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馒头

目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木馒头
《中华本草》木馒头
中药功效分类

《中药大辞典》:木馒头

【出处】《纲目》

【拼音名】Mù Mán Tou

【别名】木莲(《本草拾遗》),水馒头(《岭外代答》),鬼馒头(《纲目》),蔓头萝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凉粉果、木铎,桔杷、文头果、文头榔、糖馒头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馒头郎(《广州植物志》),牛奶子、牛奶柚、金柚奶、假秤锤、程邦子、水子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鬼球(《药材资料汇编》),木果蒲、胖朴(《浙江中药手册》),爬墙果、爬壁果(《四川中药志》),薜荔果、膀膀子(《湖南药物志》),凉粉子、烹泡子(《江西草药》)。

【来源】为桑科植物薜荔的干燥花序托。秋季采取将熟的花序托,剪去炳,晒干。

【生境分布】主产江苏、四川、浙江、广东,广西等地。

【性状】干燥花序托,膨大成梨形或倒卵形,黄褐色至黑褐色,长4~6厘米,直径约4厘米,顶端近截形,中央有一稍突出的小孔,孔内有膜质的小苞片充塞,孔外通常有细密的褐色绒毛;下端渐狭,具有短的果柄痕迹,质坚硬而轻,内生无数单性花或黄棕色圆球状瘦果。以个大、干燥者为佳。

【性味】甘。平.

①《纲目》:"甘,平,涩,无毒。"

②《得配本草》:"甘酸,寒。"

【归经】《得配本草》:"入手太阳、足阳明经血分。"

【功能主治】通乳利湿活血消肿。治乳汁不下遗精淋浊乳糜尿久痢痔血肠风下血痈肿疔疮

①《本草拾遗》:"破血。"

②《本草图经》:"能壮阳道。"

③《纲目》:"固精消肿散毒止血下乳。治久肠痔,心痛阴颓。"

④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通经行血。煲食下乳消肿毒;洗、痔,理跌打。"

⑤《本经逢瓯》:"治一切恶疮,为利水活血通乳要药。"

⑥《得配本草》;"活血生用止血煅用。"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;煎汤,2~5钱;或入丸、散;外用:煎水洗

【附方】①治惊悸遗精木馒头(炒),白牵牛等分。为末,每服二钱,用米饮调下。(《乾坤生意秘韫》)

②治阳萎遗精:薜荔果四钱,葎草四钱,煎服,连服半个月。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

③治淋症:薜荔果心,加冷开水绞汁成冻状,白糖水冲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
④治乳糜尿:鲜薜荔果五个,切片,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
⑤治乳汁不通:薜荔果两个,猪前蹄一只,煮食并次汁。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

⑥治妇人胆虚不足,乳不至:通草二钱,穿山甲一钱,木馒头一枚。三味共末,入猪蹄汤内煮烂吃,再不至,加急性子五钱。(《慎斋遗书》)

⑦治荣卫气虚,邪冷气进袭脏腑之内,或食生冷,或啖炙博,或饮酒过度,积热肠间,致使肠虚弱,糟粕不聚,大便鲜血,脐腹疼痛,里急后重,或肛门脱出,或久患酒,大便频并:败樱(?)(烧)、木馒头(烧),乌头甘草(炙)各二两。上为细末,每服二钱,水一盏,煎至七分,空心温服。(《局方》肠风黑散

⑧治久年痔漏下血干姜百草霜各-两,木馒头二两,乌梅、败棕、柏叶、油发各半两。以上七味各烧灰存性,即入桂心三钱,白芷五钱(俱不见火)。同为末,醋糊丸,如梧子大,空心米饮下。(《世医得效方》黑丸子

⑨治肠风下血不止,仍治大便急涩:枳壳(去瓤,麸炒)、本馒头(麸炒)各等分。为细末,空心食前,每服二钱,温酒调下。(《杨氏家藏方》枳壳散

⑩治痄腮:薜荔果实二枚,煮猪精肉食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
治痈疽初起:薜荔果三钱,焙研细末,分二次吞服。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

⑿治阴溃囊肿:木馒头子,小茴香等分。为末,每空心酒服二钱。(《濒湖集简方》)

⒀治夜盲薛荔果,煎汁蒸猪肝食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
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
中药功效分类

《中华本草》:木馒头

【出处】出自《本草纲目

【拼音名】Mù Mán Tou

【别名】木莲、水馒头、鬼馒头、蔓头萝、爬墙果、爬壁果、王不留行、馒头米壳、凉粉果、文头果、文头榔、糖馒头、木锋、桔把、馒头郎、鬼球、木莲果、凉粉树果、馒头果、牛奶子、牛奶柚、程邦子、木果蒲、薛荔果、凉粉子、木瓜、膀膀子、膨泡、乌鸦馒头、烹泡子
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桑科植物薛荔 的果实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icus pumila L.

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将熟的果实,剪去果柄,投入沸水中浸1m,晒干或鲜用。

【原形态】常绿攀援或匍匐灌木。叶二型;营养枝上生不定根,攀援于墙壁或树上,叶小而薄,叶片卵状心形,长约2.5cm,膜质,基部稍不对称,先端渐尖,叶柄很短;繁殖枝上无不定根,叶较大,互生,叶柄长5-10mm;托叶2,披针形,被黄色丝状毛;叶片厚纸质,卵状椭圆形,长5-10cm,宽2-3.5cm,先端急尖至钝形,基部圆形至浅心形,全缘,上面无毛,下面被黄色柔毛;基出脉3条,侧脉4-5对,在表面下陷,背面突起,网脉蜂窝状。花序托单生于叶腋,梨形或倒卵形,长3-6cm,宽3-5cm,顶部截平,略其短钝头或为脐状突起,基部有时收缩成一短柄,幼时被黄色短柔毛,成熟时绿带浅黄色或微红,基生苞片宿存,密被长柔毛;雄花和瘿花同生于一花序托内壁口部,多数,排成数行,有梗,花被片2-3;雄蕊2,花丝短;瘿花具梗,花被片3,花柱侧生;雌花生于另一植株花序托内壁,花梗长,花被片4-5。瘦果近球形,有粘液。花期5-6月,果期9-10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旷野树上或村边残墙破壁上或石灰岩山坡上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、中南、西南等地。

【性状】性状鉴别 榕果成梨形,黄褐色至黑褐色,长4-6cm,直径4mm,先端近截形,中央有一稍突出的小孔,孔内有膜质小苞片充塞,孔外通常有细密的褐色绒毛;花序托下端渐狭,具有短的果柄痕迹。花序托坚硬而质轻,内部生有众多细小黄棕色圆球状瘦果。气微,味微甜。

【性味】味甘、性平

【归经】肾、胃、大肠经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6-15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。

【各家论述】1.《本草拾遗》:破血

2.《本草图经》:能壮阳道。

3.《纲目》:固精,消肿,散毒,止血,下乳。

4.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通经行血。煲食下乳,消肿毒;洗、痔,理跌打

5.《本经逢原》:治一切风恶疮,为利水活血通乳要药。

6.《得配本草》:活血生用,止血煅用。
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中药拼音索引:m
打赏中医宝典
中药功效分类

相关中药

中药功效分类

中药主治

相关方剂

拼音:M 相关书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