枇杷
- 目录
- 《本草纲目》枇杷
- 《本草撮要》枇杷
- 《本草分经》枇杷
- 《本草求真》枇杷
- 《得配本草》枇杷
- 《滇南本草》枇杷
- 《食疗本草》枇杷
- 《饮食须知》枇杷
- 《玉楸药解》枇杷
- 《侣山堂类辩》枇杷
- 《中医饮食营养学》枇杷
- 《中药大辞典》枇杷
- 《中华本草》枇杷
《本草纲目》枇杷
「气味」实:甘、酸、平、无毒。叶:苦、平、无毒。
「主治」
叶:
1、肺热咳嗽。有枇杷叶、木通、款冬花、紫菀,杏仁、桑白皮各等分,大黄减半,共研为末,加蜜做成丸子,如樱桃大。饭后和临卧时各含化一丸,很见效。
2、反胃呕哕。用枇杷叶(去毛,炙)、丁香各一两,人参二两。每服三钱,加水一碗、姜三惩煎服。
3、鼻血不止。用枇杷叶去毛,焙、研为末。每服一、二钱,茶送下。一天服二次。
4、酒赤鼻。用楷杷叶、子等分为末。每服二钱,温酒调下。一天服三次。
引用:《本草纲目》枇杷
《本草撮要》枇杷
《本草分经》枇杷
《本草求真》枇杷
枇杷(专入脾肺。兼入肝)。脾家果也。味甘而酸。色黄。据书载其极熟。则有止渴下气润五脏之功。生食则有助肝伐脾之力。食之令人中满泄泻。且指其性曰平曰温。又指其性曰寒。皆属有意。缘此禀受虽温。而质多挟水湿。于熟时取食。则内水气渐消。热气渐平。而有下气润脏之功。若使未至熟取而即用此为食。则物水气未化而有寒中胀满泄泻之虞。与酸气未收而有扶肝抑脾之害。此书之所谓既温。而又谓其性平性寒者是也。但于席品之中。用其极熟。佐此以解酒热。最为得宜。若使中寒气壅。虽曰佐以解酒。则又当知所忌耳!叶另详于上编。
引用:《本草求真》枇杷
《得配本草》枇杷
甘、酸、平。止渴下气。利肺气,止吐逆,除上焦热,润五脏。
多食发痰热,伤脾。同炙肉及热面食,令人患热黄疾。
叶
苦,平。入手太阴、足阳明经气分。清肺和胃,降气清火。消痰止嗽,及呕哕口渴。(下气之功。)得茅根,治温病发哕。得栀子,治赤鼻面疮。配人参、丁香,治反胃呕哕。焙焦研末,茶服,止衄血。
引用:《得配本草》枇杷
《滇南本草》枇杷
枇杷图片,味甘,平。治肺痿痨伤吐血、咳嗽吐痰、哮吼。又治小儿惊风发热,神效
──务本卷一下
枇杷叶,味苦、辛,性寒。入肺,止咳嗽,止喘促,消痰。久咳,喉中如曳锯之声。肺有顽痰,结在肺中,痰丝随风气升降,故有吼喘之声。枇杷叶入肺,能斩断顽痰丝,消散吼喘止气促。
(单方) 治咳嗽。
枇杷叶去毛,蜜炙,煨吃即效。
(奇方) 治吼喘咳嗽、喉中有痰声。
枇杷叶 (五钱去毛) 川贝母(钱半去心) 叭哒杏仁(二钱) 陈皮(二钱) 共为末,每服
──丛本卷中
引用:《滇南本草》枇杷、枇杷叶
《食疗本草》枇杷
(一)利五脏,久食亦发热黄。〔心·嘉〕
(二)子∶食之润肺,热上焦。若和热炙肉及热面食之,令人患热毒黄病。〔心·嘉〕
(三)(叶)∶卒呕 不止、不欲食。〔证〕
(四)又,煮汁饮之,止渴。偏理肺及肺风疮、胸面上疮。〔证〕
引用:《食疗本草》枇杷〈温〉
《饮食须知》枇杷
《玉楸药解》枇杷
引用:《玉楸药解》枇杷
《侣山堂类辩》枇杷
枇杷四季长青,叶上多毛。凡草木之生毛者,皆主治肺;多刺者,花开于秋者,皆得坚金之气,而能制风。枇杷初秋结蕊,深秋放花,夏时果熟,又得冬令之气,能引寒水以上滋,利肺气以下降,故主治咳嗽卒 ,并下气消痰。
引用:《侣山堂类辩》枇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