖腰膝。消瘰 ,散瘿瘤。小儿头秃膻腥及两鼻血衄神效,男子阴疝偏肿并百节骨痛殊功。
牙齿痛亦除,赤毒痢必用。)经云∶肾欲坚,急食苦以坚之。痢则下焦虚,故必用此纯苦之剂,以坚之也。)
引用:《本草蒙筌》白头翁
《本草求真》白头翁
(山草)泻肠胃热毒
白头翁(专入肠胃)。味苦性寒。何书用此以治痢便脓血。经云。肾欲坚。急食苦以坚之。痢则下焦虚损。故以纯苦之剂以坚。如仲景之治挟热下痢之用白头翁汤之属是也。(汤用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。)若使热结不除。则肾愈虚愈解而痢莫愈。又书何以用此以治瘟疟寒热。齿痛骨痛。鼻衄秃疮疝瘕等症。亦因邪结阳明。服此热清。则肾不燥扰而骨固。(齿属肾。)胃不受邪而齿安。(龈属阳明。)毒不上侵而衄止。热不内结而疝与瘕皆却。(疝。用此捣敷。)风无热炽。而小儿头秃得除矣。总皆清解热毒之力也。近根有白茸。得酒良。
引用:《本草求真》白头翁
《本草图经》白头翁
白头翁图片,生嵩山山谷,今近京州郡皆有之。正月生苗,作丛,状如白薇而柔细稍长;叶生茎端,上有细白毛而不滑泽,近根有白茸,正似白头老翁,故名焉;根紫色,深如蔓菁;二月、三月开紫花,黄蕊;五月、六月结实。其苗有风则静,无风而摇,与赤箭、独活同。七月、八月采根,阴干用。今俗医用合补下药,服之大验,亦冲人。
引用:《本草图经》白头翁
《本草新编》白头翁
白头翁,味苦,气温,可升可降,阴中阳也。无毒。一云味甘、苦,有小毒者,非。主温疟、阳狂、寒热,治症瘕积聚,逐血,愈金疮,祛风暖腰,疗血衄疝肿,并疗百节骨疼痛。赤毒之痢,所必用也。
或问白头翁,人多错认是鸟名,谁知是《本草》之药耶。《本草》言其功效颇多,皆不足深信。惟伤寒中之下利,乃热毒也,芩、连、栀子不足以解其毒,必用白头翁,以化大肠之热,而又不损脾气之阴,逐瘀积而留津液,实有奇功也。若胃虚寒,不思食,及下利完谷不化,不由于湿毒者,俱宜忌之也。
引用:《本草新编》白头翁
《本草衍义》白头翁
生河南洛阳界及新安土山中。性温,止腹痛,暖腰膝。《唐本》注及《药性论》甚详。陶隐居失于不审,宜其排叱也。新安县界兼山野中屡尝见之,正如《唐本》注所说。至今本“处山中人卖白头翁丸,言服之寿考”,又失古人命名之意。
引用:《本草衍义》白头翁
《本草易读》白头翁
得酒良。
甘,苦,辛,温,有小毒。治温疟,疗金疮,止鼻衄,除腹痛。散症瘕积聚,消瘿瘤瘰。
毒痢血痢要药,偏坠秃疮灵丹。热毒下痢,紫血黑血者最宜。
处处有之。春初作丛生。叶生茎头,如杏叶,上有细白毛而不滑泽。近根有白茸,根紫色,深如蔓荆。其苗有风则静,无风自摇,与赤箭、独活同也。
阴 偏肿,用根捣敷,当作疮,二十日愈。(验方第一。)
外痔肿痛,以根捣敷。(第二。)
小儿秃疮,以根捣敷,一宿作疮,半月愈。(第三。)
白头翁汤 白翁 黄连 黄柏 秦皮治热痢下重。(诸方第一。)
又治产后痢。虚极者加甘草阿胶。(第二。)
引用:《本草易读》白头翁
《本草择要纲目》白头翁
(一名野丈人.花子茎叶同.)
【气味】
苦温无毒.气浓味薄.可升可降.阴中阳也.
【主治】
温疟狂 .寒热症瘕积聚瘿气.逐血止腹痛.疗金疮鼻衄.止毒痢赤痢.腹痛.百节骨痛.项下瘤 .一切风气.暖腰膝.明目消赘.
