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衡
《本草择要纲目》杜衡

(即土细辛.)
【气味】
辛温无毒.
【主治】
风寒咳逆.作浴汤香人衣体.止气奔喘促.消痰饮.破留血项间瘿瘤之疾.下气杀虫.古方吐药往往用杜衡者.非杜衡也.乃及已也.及已似细辛而有毒吐人.昔人多以及已当杜衡.杜衡当细辛.故尔错误也.杜衡则无毒不吐人.功虽不及细辛.而亦能散风寒.下气消痰行水破血也.
引用:《本草择要纲目》杜衡
《本经逢原》杜衡

引用:《本经逢原》杜衡
《新修本草》杜衡

味辛,温,无毒。主风寒咳逆,香人衣体。生山谷。三月三日采根,熟洗,曝干。
根叶都似细辛,惟气小异尔。处处有之。方药少用,惟道家服之,令人身衣香。《山海经》云∶可疗瘿。
〔谨案〕杜衡叶似葵,形如马蹄,故俗云马蹄香。生山之阴,水泽下湿地,根似细辛、白前等,今俗以及己代之,谬矣。及己独茎,茎端四叶,叶间白花,殊无芳气,有毒,服之令人吐,惟疗疮疥,不可乱杜衡也。
引用:《新修本草》杜衡
《证类本草》杜衡

(杜衡_图片)
味辛,温,无毒。主风寒咳逆。香人衣体。生山谷。三月三日采根,熟洗,曝干。
陶隐居云∶根、叶都似细辛,唯气小异尔。处处有之。方药少用,唯道家服之。令人身衣香。《山海经》云∶可疗瘿。唐本注云∶杜衡叶似葵,形如马蹄,故俗云马蹄香。生山之阴,水泽下湿地。根似细辛、白前等。今俗以及己代之,谬矣。及己独茎,茎端四叶,叶间白花,殊无芳气。有毒,服之令人吐,唯疗疮疥,不可乱杜衡也。臣禹锡等谨按尔雅云∶杜,土卤。注∶杜衡也。似葵而香。山海经云∶天帝山有草,状如葵,其臭如蘼芜,名曰杜衡,可以走马,食之已瘿。郭璞注云∶带之令人便马。或曰∶马得之而健走。药性论云∶杜衡,使。能止气奔喘促,消痰饮,破留血,主项间瘤瘿之疾。
图经曰∶杜衡,旧不着所出州土,今江淮间皆有之。苗、叶都似细辛,唯香气小异,而根亦粗,黄白色,叶似马蹄,故名马蹄香。三月三日采根,熟洗,曝干。谨按《山海经》云∶天帝之山有草,状如葵,其臭如蘼芜,名曰杜衡,可以走马,食之已瘿。郭璞注云∶带之可以走马,或曰∶马得之而健走。《尔雅》谓之杜,又名土卤。然杜若亦名杜蘅,或疑是杜若。据郭璞注云∶似葵而香,故知是此杜衡也。今人用作浴汤及衣香甚佳。
衍义曰∶杜衡,用根,似细辛,但根色白,叶如马蹄之下。市者往往乱细辛,须如此别之。
《尔雅》以谓似葵而香是也。将杜衡与细辛相对,便见真伪。况细辛唯出华州者良。杜衡其色黄白,拳局而脆,干则作团。
引用:《证类本草》杜衡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