粟米
- 目录
- 《本草蒙筌》粟米
- 《本草求真》粟米
- 《本草衍义》粟米
- 《本草易读》粟米
- 《本草易读》粟米
- 《滇南本草》粟米
- 《名医别录》粟米
- 《神农本草经》粟米
- 《食疗本草》粟米
- 《新修本草》粟米
- 《药性切用》粟米
- 《饮食须知》粟米
- 《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》粟米
- 《证类本草》粟米
- 《千金翼方》粟米
- 《冯氏锦囊秘录》粟米
- 《饮膳正要》粟米
- 《中医饮食营养学》粟米
- 《医学入门》粟米
- 《中药大辞典》粟米
- 《中华本草》粟米
《本草蒙筌》粟米
新则味咸,陈则味苦。气平、微寒。无毒。在处俱种,北地尤多。日舂为粮,呼曰小米。丹溪云属水与土,因而用养肾调脾。须分新陈,才索效验。新粟米养肾气不亏,去脾热常益中脘;陈粟米止泄痢分渗,却胃热大解渴消。舂为粉,理气劣食停,仍止呕逆;蒸作糗中热渴,更实大肠。泔主霍乱转筋,顿饮数升立愈。臭泔除烦渴驱热,酸泔洗疮疥杀虫。糯粟收摘略迟,经栽秫米即此。解寒热,利肠胃,杀疥毒,疗漆疮。煮粥炊饭最粘,捣饧造酒极妙。但动风壅气,切不宜食多。
又种黍米甘温,芦苗似粟非粟。由大暑布种,故以黍佥名。酿酒捣饧,亦同糯粟。肺病宜食,(孙思邈云∶肺家谷也。)
益气补中。食多昏五脏贪眠,食久缓筋骨绝脉。小儿食足难健步,猫犬食脚忽偏斜。倘资充餐,务防所忌。相类青粱白粱黄粱。味俱甘微温,粒比粟颇大。夏食清爽,因名曰粱。古称膏粱之家,亦缘食美而养浓也。但损地力收少,以致种者罕稀。调胃和脾,力倍诸谷。青白略次,惟与黍相同。北人名乌,南人名。但农家不甚珍此,惟略种以备荒年。为饭不粘,亦益脾胃。
(谟)按∶天生五谷,俱能养人。其甚益胃补脾,无过粳与粟也。日资食用,诚寄死生。
盖因得天地中和之气最多,与造化生育之功相等。非比他物,可以名言。故今南人食粳为常,北人食粟不缺。虽云地方种莳相宜,实亦本诸此也。
引用:《本草蒙筌》粟米
《本草求真》粟米
(稷粟)养肾气消胃热
粟米(专入肾。兼入脾胃)。味咸气寒。(时珍曰。粟即粱也。穗大而毛长粒粗者为粱。穗小而毛短粒细者为粟。苗俱似芽。种类甚多。)功专入肾养气。及消胃热。凡人病因肾邪。而见小便不利。消渴泄痢。与脾胃虚热。而见反胃吐食。鼻衄不止者。须当用此调治。以寒能疗热。咸能入肾。淡能。粟为谷类。谷又能养脾胃故也。(千金方粟米粉丸。纳七粒。治反胃吐食。)但此生者硬而难化。(得浆水即化。)熟者滞而难消。故书言此雁食则有足重难飞之虞。与杏仁同食则有吐泻之虑。不可不熟悉而明辨也。陈者良。
引用:《本草求真》粟米
《本草衍义》粟米
《本草易读》粟米
引用:《本草易读》粟米
《本草易读》粟米
《滇南本草》粟米
粟米图片,味咸,微寒。主滋阴、养肾气、健脾胃、暖中,反胃服之如神。
治小儿肝虫或霍乱吐泻,肚疼变痢疾或水泻不止,服之即效。用草连根,治转食冷吐。
引用:《滇南本草》粟米
《名医别录》粟米
《神农本草经》粟米
味咸微寒。
主养肾气,去胃脾中热,益气。陈者,味苦,主胃热,消渴,利小便(《大观本草》,作黑字,据《吴普》增)。
《吴普》曰:陈粟,神农黄帝苦无毒,治脾热,渴,粟养肾气(《御览》)。
案《说文》云:粟、嘉谷实也。孙炎注《尔雅》粢稷云:粟也,今关中人呼小米为粟米,是。
引用:《神农本草经》粟米
《食疗本草》粟米
陈者止痢,甚压丹石热。颗粒小者是。今人间多不识耳。其粱米粒粗大,随色别之。南方多 田种之。极易舂,粒细,香美,少虚怯。只为灰中种之,又不锄治故也。得北田种之,若不锄之,即草翳死。若锄之,即难舂。都由土地使然耳。但取好地,肥瘦得所由,熟犁。又细锄,即得滑实。〔嘉〕
