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
《本草经集注》苦
引用:《本草经集注》苦
《本草图经》苦
茗、苦 图片,旧不着所出州郡,今闽浙、蜀荆、江湖、淮南山中皆有之。
《尔雅》所谓 ,苦。郭璞云∶木小似栀子,冬生,叶可煮作羹饮。今呼早采者为荼,晚取者为茗。茗、 ,蜀人谓之苦荼是也。今通谓之茶。茶、荼声近,故呼之。春中始生嫩叶,蒸焙去苦水,末之乃可饮。与古所食,殊不同也。《茶经》曰∶茶者,南方佳木。自一尺、二尺至数十尺,其巴川峡山有两人合抱者,伐而掇之。木如瓜芦,叶如栀子,花如白蔷薇,实如 榈,蒂如丁香,根如胡桃。其名一曰荼,二曰 ,三曰 (音设),四曰茗,五曰 。又曰茶之别者,其枳壳芽,枸杞芽,枇杷芽,皆治风疾。又有皂荚芽,槐芽,柳芽,乃上春摘其芽,和茶作之。故今南人输官茶,往往杂以众叶,惟茅芦、竹箬之类不可入,自余山中草木芽叶,皆可和合。椿、柿尤奇。真茶性极冷,惟雅州蒙山出者温,而主疾。《茶谱》云∶蒙山有五顶,顶有茶园,其中顶曰上清峰。昔有人病冷且久,遇一老父谓曰∶蒙之中顶茶,当以春分之先后,多耩人力,俟雷之发声,并手采摘,三日而止。若获一两,以本外水煎服,即能祛宿疾,二两当眼前无疾,三两固以换骨,四两即为地仙矣。其僧如说,获一两余,服未尽而病瘥。其四顶茶园,采摘不废。惟中峰草木繁密,云雾蔽亏,鸷兽时出,故人迹不到矣。近岁稍贵此品,制作亦精于他处,其性似不甚冷,大都饮茶少则醒神思,过多则致疾病,故唐《母景茶饮序》云∶释滞消壅,一日不利暂佳,瘠气侵精终身之累,斯大是也。
引用:《本草图经》茗、苦
《名医别录》苦
《食疗本草》苦
《食疗本草》苦
引用:《食疗本草》苦
《新修本草》苦
《证类本草》苦
微寒。主面目、通身漆疮。
陶隐居云∶处处有之。伧(士茎切)人取茎生食之。五月五日采,曝干。烧作灰以疗金疮,甚验。唐本注今人以为漏芦,非也。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有云∶子若猫蓟。茎圆无刺。五月采苗,堪生啖,所在下湿地有之。药性论云∶苦 草亦可单用,味苦,无毒。日华子云∶冷,治丹毒。
食疗云苦 ,微寒。生食治漆疮。五月五日采,曝干。作灰敷面目、通身漆疮,不堪多食尔
引用:《证类本草》苦(音袄)
《证类本草》苦
《千金翼方》苦
《医学入门》苦
- 苦艾 知识
- 苦菜
- 苦菜 知识
- 苦参
- 苦参 知识
- 苦草
- 苦丁
- 苦丁 知识
- 苦瓜
- 苦瓜 知识
- 苦果 知识
- 苦蒿
- 苦芥
- 苦苣
- 苦木
- 苦木 知识
- 苦茄
- 苦散
- 苦蘵
- 救苦丹
- 救苦丹 知识
- 救苦膏
- 救苦散
- 救苦汤
- 救苦丸
- 苦白蹄
- 苦参煎 知识
- 苦参酒
- 苦参酒 知识
- 苦参散
- 苦参实 知识
- 苦参汤
- 苦参汤 知识
- 苦参丸
- 苦地胆
- 苦地丁
- 苦碟子
- 苦丁茶
- 苦丁茶 知识
- 苦豆汤
- 苦豆子
- 苦豆子 知识
- 苦瓜根
- 苦壶卢
- 苦瓠散
- 苦瓠丸
- 苦酒方
- 苦酒汤
- 苦酒汤 知识
- 苦苣苔
- 苦楝皮
- 苦楝皮 知识
- 苦楝散
- 苦楝汤
- 苦楝丸
- 苦楝子
- 苦马豆
- 苦马豆 知识
- 苦荬菜
- 苦荞麦
- 苦荞麦 知识
- 苦石莲 知识
- 苦天茄
- 苦杏仁
- 苦杏仁 知识
- 苦竹根
- 苦竹沥
- 苦竹茹
- 苦竹叶
- 三叉苦
- 水苦荬
- 水苦荬 知识
- 野苦梨
- 救苦金丹
- 苦参酝酒
- 苦参酝酒 知识
- 苦楝寄生 知识
- 保生救苦散
- 除瘟救苦丹
- 洞天救苦丹
- 观音救苦丹
- 金钱苦叶草 知识
- 苦参橘皮丸
- 苦参天麻酒 知识
- 苦酒絮裹足方
- 当归贝母苦参丸
- 加减大造苦参丸
- 黄耆芍药桂枝苦酒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