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节

松节
目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松节
《中药大辞典》松节
《中华本草》松节
《本草备要》松节
《本草便读》松节
《本草崇原》松节
《本草撮要》松节
《本草易读》松节
《本经逢原》松节
《滇南本草》松节
《名医别录》松节
《中药学》松节
《千金翼方》松节
《顾松园医镜》松节
中药功效分类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松节

【拼音名】Sōnɡ Jié

【来源】主要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,其次为1.赤松(短叶赤松)Pinus densiflora Sieb. et Zucc.、2.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 (Loud.)Mayr.、3.红松(海松)Pinus koraiensis Sieb. et Zucc.、4.华山松(青松、五须松)Pinus armandii Franch.以及马尾松、云南松、思茅松等的松节,或为松树生病后长出的瘤状物。全年可采,晒干。

【性味】苦,温。

【用法用量】0.5~1两

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中药功效分类

《中药大辞典》:松节

【出处】《本草经集注

【拼音名】Sōnɡ Jié

【别名】黄松木节(《圣惠方》),油松节(《药材资料汇编》),松郎头(《药材学》)。

【来源】为松科植物油松、马尾松或云南松的枝干的结节。多于采伐时或木器厂加工时锯取之,经过选择修整,晒干或阴干。

【原形态】①油松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又名:短叶松、红皮松。

常绿乔木,高15~25米,胸径达1米。树皮灰褐色,呈鳞甲状裂,裂隙红褐色。枝轮生,小枝粗壮,淡橙黄色或灰黄色;冬芽长椭圆形,棕褐色。叶针形,2针一束,稀有3针一束的,较粗硬,长10~15厘米,边缘有细锯齿,两面有气孔线;叶鞘初时淡褐色,渐变为暗灰色,外表常被薄粉层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,均为松球花序;雄球序长卵形,长1~1.5厘米,淡黄绿色,簇生于前一年小枝顶端;花开后成葇荑状,雄蕊多数;雌球序阔卵形,长7毫米,紫色,1~2枚着生于当年新枝顶端,多数珠鳞成螺旋状紧密排列,胚珠2枚;珠鳞下面有一小型苞片,与珠鳞分离。松球果卵形,长5~8厘米,直径3~5厘米,在枝上能宿存数年之久,鳞突较隆起,鳞脐亦突出,呈钝尖形。种子具翅,呈不十分规则之椭圆形,稍扁,紫褐色或褐色,具油汁胚乳。花期4~5月。果热期翌年9月。

生长于山坡。分布辽宁、吉林、河北、山东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内蒙古、宁夏、青海、河南、山东等地。

②马尾松,又名:山松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青松、台湾赤松、铁甲松。

常绿乔木,高可达40米。树皮红棕色,成不规则长块状裂。小枝常轮生,红棕色,具宿存鳞片状叶枕,常翘起,较粗糙;冬芽长椭圆形,芽鳞红褐色,叶针形,2针一束,细长而柔韧,长13~20厘米,叶缘具细锯齿;叶鞘膜质,灰白色,永存。雄球序椭圆形至卵形,开后延长成葇荑状,黄色,雄蕊具2花粉囊;雌球序椭圆形,肉紫色。松球果卵状圆锥形,长4~7厘米,直径2.5~4.5厘米,果鳞木质,鳞片盾菱形,鳞突较平坦,微具脊,鳞脐小而短,微凹或微凸。花期4~5月。果熟期翌年10月。

生长于山地。分布河南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陕西等地。

③云南松,又名:飞松。

常绿乔木,高达30米。树皮幼时红褐色,渐老则呈灰褐色,深纵裂并呈片状剥落。枝轮生状;冬芽粗大,圆锥状卵形至圆柱形,红褐色,鳞片披针形,被有白色透明薄膜。叶针形,3针一束,长15~25厘米,边缘及中肋有细锯齿;叶鞘永存。雄球序聚生于当年生小枝的下部,黄色,圆柱形,长2~3厘米,外有一苞片承托;雌球序单生,近于幼枝顶端,鳞片紫褐色。松球果卵状圆锥形或椭圆状圆锥形,长4.5~10厘米,直径4.5~7厘米,成熟时咖啡龟;果鳞长圆形,鳞背稍隆起或显著隆起,鳞脐微凹。种子卵状或椭圆形,黄褐色。花期3~4月。果期11~12月。

