雀瓮
- 目录
- 《本草崇原》雀瓮
- 《本草经集注》雀瓮
- 《本草衍义》雀瓮
- 《本经逢原》雀瓮
- 《名医别录》雀瓮
- 《神农本草经》雀瓮
- 《新修本草》雀瓮
- 《证类本草》雀瓮
- 《千金翼方》雀瓮
- 《医学入门》雀瓮
-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雀瓮
- 《中药大辞典》雀瓮
- 《中华本草》雀瓮
《本草崇原》雀瓮

(雀瓮《本经》谓之躁舍,后人谓之蛄 房,乃刺毛虫所作窠也。其形如瓮,雀好啄其瓮中之蛹,故名雀瓮,又谓之雀儿饭瓮。刺毛虫一名蛄 ,俗名杨瘌子,因其背上毛有毒,能螫人作痛也。生树枝间,如蚕而小,背上有五色斑毛。将老者,口中吐白汁,作茧自裹,凝聚渐硬,正如雀卵,紫白裥斑,其虫在中成蛹,如蚕之在茧也。夏月羽化而出作蛾,放子于叶间,如蚕子。处处树上有之,牡丹上尤多,入药唯取石榴树上及棘上房内有蛹者,正如螵蛸诸树皆有,入药唯取桑上者耳,故《图经》有天浆子之称。《衍义》有棘刚子之号。天浆乃甜榴之名也。)
雀瓮多生榴棘树上,夏月羽化而出,毛虫有毒,雀瓮则无毒矣,气味甘平,感木火土之气化,土气和于内外,则寒热结气可治矣。木气条达,则土气疏通,而蛊毒可治矣。火气光明,则鬼疰及小儿惊痫皆可治矣。
引用:《本草崇原》雀瓮
《本草经集注》雀瓮

味甘,平,无毒。主治小儿惊痫,寒热,结气,蛊毒,鬼疰。一名躁舍。生汉中,采蒸之,生树枝间, 房也。八月取。
,蚝虫也。此虫多在石榴树上,世呼为蚝虫,其背毛亦螫人。生卵,形如鸡子,大如巴豆,今方家亦不用此。蚝,一作 尔。(《大观》卷二十二,《政和》四五○页)
引用:《本草经集注》雀瓮
《本草衍义》雀瓮
《本经逢原》雀瓮

一名蛄 ,俗名 毛
甘平小毒。
《本经》主寒热结气,蛊毒鬼疰,小儿惊痫。
发明 雀瓮,蛄 壳也。其虫夏生叶上,背上有刺螫人,故名 毛。秋深叶尽欲老,口吐白沫,凝聚渐硬,在中成蛹如蚕,至夏羽化而出,其形有似蜻蜒而翅黑稍阔,放子叶上而生蛄 。谓雀瓮者,以雀好食其蛹也。入药惟取石榴树上者,连蛹炙焙用之。苏颂曰∶今医家治小儿惊痫,用雀瓮子连虫同白僵蚕、全蝎各三枚,微炒捣末,煎麻黄汤调服一字,日三服大效。藏器治小儿撮口不得饮乳,但先 口傍见血,以雀瓮打破取汁涂之。
引用:《本经逢原》雀瓮
《名医别录》雀瓮
《神农本草经》雀瓮

味甘平。
主小儿惊痫,寒热,结气,蛊毒。鬼注。一名躁舍。
《名医》曰:生汉中,采蒸之,生树枝间,蛄蟖房也。八月取。
案《说文》云:蛄,蛄斯黑也。《尔雅》云蟔,蛄蟖.郭璞云:蛓属也,今青州人呼蛓为蛄蟖.按本经名为雀瓮者。瓮与蛹音相近,以其如雀子,又如茧虫之蛹,因呼之。
引用:《神农本草经》雀瓮
《新修本草》雀瓮

味甘,平,无毒。
主小儿惊痫,寒热,结气,蛊毒,鬼疰。一名躁舍。生汉中,采蒸之,生树枝间,房也。八月取。
,蚝虫也。此虫多在石榴树上,俗呼为蚝虫,其背毛亦螫人。生卵,形如鸡子,大如巴豆,今方家亦不用此。
蚝,一作 尔。
〔谨案〕此物紫白间斑,状似车渠文可爱,大者如雀卵,在树间似螵蛸虫也。
引用:《新修本草》雀瓮
《证类本草》雀瓮

