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粱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高粱
【拼音名】Gāo Liɑnɡ
【别名】蜀黍
【来源】禾本科高粱Sorghum vulgare Pers,,以种子入药。
【生境分布】全国各地。
【化学成份】嫩株含氰甙类杜林甙(即叶下珠甙,dhurrin 即 phyllanthin,C14H17O7N)。
【性味】甘,平。
【用法用量】0.5~1两。
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中药大辞典》:高粱
【出处】《纲目》
【拼音名】Gāo Liɑnɡ
【别名】木稷、藋粱(《广雅》),芦穄(《食物本草》),蜀秫、芦粟、获粱(《纲目》),番黍(《瓯治遗事》)。
【来源】为禾本科植物蜀黍的种仁。种子成熟后采收。
【原形态】蜀黍(张华《博物志》)
一年生草本,高3~4米。茎圆柱形,节上有黄棕色短毛。叶互生,狭披针形,长达50厘米,宽约4厘米;叶鞘无毛或被白粉;叶舌硬膜质,先端圆,边缘生纤毛。圆锥花序长达30厘米,分枝轮生,无柄小穗卵状椭圆形,长5~6毫米,成熟时下部硬革质而光滑无毛,上部及边缘有短毛。颖果倒卵形,成熟后露出颖外,亦褐色。有柄小穗雄性,其发育程度变化甚大。花、果期秋季。
【生境分布】我国各地均有栽培。
【化学成份】幼芽、果实含p-羟基扁桃腈-葡萄糖甙、水解产生p-羟基苯甲醛、HCN和葡萄糖。
【性味】《纲目》:"甘涩,温,无毒。"
【归经】《本草撮要》:"入手足太阴、阳明经。"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~2两。
【附方】治小儿消化不良:红高粱一两,大枣十个。大枣去核炒焦,高粱炒黄,共研细末。2岁小孩每服二钱;3~5岁小孩每服三钱,每日服二次。(内蒙古《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)
【临床应用】治疗小儿消化不良:取碾高粱的第2遍糠,除净硬壳等杂质,置锅中加热翻炒,至呈黄褐色,有香味时取出放冷。每天3~4次,每次0.5~1钱口服。治疗104例,其中100例多在服药6次以内治愈,4例无效。
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高粱
【拼音名】Gāo Liɑnɡ
【别名】木稷、蜀黍、蜀秫、芦粟、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高粱的种仁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orghum vulgare Pers.
采收和储藏:秋季种子成熟后采收,晒干。
【原形态】高粱,一年生栽培作物。秆高随栽培条件及品种而异,节上通常无白毛髯毛。叶鞘无毛或被白粉;叶舌硬纸质,先端圆,边缘有纤毛;叶片狭长披针形,长达50cm,宽约4cm。圆锥花序有轮生、互生或对生的分枝;无柄小穗卵状椭圆形,长5-6mm,颖片成熟时下部硬革质,光滑无毛,上部及边缘具短柔毛,两性,有柄小穗雄性或中性;穗轴节间及小穗柄为线形,边缘均具纤毛,但无纵沟;第1颖背部突起或扁平,成熟时变硬而光亮,有窄狭内卷的边缘,向先端渐内折,第2颖舟形,有脊;第1外稃透明膜质,第2外稃长圆形或线形,先端2裂,从裂齿间伸出芒,或全缘而无芒。颖果倒卵形,成熟后露出颖外,花、果期秋季。
【生境分布】我国北方普遍栽培。
【栽培】生物学特性,喜温暖湿润环境。耐旱。宜选疏松、肥沃、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栽培。
栽培技术,用种子繁殖。4-5月播种,按行距50cm开沟,点播,间距约20cm,播后盖土。
田间管理,出苗后,中耕除草2-3次,结合中耕除草,将过密的苗间掉。追肥1-2次,肥料以氮肥和厩肥为主。
【化学成份】本品幼芽、果实含对-羟基扁桃腈-葡萄糖甙(p-hydroxymandelonitril-glucoside)。
【性味】味甘;涩;性温
【归经】脾;胃;肺经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0-60g;或研末。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相关记载
高粱
- 高粱《本草分经》
- 高粱《食物疗法》
- 高粱《食物疗法》
- 高粱《药性切用》
- 高粱根【中药大全】
- 高粱泡【中药大全】
- 高粱七【中药大全】
- 山高粱【中药大全】
- 田高粱【中药大全】
- 野高粱【中药大全】
- 高粱米糠【中药大全】
- 高粱泡根【中药大全】
- 高粱泡叶【中药大全】
- 高粱乌米【中药大全】
- 高粱火焰苞【中药大全】
- 高粱种植技术【中药种贮】
- 高粱乌米栽培方法【中药种贮】
- 幼儿遗尿食疗方-高粱粥【中医食疗儿科食疗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