生长于山地。分布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广西等地。

以上三种植物的幼根或根白皮松根)、幼枝或幼枝尖端(松笔头)、叶(松叶)、花粉松花粉),球果(松球)、树皮(松木皮)、树脂的加工品(松香)、木材中的松脂松油)亦供药用。各详专条。

【生境分布】全国有松树分布地区均产。

【性状】干燥松节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片状,大小粗细不等,一般长5~10厘米,厚1~3厘米。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,横切面较粗糙,中心为淡棕色,边缘为深棕色而油润。质坚硬,不易折断,断面呈刺状。有松节油气,味微苦。以个大、棕红色、油性足者佳。

【化学成份】油松、马尾松的松节主要含纤维素,木质素,少量挥发油(松节油)和树脂;挥发油含α-蒎烯及β-蒎烯约90%以上,另有少量l-莰烯。

【炮制】擘碎,用水洗净,浸泡,捞出,润透,待软切片,晒干。或浸泡后置蒸笼内蒸透,乘热切片。

【性味】苦,温。

①《别录》:"温。"

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"无毒。"

③《滇南本草》:"性平,味微酸。"

④《纲目》:"苦,温,无毒。"

⑤《医林纂要》:"苦辛,温。"

⑥《本草再新》:"味甘苦,性温,无毒。"

【归经】①《本草再新》:"入心、肺二经。"

②《本草撮要》:"入手太阴、阳明、少阴,足厥阴经。"

【功能主治】祛风燥湿舒筋通络。治历节痛,转筋挛急,脚气痿软,鹤膝风,跌损瘀血

①《别录》:"主百节久,风虚,脚痹疼痛。"

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"治脚软骨节风。"

③《本草衍义补遗》:"炒焦治骨间病,能燥血中之湿。"

④《滇南本草》:"行经络,治痰火,筋骨疼痛湿痹痿软,强筋骨。"

⑤《本草通玄》:"搜风舒筋。"

⑥《分类草药性》:"治鹤膝风,通气和血。"

⑦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治风湿骨痛跌打瘀痛。"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5钱;或浸酒。外用:浸酒涂擦。

【注意】阴虚血燥者慎服。

①《本经逢原》:"血燥人忌服。"

②《本草从新》:"血虚人尤忌。"

【附方】①治历节风,四肢疼痛犹如解落:松节三十斤(细锉,水四石煮取一石),猪椒叶三十斤(锉,煮如松节法);上二味澄清,合渍干曲五斤候发,以糯米四石五斗酿之,依家酝法酘,勿令伤冷热。第一酘时下后诸药:柏子人五两,磁石十二两(末),独活十五两,天雄五两(炮),茵芋四两(炙),防风十两,秦艽六两,芎藭五两,人参四两,萆藓五两。上十味细切,内饭中炊之,如常酘法,酘足讫,封头四七日,押取清,适性服之,勿至醉。(《千金方》)

②治脚转筋疼痛挛急者:松节一两(细锉如米粒),乳香一钱。上药用银石器内,慢火炒令焦,只留一、二分性,出火毒,研细,服一钱至二钱,热木瓜酒调下。(孙用和)

③治患脚屈,积年不能行,腰脊挛痹及腹内紧结者:松节一斛,净洗,锉之,以水三斛,煮取九斗,以渍曲;又以水二斛煮滓,取一斛,渍饭。酿之如酒法,熟即取饮,多少任意。(《补缺肘后方》)

④治从高坠损,恶血攻心,胸膈烦闷:黄松木节五两(细锉)。用童子小便五合,醋五合,于砂盆内,以慢火炒,旋滴小便并醋,以尽为度,炒令干,捣细罗为散。每服,以童子热小便调下二钱,日三、四服。(《圣惠方》松节散

⑤治牙齿历蠹,齿根黯黑:松节烧灰揩之。(《圣惠方》)

⑥治齿风,疼痛不止:槐白皮地骨皮各一两,松节一两(锉)。上药,捣筛为散,每用五钱,以浆一(二)中盏,煎五、七沸,去滓,热含冷吐。(《圣惠方》槐白皮散

⑦治水田皮炎:松节、艾叶各适量,制成松艾酒精,涂抹患处。(《全展选编·皮肤科》)

【各家论述】《本草汇言》:"松节,气温性燥,如足膝筋骨,有风有湿,作痛作酸,痿弱无力者,用此立痊。倘阴虚髓乏,血燥有火者,宜斟酌用之。"