引用:《食疗本草》粟米
《新修本草》粟米
味咸,微寒,无毒。主养肾气,去胃痹,中热,益气;陈者,味苦,主胃热,消渴,利小便。
江东所种及西间皆是,其粒细于粱米,熟舂令白,亦以当白粱,呼为白粱粟。陈者谓经三、五年者,或呼为粢米,以作粉,尤解烦闷,服食家亦将食之。
〔谨案〕粟有多种,而并细于诸粱,北土恒食,与粱有别。
引用:《新修本草》粟米
《药性切用》粟米
《饮食须知》粟米
引用:《饮食须知》粟米
《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》粟米
《证类本草》粟米
味咸,微寒,无毒。主养肾气,去胃脾中热,益气。陈者味苦,主胃热,消渴,利小便。
陶隐居云∶江东所种及西间皆是,其粒细于粱米,熟舂令白,亦以当白粱呼为白粱粟。
陈者谓经三、五年者,或呼为粢(音咨)米,以作粉尤解烦闷,服食家亦将食之。唐本注云∶粟类多种,而并细于诸粱,北土常食,与粱有别。陶云当白粱,又云或呼为粢,粢则是稷,稷乃(音祭)之异名也。其米泔汁,主霍乱,卒热,心烦渴,饮数升立瘥。臭泔,止消渴尤良。
米麦 ,味甘、苦,寒,无毒。主寒中,除热渴,解烦,硝石气。蒸米麦熬磨作之,一名糗也。臣禹锡等谨按孟诜云∶粟米,陈者止痢,甚压丹石热。颗粒小者是。今人间多不识耳。粱米粒粗大,随色别之。南方∶多 田,种之极易。舂粒细,香美,少虚怯,只为灰中种之种之,若不锄之,即草翳死;若锄之,即难舂。都由土地使然耳。但熟犁。又细锄,即得滑实。
陈藏器云∶粉解诸毒,主卒得鬼打,水搅服之。亦主热腹痛,鼻衄,并水煮服之。粳粟总堪为粉,粟强浸米至败者损人。又云泔,主霍乱,新研米清水和滤取汁服,亦主转筋入腹。胃冷者不宜多食。酸泔,洗皮肤疮疥,服主五野病及消渴。下淀酸者,杀虫及恶疮,和臭樗皮煎服,主疳痢。樗皮一名武目树。又云糗,一名KT (昌少切),味酸,寒。和水服之,解烦热,止泄,实大肠,压石热,止渴。河东人以麦为之,粗者为干糗粮,东人以粳米为之,炒干磨成也。陈士良云∶粳粟米,五谷中最硬,得浆水即易化解。小麦虚热。
图经文具青粱米条下。
千金方∶治反胃,食即吐。捣粟米作粉,和水丸如梧桐子大。七枚烂煮纳醋中,细吞之,得下便已。面亦得用之。良医心镜∶主脾胃气弱,食不消化,呕逆反胃,汤饮不下。粟米半升杵煮令熟,点少盐,空心和汁吞下。又方∶主消渴口干,粟米炊饭食之,良。又方∶主胃中热,消渴,利小便,以陈粟米炊饭食。兵部手集∶治孩子赤丹不止,初生七日,助谷神以导达肠胃。研粟米煮粥饮,浓薄如乳,每日研与小儿重舌,用粟哺之。产宝方∶粢米粉熬令黑。以鸡子白和如泥,以涂帛上贴之,帛作穴,以泄痈毒瓦斯,易之,效。博物志云∶雁食,足重不能飞。丹房镜源云∶衍义曰∶粟米,利小便,故益脾胃。
引用:《证类本草》粟米
《千金翼方》粟米
《冯氏锦囊秘录》粟米
粟米即北地小米。属水与土,养肾调脾,须分新陈。新粟米,养肾气不亏,去脾热常益中脘。
陈粟米,止泄痢,分渗却胃热,大解渴消。秫米,即小米之糯者。解寒热,利肠胃,杀疥毒,疗漆疮,煮粥炊饮最粘,捣饧造酒极妙。但动风壅气,不宜多食。一黍米,甘温肺家谷也。性最粘滞,同秫米,能捣饧造酒,益气补中。但食多令人多热,昏五脏贪眠,食久缓筋骨。小儿食,足难健步。猫犬食,脚忽偏邪。稷米,甘寒,亦宜脾胃,益气补不足,多食发冷病。相类又有三米,青粱、白粱、黄粱。粒比粟大,调胃和脾,益中止泄,力倍诸谷,青白略次,而黄独优,盖得中和之正气,古称膏粱之家,缘食美而养浓也。其甚益脾养胃者,无过粳与粟也,故南人食粳,北人食粟,虽地方种时相宜,实亦本于此也。
引用:《冯氏锦囊秘录》粟米
《饮膳正要》粟米