引用:《本草择要纲目》白头翁
《本经逢原》白头翁
一名野丈人
苦微寒,无毒。产齐鲁,苗长叶白者力优,生柴胡中短小者力薄,得酒良。
《本经》主温疟狂猖,寒热症瘕积聚,瘿气,逐血,止腹痛,疗金疮。
发明 白头翁味苦微寒,入手足阳明血分。《本经》言苦温者,传写之误也。其治温疟狂猖寒热等症,皆少阳、阳明热邪固结之病,结散则积血去,而腹痛止矣。《别录》止鼻衄,弘景止毒痢,亦是热毒入伤血分之候,仲景治热痢下重,有白头翁汤。盖肾欲坚,急食苦以坚之,痢则下焦虚,故以纯苦之剂坚之。男子阴疝偏坠,小儿秃顶,鼻衄,及热毒下痢紫血、鲜血,用此并效。但胃虚,大便完谷不化,痢久下稀淡血水者勿服,以其苦寒降泄也。
引用:《本经逢原》白头翁
《长沙药解》白头翁
【本经】味苦温。主温疟,狂易,寒热,癥瘕积聚,瘿气,逐血,止痛,疗金疮。一名野丈人,一名胡王使者。生山谷。
味苦,性寒,入足少阳胆、足厥阴肝经。清下热而止利,解郁蒸而凉血。
《伤寒》白头翁汤,白头翁三两,黄连三两,黄柏三两,秦皮三两。治厥阴病,热利下重,欲饮水者。以己土湿陷,木郁而生下热,不能疏泄水道,则为下利。缘风木之性,愈郁则愈泄,水道不开,谷道必不能闭也。足厥阴风木,手少阳相火,俱陷于大肠,故魄门郁热而重坠。手少阳下陷,则足少阳上逆,君相合气,升炎于上,故渴欲饮水。白头翁清少阳之相火,黄连清少阴之君火,黄柏、秦皮,泻厥阴之湿热也。
白头翁苦寒之性,并入肝胆,泻相火而清风木,是以善治热利。其诸主治,消瘿瘤,平瘰疬,治秃疮,化癥块,清咽肿,断鼻衄,收血利,止腹痛,医外痔,疗偏坠。
引用:《长沙药解》白头翁
《得配本草》白头翁
得酒良。蠡实为之使。
苦,寒。入手足阳明经血分。治热毒血痢,疗吐血衄血,祛温疟阳狂,消瘿瘤瘰 ,涂疔疮疽痈,围毒瓦斯散漫。配川连、木香,治下痢咽痛。配陈皮、川连、川柏,治挟热痢。
白头翁临风偏静,又能驱风。
引用:《得配本草》白头翁
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白头翁
味苦,性温有小毒,入心肾二经。主温疟发狂,症瘕积聚,瘿瘤瘰?,金疮鼻衄,齿痛腹痛骨痛,赤毒痢下,男子阴疝偏肿,小儿头秃膻腥。豚实为使,得酒良。
按∶白头翁味苦,本入心经。经曰∶肾欲坚,急入苦以坚之,故又入肾。温疟等证,无非水衰火旺,故治之。
引用: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白头翁
《名医别录》白头翁
《神农本草经》白头翁
味苦温。
主温疟,狂易,寒热,症瘕积聚,瘿气,逐血,止痛,疗金疮。一名野丈人,一名胡王使者。生山谷。
《吴普》曰:白头翁,一名野丈人,一名奈河草,神农扁鹊苦无毒,生嵩山川谷,破气狂寒热,止痛(《御览》)。
《名医》曰:一名奈河草,生高山及田野,四月采。
案陶宏景云:近根处有白茸状似人白头,故以为名。
引用:《神农本草经》白头翁
《中药炮制》白头翁
『来源』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。
『产地』南方各省均产。
『采收季节』春季采挖。
『炮制方法』拣去杂质,春冬季用温水抢洗,夏季用冷水抢洗,捞入筐内,复盖湿布,次日取出,切成半分厚横片晒干。
『用量』9~15克。
『贮存』装箱内加盖,防潮。
引用:《中药炮制》白头翁
《汤液本草》白头翁
引用:《汤液本草》白头翁
《吴普本草》白头翁
《新修本草》白头翁
味苦,温,无毒、有毒。主温疟狂易寒热,症瘕积聚,瘿气,逐血,止痛,疗金疮,鼻衄使者,一名奈何草。生高山山谷及田野,四月采。
处处有。近根处有白茸,状似人白头,故以为名。方用亦疗毒痢。
〔谨案〕其叶似芍药而大,抽一茎。茎头一花,紫色,似木堇花。实,大者如鸡子,白毛寸余,皆披下似纛头,正似言近根有白茸,陶似不识。
引用:《新修本草》白头翁
《药笼小品》白头翁
《药性切用》白头翁
《药征》白头翁
【考证】
白头翁汤证曰∶热利下重。又曰∶下利欲饮水。
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证曰∶下利。
以上二方,白头翁皆三两。
夫仲景用白头翁者,特治热利,而他无所见矣。为则按∶若热利渴而心悸,则用白头翁汤也,加之血证,及急迫之证,则可用加甘草阿胶汤也。
【品考】
