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兜铃
- 目录
- 《本草纲目》马兜铃
- 《本草备要》马兜铃
- 《本草便读》马兜铃
- 《本草乘雅半偈》马兜铃
- 《本草从新》马兜铃
- 《本草撮要》马兜铃
- 《本草分经》马兜铃
- 《本草分经》马兜铃
- 《本草害利》马兜铃
- 《本草蒙筌》马兜铃
- 《本草求真》马兜铃
- 《本草图经》马兜铃
- 《本草易读》马兜铃
- 《本草择要纲目》马兜铃
- 《本经逢原》马兜铃
- 《得配本草》马兜铃
- 《雷公炮炙论》马兜铃
- 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马兜铃
- 《汤液本草》马兜铃
- 《药笼小品》马兜铃
- 《药性切用》马兜铃
- 《玉楸药解》马兜铃
- 《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》马兜铃
- 《证类本草》马兜铃
- 《中药学》马兜铃
- 《冯氏锦囊秘录》马兜铃
- 《医学入门》马兜铃
- 《中国药典》马兜铃
- 《中药大辞典》马兜铃
- 《中华本草》马兜铃
-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马兜铃
《本草纲目》马兜铃
引用:《本草纲目》马兜铃
《本草备要》马兜铃
泻肺,下气
体轻而虚。熟则四开象肺,故入肺。寒能清肺热。苦辛能降肺气(时珍曰∶钱乙补肺阿胶散用之,非取其补肺,取其清热降气,则肺自安也。其中阿胶糯米,乃补肺之正药。昂按∶清热降气,泻之即所以补之,若专一于补,适以助火而益嗽也)。
治痰嗽喘促,血痔 疮,大肠经热( ,漏也,音闾,亦音漏。痔属大肠,大肠与肺为表里。肺移热于大肠,故肠风痔 ,清脏热则腑热亦清矣。《千金》单服治水肿,以能泻肺行水也),亦可吐蛊(汤剂中用之,多作吐)。
蔓生,实如铃,去筋膜,取子用。
引用:《本草备要》马兜铃
《本草便读》马兜铃
马兜铃图片
轻浮象肺.降痰嗽有解散之功.清肃归金.平喘促得苦寒之力.(马兜铃藤蔓之属.附木而生.叶脱时其实尚垂.状如马项之铃.熟则四开象肺.苦寒轻举.而又有下降之性.故能清肺热.降肺气.凡一切咳嗽痰喘属于肺热者.均可用之.兜铃虽主清热降气.而又能散肺中结气.以其苦而兼辛也.根名青木香.苦冷有毒.可作吐药.不常用.)
引用:《本草便读》马兜铃
《本草乘雅半偈》马兜铃
(宋开宝)
【气味】苦寒,无毒。
【主治】主肺热咳嗽,痰结喘促,血痔 疮。
【核】曰∶出关中及河东、河北、江、淮、夔、浙,诸平泽丛林间。春时蔓生,附木而上;叶似罗摩叶,圆浓且涩。入夏作花,色青白。结实似桃李而长,霜降叶脱,垂垂似铃,枯则四裂,中仁似榆 。根色黄赤似防己,稍小而扁,作葛根及木香气。修事,采实去叶蔓,置绢囊中,悬东屋角畔,俟干,劈开,去革膜,只取净子,焙干用。
【 】曰∶形似马兜之铃,高悬四裂,肺金之象也。气味苦寒,对待肺热叶焦,为咳为喘为痰结或移热于腑;为痔为漏为肠痈;或发于广颡,为 为疮为瘰 ;或失于游溢,为癃,为淋,为水肿;或横乘火位,为哕为 为心痛,莫不以热为本,以肺为标,宜虚其实,毋虚其虚。
(肘后名都淋藤。大明名云南枝。蜀本名独行根。事物异名名玉皇瓜。唐本名土青木香。
各随根茎花实以肖形也。纲目名三百两银药。此理数之不可晓者。)
引用:《本草乘雅半偈》马兜铃
《本草从新》马兜铃
泻肺下气.
体轻而虚.熟则四开象肺.故入肺.寒能清肺热,苦辛能降肺气.(时珍曰∶钱乙补肺阿胶散用之、非取其补肺、取其清热降气、则肺自安也、其中阿胶糯米、乃补肺之正药.)治痰嗽喘促.血痔 疮.肺大肠经热.(痔属大肠、大肠与肺为表里、肺移热于大肠、故肠风痔、清脏热则腑热亦清、千金方、单服治水肿、以能泻肺行水也.)亦可吐蛊.(汤剂中用之、多作吐.)根名土青木香.涂诸毒热肿.肺虚挟寒者.畏之如螫.实如铃.去筋膜.用子.