【临床应用】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:取油松的松头、松节、松针各半斤,当归2两,制成复方注射液。肌肉注射每日两次,每次3毫升;或穴位注射每日两次,每次1毫升。治疗风湿关节炎腰腿痛风湿痛症204例,治愈33例,显效92例,有效66例,无效13例。此药似有祛风镇静止痛消炎等作用。以穴位注射效果较好。

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
中药功效分类

《中华本草》:松节

【出处】出自《本草经集注》。

1.《本草图经》:方书言松为五粒,字当读为鬣,音之误也。言每五鬣为一叶,或有两鬣、七鬣者。松岁久则实繁,中原虽有,然不及塞上者佳好也。

2.《本草纲目》:松树,磊砢修耸多节,其皮粗厚有鳞形,其叶后雕。二、三月抽蕤生花,长四、五寸,采其花蕊为松黄。结实状如猪心,叠成鳞砌,秋老则子长鳞裂。然叶有二针、三针、五针之别,三针者为栝子松,五针者为松子松。其子大如柏子,惟辽海

【拼音名】Sōnɡ Jié

【别名】黄松木节、油松节、松郎头
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松科植物油松、马尾松、赤松、云南松等枝干的结节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Pinus tabulaeformis Carr.2.Pinus massoniana Lamb.3.Pinus densiflora Sied.et Zucc.4.Pinus yunnanensis Franch.

采收和储藏:多于采伐时或木器厂加工时锯取之,经过选择修整,晒干或阴干。

【原形态】1.乔木,高达25m,胸围可达1m以上。树皮灰褐色,呈不规则鳞甲状裂,裂隙红褐色。枝轮生,小枝粗壮,淡橙黄色或灰黄色;冬芽宽椭圆形,先端尖,红褐色。叶针形,2针一束,深绿色,粗硬,长10-15cm,径约1.5mm,边缘有细齿,两面有气孔线;叶鞘初时淡褐色,渐变成暗灰色。雄球花圆柱形,长1.2-1.8cm,在新枝上聚生成穗状;雌球花序阔卵形,长7mm,紫色,着生于当年新枝上。球果卵形或圆卵形,长4-9cm,有短梗,向下弯垂,熟时淡黄色或淡褐黄色,宿存数年之久;中部种鳞近长圆状倒卵形,长1.6-2cm,鳞盾肥厚,隆起或微隆起,扁菱形或菱状多角形,横脊显着,鳞脐凸起有尖刺。种子卵圆形或长卵圆形,淡褐色,有斑纹,连翅长1.5-1.8cm。花期4-5月,果熟期翌年10月。

2.乔木,高达45m,胸围1.5m。树皮红褐色,下部灰褐色,成不规则长块状裂。小枝常轮生,淡黄褐色,无白粉,无毛;冬芽卵状圆柱形,褐色,先端尖,芽鳞边缘丝状,先端尖或有长尖头。叶针形,2针一束,稀3针一束,长12-30cm,细长而柔软,叶缘有细锯齿,树脂道约4-8个,在背面边生,或腹面也有2个边生;叶鞘初呈褐色,后渐变成灰黑色,宿存。雄球花淡红褐色,圆柱形,弯垂,长1-1.5cm,聚生于新枝下部苞腋,穗状;雌球花单生或2-4个聚生于新枝顶端,淡紫红色。球果卵圆形或圆锥状卵形,长4-7cm,径2.5-4m,有短梗,下垂,熟时粟褐色;中部种鳞近长圆状倒卵形,长约3cm;鳞盾菱形,微隆起或平,鳞脐微凹,无刺。种子长卵圆形,长4-6mm,连翅长2-2.7cm。花期4-5月,果熟期翌年10-12月。

3..乔木,高达30m,胸围达1.5m。树皮橘红色,不规则鳞片状脱落。一年生枝淡黄色或红黄色,微有白粉,无毛;冬芽长圆状卵圆形,暗红褐色,针叶2针一束,长5-12cm,径约1mm,先端微尖,两面有气孔线,边缘有细锯齿,横切面半圆形,树脂道约4-6个,边生。雄球花淡红黄色,圆筒形,5-12mm,聚生于新枝下部呈短穗状;雌球花淡红紫色,单生或2-3个聚生,一年生小球果的种鳞先端有短刺。球果熟时暗黄褐色或淡褐黄色;种鳞张开,易脱落,有微隆起的横脊,鳞脐平或微凸起,有短刺。种子倒卵状椭圆形或卵圆形,长4-7mm,连翅长1.5-2m,种翅宽5-7mm。花期4月,果熟期翌年9-10月。

