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韭
《本草经集注》乌韭

引用:《本草经集注》乌韭
《名医别录》乌韭
《神农本草经》乌韭

味甘寒。
主皮肤往来寒热,利小肠膀胱气。生山谷石上。
案《广雅》云:昔邪,乌韭也,在屋曰昔邪,在墙曰垣衣。《西山经》云:萆荔,状如乌韭。《唐本》注云:即石衣也,亦名石苔,又名石发。按《广雅》又云:石发,石衣也,未知是一否。
引用:《神农本草经》乌韭
《新修本草》乌韭

味甘,寒,无毒。主皮肤往来寒热,利小肠膀胱气。疗黄胆,金疮内塞,补中益气,好颜垣衣亦名乌韭,而为疗异,非是此种类也。
〔谨案〕此物,即石衣也,亦曰石苔,又名石发,生岩石阴不见日处,与卷柏相类也。
引用:《新修本草》乌韭
《证类本草》乌韭

味甘,寒,无毒。主皮肤往来寒热,利小肠膀胱气。疗黄胆,金疮内塞,补中益气,好颜色。生山谷石上。
陶隐居云∶垣衣亦名乌韭,而为疗异,非是此种类也。唐本注云∶此物即石衣也,亦曰石苔,又名石发。生岩石阴不见日处,与卷柏相类也。今按陈藏器本草云∶乌韭,烧灰沐发令黑,生大石及木间阴处,青翠茸茸者,似苔而非苔也。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∶石衣,涩,冷,有毒。垣衣为使,烧灰沐头长发。此即是阴湿处山石上苔,长者可四、五寸,又名乌韭。
苏云石苔非也。
引用:《证类本草》乌韭
《千金翼方》乌韭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