引用:《本草从新》马兜铃
《本草撮要》马兜铃
引用:《本草撮要》马兜铃
《本草分经》马兜铃
《本草分经》马兜铃
《本草害利》马兜铃
〔害〕肺虚挟寒者,畏之如螫。凡咳嗽由于肺家虚寒,或寒痰作喘者,勿服。汤剂中用之,多作吐,故能吐蛊毒。
〔利〕苦寒,清肺涤痰,平喘定咳。土青木香。辛苦冷,治鬼疰积聚,涂诸毒,热毒热肿,不可多服,吐利不止。
〔修治〕七八月采,如大枣状,实如铃。去叶及蔓,以生绢袋盛,于东屋角畔,待干,劈开去草膜,取净子焙用,采根曝干用。
引用:《本草害利》马兜铃
《本草蒙筌》马兜铃
引用:《本草蒙筌》马兜铃
《本草求真》马兜铃
(蔓草)入肺清热降气除寒
马兜铃(专入肺)。辛苦性寒。体轻而虚。熟则四开象肺。因苦则能入肺降气。因寒则能泻热除痰。因辛则于寒中带散。故肺热痰喘声音不清者。服此最宜。且其体轻则性上涌。故纂要治蛇虫毒。一味浓煎。服之探吐。其毒即解。(汤剂用之多作吐。)至有云服马兜铃能补肺阴者。取其热清气降。而肺自安之意。钱氏用此。同阿胶糯米补肺。其功原在糯米阿胶耳。岂马兜铃之谓哉?又云可治肠风痔 。以肺与大肠为表里。肠胃之热。本于肺脏所移。肺清而肠之热与之俱清耳。(日华本草治痔 肿痛。以马兜铃于瓶中烧烟熏病处良。)若肺寒喘嗽失音者切忌。去筋膜。取子用。
引用:《本草求真》马兜铃
《本草图经》马兜铃
马兜铃图片,生关中,今河东、河北、江淮、夔、浙州郡亦有之。春生,苗如藤蔓,叶如山芋叶;六月开黄紫花,颇类枸杞花;七月结实,枣许大;如铃,作四、五瓣。其根名云南根,似木香,小指大,赤黄色,亦名土青木香。七月、八月采实,曝干。主肺病。三月采根,治气下膈,止刺痛。
引用:《本草图经》马兜铃
《本草易读》马兜铃
去革膜,取仁焙用。肺虚寒者勿用。
苦,寒,无毒。手太阴肺药也。清肺热而降气,止痰咳而定喘。血痔 疮之疾,水肿心痛之生平泽丛林中,七八月采实。关中、河东、河北、江、淮、夔、浙皆有之。作蔓绕树而生。
叶如山蓣叶,而浓大背白。六月黄紫花,颇类枸杞。七月结实如大枣似铃,作四五瓣。
水肿腹大,喘急,水煎服。(验方第一。)
喘急,同炙草煎服。(第二。)
一切心痛,灯上烧末,酒下立止。(第三。)
痔 肿痛,瓶中烧烟熏之。(第四。)
引用:《本草易读》马兜铃
《本草择要纲目》马兜铃
【气味】
苦寒无毒.阴中微阳.入手太阴经.
【主治】
体轻而虚.熟则悬而四开有肺之象.故能入肺.味寒能清肺热.苦辛能降肺气.钱氏补肺阿胶散用之.非取其补肺.乃取其清热降气.邪去则肺自安也.其中佐以阿胶糯米.则正补肺之药也.汤剂中多用.亦能作吐.