(雀瓮_图片)
味甘,平,无毒。主小儿惊痫,寒热,结气,蛊毒,鬼疰。一名躁舍。生汉中,采蒸之,生树枝间, (音髯) (音斯)房也。八月取。
陶隐居云∶ ,蚝(七吏切)虫也。此虫多在石榴树上,俗为蚝虫,其背毛亦螫人。
生卵形如鸡子,大如巴豆,今方∶家亦不用此。蚝,一作 (七吏切)尔。唐本注云∶此物紫白间斑,状似砗磲纹可爱,大者如雀卵,在树间似螵蛸虫也。臣禹锡等谨按蜀本注云∶雀好食之,俗谓之雀儿饭瓮。陈藏器云∶雀痈,本功外,主小儿撮口病,先 小儿口旁,令见血,以痈碎取汁涂之,亦生捣鼠妇并雀痈汁涂。小儿多患此病,渐渐以撮不得饮乳者是。凡产育时,开诸物口不令闭,相厌之也。打破绞取汁,与平常小儿饮之,令无疾。《本经》云∶ 房。
苏云蚝虫卵也。且蚝虫身扁,背上有刺,大小如蚕,安有卵如雀卵哉,苏为深误耳。雀痈一名雀瓮,为其形似瓮而名之。痈、瓮声近耳,其虫好在果树上,背有五色裥毛,刺人有毒。
欲老者,口中吐白汁,凝聚渐硬,正如雀卵,子在其中作蛹,以瓮为茧,羽化而出,作蛾放子如蚕子,于叶间,岂有蚝虫卵如雀卵大也。日华子云∶ ,毛虫窠,有毒。
图经曰∶雀瓮, 房也。生汉中木枝上,今处处有之。 ,蚝(七吏切)虫也,亦曰(与蚝同)。毛虫好在石榴木上,似蚕而短,背上有五色斑,刺螫人有毒,欲老者口吐白汁,凝聚渐坚硬,正如雀卵,故名之。一名雀痈,痈、瓮声近耳,其子在瓮中作蛹,如蚕之在茧也。久而作蛾出,枝间叶上放子如蚕子,复为虫。旧注以瓮为虫卵,非也。一曰雀好食其瓮中子,故俗间呼为雀儿饭瓮,又名棘刚子,又名天浆子。八月采,蒸之。今医家治小儿慢惊方,以天浆子有虫者、白僵蚕、干蝎三物微炒,各三枚,捣筛为末,煎麻黄汤调服一字,日三,随儿大小加减之,大有效。
衍义曰∶雀瓮,多在棘枝上,故又名棘刚子。研其间虫出,灌小儿,治惊痫。
引用:《证类本草》雀瓮
《千金翼方》雀瓮
《医学入门》雀瓮

雀瓮放子名天浆,甘平无毒抹诸疮,小儿惊痫不可缺,撮口风堪刺口傍。
即毛虫房也。好在石榴树上,似蚕而短,背上有五色斑毛,刺人有毒。欲老者口吐白汁,凝聚渐坚硬如雀卵。其子在瓮中作蛹,久而作蛾,出枝叶上放子复为虫。又曰∶雀好食其瓮中子,故俗间呼为雀儿饭瓮,又名天浆子。八月采,蒸之。主小儿慢惊,惊痫,寒热结气,蛊毒鬼疰。又小儿撮口不得饮乳者,先刺口傍令见血,以瓮内汁和鼠妇捣涂之。《局方》皆以粪虫为天浆子,以之治疳则可,若治惊风方须用此也。
引用:《医学入门》雀瓮

雀
- 雀
- 蒿雀
- 孔雀
- 麻雀
- 雀卵
- 雀麦
- 雀梅
- 雀翘
- 雀肉
- 雀苏
- 雄雀
- 金雀根
- 金雀花
- 孔雀肉
- 孔雀矢
- 孔雀屎
- 麻雀肉
- 麻雀粥
- 雀斑方
- 雀斑丸
- 雀儿饼
- 雀梅叶
- 雀屎丸
- 雀医草
- 朱雀丸
- 麻雀肉饼
- 雀儿药粥
- 御酱铁雀
- 治雀目方
- 虫草炖黄雀
- 治雀目眼方
- 紫笋雀舌茶
- 鸡头粉雀舌子
- 治雀姑眼神效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