白头翁 和、汉无别。
引用:《药征》白头翁
《证类本草》白头翁
(白头翁_图片)
味苦,温,无毒、有毒。主温疟狂易(音羊)寒热,症瘕积聚,瘿气,逐血止痛,疗金疮。鼻衄。一名野丈人,一名胡王使者,一名奈何草。生高山山谷及田野,四月采。
陶隐居云∶处处有,近根处有白茸,状似人白头,故以为名。方用亦疗毒痢。唐本注云∶其叶似芍药而大,抽一茎,茎头一花,紫色,似木堇花,实大者如鸡子,白毛汁余皆披下,似纛头,正似白头老翁,故名焉。今言近根有白茸,陶似不识。太常所贮蔓生者,乃是女萎。
其白头翁根,甚疗毒痢,似续断而遍。今按别本注云∶今处处有。其苗有风则静,无风而摇。与赤箭、独活同也。又云验此草丛生,状如白薇,而柔细稍长。叶生茎头如杏叶,上有细白毛。近根者有白茸,旧经陶注则未述其茎、叶,唐注又云∶叶似芍药,实大如鸡子,白毛寸余,此皆误矣。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∶有细毛,不滑泽,花蕊黄。今所在有之,二月采花,四月采实,八月采根,皆日干。药性论云∶白头翁,使,味甘、苦,有小毒。止腹痛及赤毒痢,治齿痛,主项下瘤 。又云∶胡王使者,味苦,有毒。主百骨节痛,豚实为使。
日华子云∶得酒良。治一切风气,及暖腰膝,明目,消赘子。功用同上,茎、叶同用。
图经曰∶白头翁,生嵩山山谷,今近京州郡皆有之。正月生苗作丛,状如白薇,而柔细稍长。
叶生茎端,上有细白毛,而不滑泽。近根有白茸,正似白头老翁,故名焉。根紫色,深如蔓菁。二月、三月开紫花,黄蕊,五月、六月结实。其苗有风则静,无风而摇。与赤箭、独活同。七月、八月采根,阴干用。今俗医用合补下药,服之大验,亦冲人。
外台秘要∶治阴 。白头翁根,生者不限多少,捣之。随偏肿处以敷之,一宿当作疮,二十日愈。肘后方∶小儿秃。取白头翁根,捣敷一宿,或作疮,二十日愈。
衍义曰∶白头翁,生河南洛阳界及新安土山中。性温。止腹痛,暖腰膝,《唐本》注及《药性论》甚详。陶隐居失于不审,宜其排叱也。新安县界兼山野中,屡尝见之,正如《唐本》注所说。至今本处山中人卖白头翁丸,言服之寿考,又失古人命名之意。
引用:《证类本草》白头翁
《珍珠囊补遗药性赋》白头翁
白头翁,味苦性温无毒。可升可降,阴中之阳也。其用有四∶消男子阴疝偏肿;治小儿头秃膻腥;鼻衄非此不效;痢疾全赖收功。
《中药学》白头翁
【药用】本品为毛艮科植物白头翁的根。
【性味与归经】苦,寒。入胃、大肠经。
【临床应用】用于湿热或热毒引起的痢疾。
白头翁为治痢要药,因它既有清热解毒的功效,又能入于血分而凉血,故临床主要用于热毒痢、痢下赤白,或有高热的症候,常配合黄连、黄柏、秦皮等同用。
【处方用名】白头翁(洗净,晒干,切碎用)
【一般用量与用法】三钱至五钱,大剂量可用一两,煎服。
【按语】1.白头翁为治阿米巴痢疾的要药,单用较大剂量,即有效果。常用成方白头翁汤,即以本品为主药,配合黄连、黄柏、秦皮而成,既可用治阿米巴痢疾,也可用治菌痢。
2.毛艮科白头翁的茎叶与根作用不同,具有强心作用,有一定毒性,使用时必须注意。又全国各地作为“白头翁”使用的有多种植物,如蔷薇科植物委陵菜、翻白草等,也能用治痢疾,建议在处方使用原植物名称。
【方剂举例】白头翁汤《伤寒论》:白头翁、秦皮、黄连、黄柏。治热痢下重。
引用:《中药学》白头翁
《千金翼方》白头翁
《冯氏锦囊秘录》白头翁
味苦、辛、寒,无毒。辛能散,苦能泄,寒能除热。所以外治温疟寒热瘰 诸疮,内治毒痢牙痛,鼻衄诸血,皆平散除热之功也。
白头翁,主温疟阳狂,寒热 瘕,积聚腹痛,逐血愈金疮,驱风暖腰膝,消瘰 瘿瘤,小儿头秃膻腥,两鼻衄血神效。男子阴疝偏肿,百节骨痛殊功,赤毒痢必用,牙齿疼亦除,涂疔肿痈症,围毒瓦斯散漫。
引用:《冯氏锦囊秘录》白头翁
《医学入门》白头翁
白头翁苦温无毒,鼻洪痢赤当先服,更止疟狂消瘕疝,项下瘿瘤头上秃。
处处有之,叶似芍药而大,有风则静,无风则摇,近根处有白茸,状似人白头,故名。可升可降,阴中阳也。治鼻衄血、赤毒痢、蛊痢腹痛极效。又治温疟、狂徉寒热、阴疝偏坠、 瘕积聚、瘿瘤瘰 、头秃膻腥。
兼止金疮血出及痛、一切风气、百骨节痛,乃逐瘀解毒之剂也。七月采根,阴干,得酒良。茎、叶同功同。
引用:《医学入门》白头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