引用:《本草择要纲目》马兜铃
《本经逢原》马兜铃
苦辛微寒,无毒。去壳,微焙用。
发明 诸药之性轻浮者,皆能入肺散气,灯心、马勃之属皆然,诸家言其性寒,专于劫痰定喘,不知其苦中带辛,寒中带散,是以肺热痰喘,声音不清者宜之。钱氏补肺阿胶散用之。取其清热降气,邪去则肺安矣。性善涌泄,故《纂要》治蛇蛊毒,一味浓煎服之,探吐,其毒即解。婴儿麻疹内陷喘满声喑者,宜加用之;若肺冷金寒,喘嗽失音者禁用。
引用:《本经逢原》马兜铃
《得配本草》马兜铃
苦、辛、寒。入手太阴经气分。止嗽降气。(嗽久肺气热,以此凉之,气降而嗽止。)得甘草,治肺气喘急。烧烟,熏痔 疮。咽中如梅核,吐不出,咽不下,心下闷热,煎服一两即愈。(名梅核痰。)
去膈膜,取净子炒用。汤剂中用多亦作吐。肺挟虚寒者禁用。
引用:《得配本草》马兜铃
《雷公炮炙论》马兜铃
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马兜铃
味苦,性寒无毒,入肺经。主清肺,除咳嗽痰喘,治血痔漏疮。根名青木香,下毒按∶马兜铃专主手太阴经,何以治痔漏之证也?良以肺与大肠相为表里,肺遗热于大肠,故有此证,令清其表而里病自愈矣。
雷公云∶凡使采得后去叶并蔓,用生绢袋盛,于东屋角畔悬,令干,劈开去膈膜,取净子焙用。
引用: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马兜铃
《汤液本草》马兜铃
苦,阴中微阳,味苦、寒。无毒。
《珍》云∶去肺热,安肺气,补肺。
《本草》云∶主咳嗽痰结。
《药性论》云∶平。能主肺气上急,坐息不得,主咳逆连连不可。
《日华子》云∶治痔 疮,以药于瓶中,烧,熏病处。入药炙用。是土青木香独行根子也。
《圣惠方》∶治五种蛊毒。
《图经》云∶亦名土青木香。实,主肺病。根,治气、下膈、止刺痛。
引用:《汤液本草》马兜铃
《药笼小品》马兜铃
《药性切用》马兜铃
《玉楸药解》马兜铃
《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》马兜铃
味苦,寒,无毒。主肺热咳嗽,痰结喘促,血痔 疮。《药性论》云∶平。能主肺气上急坐息不得,主咳逆连连不可。日华子云∶治痔 疮。以药于瓶中,烧熏病处。入药炙用,是土青木香,独行根子。《圣惠方》∶治五种蛊毒。又《图经》云∶亦名土青木香。七月、八月采实,曝干。主肺病。三月采根。治气下膈,止刺痛。生∶关中。
《证类本草》马兜铃
(马兜铃_图片)
味苦,寒,无毒。主肺热咳嗽,痰结喘促,血痔 疮。生关中,藤绕树而生。子状如铃,作四、五瓣。(今附)
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∶马兜铃,平。能主肺气上急,坐息不得,主咳逆连连不可。日华云∶治痔 疮,以药于瓶中烧熏病处,入药炙用,是土青木香,独行根子。越州七、八月采图经曰∶马兜铃,生关中,今河东、河北、江淮、夔、浙州郡亦有之。春生苗如藤蔓,叶如芋叶,六月开黄紫花,颇类枸杞花,七月结实枣许大如铃,作四、五瓣。其根名云南根,似木香,小指大,赤黄色。亦名土青木香。七月、八月采实,曝干。主肺病。三月采根,治气下膈,止刺痛。
雷公云∶凡使,采得后去叶并蔓了,用生绡袋盛,于东屋角畔悬。令干了,劈作片,取向里子,去隔膜,并令尽用子。勿令去革膜不尽,用之并皮。圣惠方∶治五种蛊毒。用兜铃根三两为末,分为三贴,以水一盏,煎五分,去滓,频服。当吐蛊出,未快再服,以快为度。又方∶草蛊术正因方及岭南。人若行此毒,人人咽刺痛欲死者。用兜铃苗一两,为末。以温水调下一钱匕,即消化,蛊出,效。外台秘要∶崔氏蛇蛊,食饮中得之。咽中如有物,咽不下,吐不出,闷心热。服兜铃即吐出。又服麝香一钱匕,即吐蛊毒。简要济众∶治肺气喘嗽。兜铃二两,只用里面子,去却壳,酥半两,入碗内拌和匀,慢火炒干,甘草一两炙,二味为末。每服一钱,水一盏,煎六分,温呷或以药末含咽津,亦得。
衍义曰∶马兜铃,蔓生,附木而上。叶脱时,铃尚垂之。其状如马项铃,故得名。然熟时则自折坼,间有子全者。采得时须八、九月间。治肺气喘急。
引用:《证类本草》马兜铃
《中药学》马兜铃
【药用】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的果实。