4.乔木,高达30cm,胸围1m。树皮灰褐色,不规则鳞片状深裂,易脱落。一年生枝粗壮,红褐色,二三年生小枝上苞片状鳞叶易脱落,露出褐色内皮;冬芽圆锥状卵形,红褐色,芽鳞披针形,先散开,有白色丝状毛。针叶3针一束,稀2针一束,长10-30cm,径约1.2mm,柔软,稍下垂,横切面扇状三角形,树脂道4-5个,中生与边生并存,叶鞘宿存。球果圆锥状卵圆形,长5-11cm,梗长约5mm,熟时栗褐色或黄褐色;鳞盾肥厚隆起,有横脊;鳞脐微凹或微隆起,有短刺。种子近卵圆状倒卵形,边翅长1.6-1.9cm。花期4-5月,果熟期翌年10-11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1.生于海拔100-2600m的山地。

2.生于海拔1500m以下山地。

3.生于温带沿海山地和平原。

4.生于1000-2800m的山地林中。

资源分布:1.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及河南、山东、江苏等地。

2.分布于陕西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3.分布于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山东、江苏。南京一带有栽培。

4.分布于西南地区及广西。

【性状】性状鉴别 (1)油松 呈扁圆节段状或呈不规则的片状或状,短粗细不一。表面黄棕色、灰棕色或红棕色,稍粗糙,有时带有棕色至黑棕色油脂斑,或有残存的栓皮。质坚硬而重。横断面木部淡棕色,心材色稍深,可见有同心环纹,有时可见散在棕色小孔状树脂道,显油性;髓部小,淡黄棕色,纵断面纹理直或斜,不均匀。有松节油香气,味微苦辛。

(2)马尾松 与油松相似。表面黄棕色、浅黄棕色或红棕色,纵断面纹理直或斜,较均匀。以体大、色红棕、油性足者为佳。

显微鉴别 (1)油松 横切面年轮宽0.4-0.5mm.早材管胞直径20-40μm,壁厚约1.7μm;晚材管胞直径9-27μm,壁厚约3.5μm。树脂道直径60-146μm。径向切面交叉场纹孔窗格状,1-3个,多为1个,木射线管胞内壁具锐锯齿。切向切面射线高1-13个细胞。

(2)马尾松 横切面年轮宽1.5-6mm.早材管胞直径30-95μm,壁厚约3μm;晚材管胞直径15-36μm,壁厚约7μm。树脂道直径可达200μm.径向切面交叉场纹孔窗格状,稀松木型,多1-2个,射线管胞内壁多钝浅锯齿。切向切面射线细胞1-24个。

【化学成份】油松、马尾松的松节主要含纤维素,木质素(Lignin),少量挥发油(松节油)和树脂;挥发油含α-和β-蒎烯(Pinene)约90%以上。另含少量的樟烯(camphene)、二戊烯(dipentene)等,还含油脂。油松的松节还含熊果酸(ursolic acid),异海松酸(isopimaric acid).

【药理作用】松节有一定的镇痛抗炎作用。

【炮制】擘碎,用水洗净,浸泡,捞出,润透,待软切片,晒干。或浸泡后置蒸笼内蒸透,乘热切片。

【性味】苦;性温

【归经】肝;肾经

【功能主治】祛风燥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。。主风寒湿痹,历节风痛;脚痹痿软;跌打伤痛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0-15g;或浸酒、醋等。外用:适量,浸酒涂擦;或炒研末调敷。

【注意】阴虚血燥者慎服。

【各家论述】1.《本草汇言》:松节,气温性燥,如足膝筋骨,有风有湿,作痛作酸,痿弱无力者,用此立痊。倘阴虚髓乏,血燥有火者,宜斟酌用之。

2.《名医别录》:主百节久风,风虚,脚痹疼痛。

3.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脚软骨节风。

4.《本草衍义补遗》:炒焦治骨间病,能燥血中之湿。

5.《滇南本草》:行经络,治痰火,筋骨疼痛湿痹痿软,强筋骨

6.《本草通玄》:搜风舒筋。

7.《分类草药性》:治鹤膝风,通气和血

8.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治风湿骨痛跌打瘀痛
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中药拼音索引:s
打赏中医宝典

相关记载

中药功效分类
中药功效分类

松节 知识

中药功效分类

相关中药

中药功效分类

中药主治

相关方剂

拼音:S 相关书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