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棱草
- 目录
- 《中药大辞典》三棱草
《中药大辞典》:三棱草

【出处】《贵州民间药》
【拼音名】Sān Lénɡ Cǎo
【原形态】多年生草本。根茎短,横生。秆簇生,高20~60厘米,三棱形。叶片线形,常与秆等长,宽约6毫米;有叶鞘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;花序通常长10~15厘米;小穗3~10,雄性小穗顶生,稍纤弱,长2~5厘米;雌性小穗侧生,圆柱形,长2.5~5厘米;鳞片覆瓦状排列,雌花的鳞片卵形,淡褐色,有脉3条,脊延伸成一长尖头;雄蕊3;花柱2裂;囊苞卵形,有短喙,褐色。小坚果淡褐色,三棱形。抽穗期夏秋。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山坡草丛中。分布华东、华南、西南各地。
【性味】性平,味辛,无毒。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2~5钱(鲜者1~2两)。
【附方】治小儿痧疹不出:三棱草二钱,三春柳二钱,鱼鳅串二钱,香樟皮一钱,芫荽一钱。煎水服,每次一汤匙,日服三次。
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
三棱
- 三棱【中草药图片】
- 三棱【中药大全】
- 三棱《本草便读》
- 三棱《本草分经》
- 三棱《本草求真》
- 三棱《本草易读》
- 三棱《本草易读》
- 三棱《本草择要纲目》
- 三棱《本草择要纲目》
- 三棱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
- 三棱《汤液本草》
- 三棱《药鉴》
- 三棱《药鉴》
- 三棱《玉楸药解》
- 三棱《中药炮制》
- 黑三棱【中药大全】
- 黑三棱【中药图谱】
- 京三棱《本草撮要》
- 京三棱《本草蒙筌》
- 京三棱《本草图经》
- 京三棱《本草图经》
- 京三棱《冯氏锦囊秘录》
- 京三棱《顾松园医镜》
- 京三棱《医方考》
- 京三棱《医学入门》
- 京三棱《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》
- 京三棱《证类本草》
- 京三棱《证类本草》
- 荆三棱【本草纲目】
- 荆三棱【本草纲目】图文版
- 荆三棱【中药大全】
- 荆三棱【中药图谱】
- 荆三棱《本草备要》
- 荆三棱《本草乘雅半偈》
- 荆三棱《本草乘雅半偈》
- 荆三棱《本草从新》
- 荆三棱《本草纲目》
- 荆三棱《本经逢原》
- 荆三棱《得配本草》
- 荆三棱《药笼小品》
- 荆三棱《药笼小品》
- 荆三棱《中药学》
- 三棱煎【方剂大全】
- 三棱煎《妇人大全良方》
- 三棱煎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
- 三棱散【方剂大全】
- 三棱散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- 三棱汤《万氏秘传片玉心书》
- 三棱丸【方剂大全】
- 三棱丸《博济方》
- 三棱丸《博济方》
- 三棱丸《是斋百一选方》
- 三棱针《中医词典》
- 草三棱根《证类本草》
- 京三棱方【方剂大全】
- 京三棱散【方剂大全】
- 京三棱散《妇人大全良方》
- 京三棱汤【方剂大全】
- 京三棱丸【方剂大全】
- 荆三棱散【方剂大全】
- 三棱煎丸【方剂大全】
- 三棱煎丸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- 三棱煎圆【方剂大全】
- 三棱马尾【中药大全】
- 小三棱煎《博济方》
- 小三棱煎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
- 鳖甲三棱丸【方剂大全】
- 柴胡三棱饮【方剂大全】
- 陈米三棱丸【方剂大全】
- 醋煮三棱丸【方剂大全】
- 二香三棱丸【方剂大全】
- 厚朴三棱丸【方剂大全】
- 京三棱煎丸【方剂大全】
- 荆三棱煎丸【方剂大全】
- 六味三棱丸【方剂大全】
- 木香三棱丸【方剂大全】
- 三棱消积丸【方剂大全】
- 三棱消积丸《内外伤辨》
- 三棱消积丸《脾胃论》
- 三棱消积丸《脾胃论》
- 三棱针疗法【器具技法】
- 三棱针疗法《中医刺灸》
- 三棱针疗法《中医刺灸》
- 宣明三棱汤《仁术便览》
- 沉香三棱煎丸【方剂大全】
- 京三棱鳖甲丸【方剂大全】
- 三棱、莪术解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
- 三棱、莪术解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
- 三棱种植技术【中药种贮】
- 三棱的鉴别方法【中药鉴别】
- 活血化瘀药之三棱【中药基础】
- [针灸]三棱针疗法【中医针灸技术】
- 隐斜视的三棱镜矫正【五官眼科斜视】
- 三棱镜是怎么矫正斜视的【五官眼科斜视】
- 排卵期子宫出血方三温经三棱煎【月经病偏方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