《中医饮食营养学》粟米
【基原】为禾本科植物粟的种仁。
【异名】小米。
【性味归经】甘、咸,凉。入脾、胃、肾经。
【功效】健脾和胃。
【应用】
1.脾胃虚弱,食不消化,呕逆反胃:粟米半升,捣如粉,水和丸如梧子,煮令熟,点少盐,空腹和汁吞下。(《食医心镜》)
2.胃热消渴:粟米煮饭。(《食医心镜》)
【使用注意】
粟米不宜与杏仁同食,食则令人呕吐腹泻。
【 现代研究】
粟米中含蛋白质及脂肪量较高,蛋白质中含多量谷氨酸、脯氨酸、丙氨酸和蛋氨酸,有补益作用。
【按语】
粟米,山东最多,五谷中最硬,谓之硬粟,但得浆水则易化。小米煮的焦饭锅巴,又名黄金粉。性味甘平,能补中益气,健脾消食,止泄。北方产妇多喜服粟米粥,亦是婴幼儿良好食品。此外,发芽的粟米称为粟芽,内含淀粉酶、维生素B、淀粉、蛋白质等,有良好的消化作用,可晾干研末服用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《本草衍义补遗》:“粟,陈者难化。所谓补肾者,以其味咸之故也。”
2.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“粟米功用与籼米略同,而性较凉,病人食之为宜。”
《医学入门》粟米
粟米咸寒养肾气,胃虚呕吐作为丸,若除胃热须陈者,更治消中利小便。
粟,从卤,从米,象形也。即今之小米,山东最多。五谷中最硬,谓之硬粟,得浆水即易化。无毒。丹溪云∶属水与土,陈者难化。《衍义》云∶生者难化,熟者滞气,隔食生虫。所谓养肾补骨者,味咸故也。去脾胃虚热气弱,食不消化,呕逆反胃,汤饮不下,用粟米粉作丸梧子大,煮熟入盐少许,并汁食之,和中益气;兼治腹痛,鼻衄,解诸毒。陈者味苦,除胃热消渴,利小便,止泄痢,压丹石热。《衍义》云∶利小便,故益脾胃。又粟粉炒黑,鸡子白调贴痈肿。泔汁,主霍乱转筋,卒热心烦,饮之立瘥,胃冷者不宜多食。臭疳,止消渴、五痔、疳痢,洗皮肤疮疥。下淀酸脚,杀虫涂恶疮。
引用:《医学入门》粟米
粟米
米
- 米
- 稗米
- 草米
- 陈米
- 稻米
- 菰米
- 槐米
- 黄米
- 稷米
- 粳米
- 粱米
- 米醋
- 米谷
- 米酒
- 米露
- 米麦
- 米仁
- 米汤
- 孽米
- 蘖米
- 糯米
- 秫米
- 黍米
- 小米
- 玉米
- 御米
- 诸米
- HT米
- 白梁米
- 白粱米
- 白米饮
- 稗子米
- 仓米汤
- 陈仓米
- 陈廪米
- 丹黍米
- 河西米
- 黄梁米
- 黄粱米
- 江米藕
- 江米粥
- 米谷部
- 米皮糠
- 糯米糕
- 糯米糊
- 糯米藕
- 糯米粥
- 糯小米
- 芡实米
- 荞麦米
- 青梁米
- 青粱米
- 生米仁
- 石米茶
- 碎米荞
- 香附米
- 小麦米
- 小米粥
- 苡米粥
- 薏苡米
- 玉米须
- 御米壳
- 御米汤
- 杂谷米
- 白粳米饭
- 白米饭草
- 冰糖苡米
- 参枣米饭
- 大麦米粥
- 粱米淡粥
- 糯米粉粉
- 小黄米酒
- 玉米须龟
- 玉米须饮
- 半夏秫米汤
- 赤豆粳米粥
- 川贝江米梨
- 附子仓米汤
- 附子梗米汤
- 附子粳米汤
- 河西米汤粥
- 荷叶米粉肉
- 荷叶糯米粥
- 米酒煮鲤鱼
- 糯米阿胶粥
- 三色糯米饭
- 桑耳糯米粥
- 石膏粳米汤
- 四物粱米汤
- 小米焦巴散
- 苡米桂花粥
- 苡米莲子粥
- 苡米杏仁粥
- 左金加陈米汤
- 黄芪米醋脆皮鲤
- 白虎加人参以山药代粳米汤
- 治黍米中藏干脯食之中毒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