【性味与归经】苦、微辛,寒。入肺、大肠经。
【功效】清肺止咳,降气平喘。
【临床应用】用于肺热咳嗽、痰壅喘促,肺虚久咳及痰中带血等症。
马兜铃具泄热降气之功,为清肺止咳之药。用于肺热咳嗽、痰壅气促等症,可与枇杷叶、前胡等药配伍;用治肺虚久咳,可与沙参、麦冬、紫菀等品配伍;用治痰中带血,可与阿胶白芨等药配伍应用。此外,据文献记载,本品又能清泄大肠热邪,故亦可用于肠热痣血之症。
【处方用名】马兜铃(晒干用)、炙马兜铃(蜜炙用,有润肺之功)
【一般用量与用法】一钱至三钱,煎服。
【附药】1.青木香:即马兜铃的根。性味苦微辛寒。功能顺气止痛,解毒,消食,降血压,祛风湿。用于暑天发痧腹痛,胃气痛,可研末,吞服,每次五分至一钱。用治皮肤湿疹,研末,适量,麻油调擦。还可用治高血压病、风湿性关节炎。一般用量为一钱至三钱,煎服。
2.青木香藤:旧名“天仙藤”,即马兜铃的茎叶。性味苦温。有活血通络、化湿消肿的功效,适用于风湿痛,妊娠水肿等病症。一般用量为二钱至四钱,煎服。
【按语】马兜铃味甚苦,生用量宜小,如平素胃弱者,用至三钱,易致恶心呕吐;故临床上常用蜜炙马兜铃,不仅有润肺之功,且可矫味,缓和它苦泄之性。
《冯氏锦囊秘录》马兜铃
禀冬气而生,故味苦辛气寒无毒。入手太阴经。苦善下泄,辛则善散,寒能除热。
其性轻扬,厥状类肺,故能入肺除热,而使气下降,则喘嗽之症自平。且肺与大肠为表里,脏热即清,腑热亦解,所以痔 疮俱治矣。
马兜铃,烧烟熏痔 疮,煎饮劫痰结喘促,去肺热,止咳清肺气补虚。根名青木香,亦为散气药,故疝家必需,船蛇蛊毒更效。
主治(痘疹合参) 功效同前,去壳膜只取内子炒用。因体性轻浮,故功在至高之脏。若肺虚挟寒者,不宜多用。
引用:《冯氏锦囊秘录》马兜铃
《医学入门》马兜铃
马兜铃子寒而苦,肺热咳嗽痰无数,咳逆连连坐卧难,熏痔更医五种蛊,根即名为青木香,利膈止痛无不愈。
实如马项之铃,作四五瓣。无毒。阴中微阳。主肺热咳嗽,痰结喘促,气上逆连连,不可坐卧。又治血痔疮,以药于瓶中烧烟熏病处。五种蛊毒,水煎顿服吐之,立化蛊出,惟蛇蛊,加麝少许。入药劈开,取向里子去革膜,微炒。根名土青木香,治气下膈,止刺痛。八月采用。
引用:《医学入门》马兜铃
马兜铃
马
- 马
- 海马
- 马宝
- 马鞭
- 马勃
- 马齿
- 马刀
- 马颠
- 马逢
- 马肝
- 马兰
- 马蓼
- 马陆
- 马脑
- 马乞
- 马肉
- 马乳
- 马唐
- 马蹄
- 马通
- 马衔
- 马心
- 土马
- 白马骨
- 白马茎
- 白马溺
- 白马散
- 白马蹄
- 白马通
- 赤马蹄
- 海马酒
- 海马汤
- 苦马菜
- 马鞭草
- 马槟榔
- 马勃茶
- 马勃方
- 马勃糖
- 马肠根
- 马齿草
- 马齿苋
- 马兜零
- 马豆草
- 马肚盘
- 马接脚
- 马兰根
- 马兰花
- 马兰子
- 马料豆
- 马蔺子
- 马铃薯
- 马尿花
- 马屁勃
- 马钱子
- 马芹子
- 马蹄草
- 马蹄散
- 马蹄丸
- 马蹄香
- 马通汤
- 马通汁
- 马头骨
- 马先蒿
- 马牙硝
- 乞马粥
- 铁马豆
- 土马鬃
- 野马肉
- 辄马丹
- 走马散
- 走马汤
- 白马茎丸
- 白马毛散
- 白马蹄散
- 白马蹄丸
- 白马阴茎
- 马鞭草散
- 马齿菜粥
- 马齿蛋羹
- 马齿矾丸
- 马齿苋茶
- 马齿苋方
- 马齿苋膏
- 马齿苋粥
- 马兰根叶
- 马蔺子丸
- 马思答吉
- 马思哥油
- 马思吉汤
- 马蹄屑汤
- 马通粟丸
- 治马癞方
- 甘蔗马蹄饮
- 古方马乳饮
- 海马童子鸡
- 龙马自来丹
- 马兰花煎丸
- 马氏八将散
- 马疡木根皮
- 牛马易壮方
- 人马平安散
- 治马鼻湿方
- 治骑马痈方
- 白蜜马齿苋汁
- 马齿觅藕汁饮
- 马齿苋绿豆汤
- 马膏生桑桂酒
- 马兰膏治痞积
- 一物马通浴汤
- 张走马玉霜丸
- 治马鞍压疮方
- 常山太守马灌酒
- 黄花菜马齿苋饮
- 张走马家秘真丹
- 安息香闻香起马方
- 治小儿走马牙疳方
- 治马肝毒中人未死方
- 治食马肉中毒欲死方
- 治坠马及一切筋骨损方
- 治头项瘰痰核马刀失荣等症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