蛏
《本草从新》蛏
《本草撮要》蛏
《本草分经》蛏
《本草求真》蛏

蛏(专入肾。兼入肝)。乃海中小蚌耳。与江湖蚌蛤相类。闽人以田种之。候潮泥壅沃。谓之蛏田。其肉可为蛏肠(干淡)以充海错。(蛏生海泥中二三寸。大如指。两头开。)味甘性平。煮食可治胸中邪热烦闷。饭后食之。与服丹石人适合。并治妇人产后虚热。可知性体属阴。故能解热涤烦。然惟水衰火盛者则宜。若使脾胃素冷。服之必有动气泄泻之虞矣!书言可治冷痢。似属巧说。未可深信。
引用:《本草求真》蛏
《本经逢原》蛏
《食疗本草》蛏

(一)味甘,温,无毒。补虚,主冷利。煮食之,主妇人产后虚损。生海泥中,长二三寸,大如指,两头开。〔嘉补〕
(二)主胸中邪热、烦闷气。与服丹石人相宜。天行病后不可食,切忌之。〔嘉补〕
(三)又云,蛏∶寒,主胸中烦闷邪气,止渴。须在饭食后,食之佳。〔嘉补〕
引用:《食疗本草》蛏
《证类本草》蛏

味甘,温,无毒。补虚,主冷利。煮食之,主妇人产后虚损。生海泥中,长二、三寸,大如指,两头开。主胸中邪热,烦闷气。与服丹石人相宜。天行病后不可食,切忌之〔(新见)陈藏器、萧炳、孟诜。〕图经文具马刀条下。
引用:《证类本草》蛏
《医学入门》蛏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