篦子舒筋草![](/all/qhsearch.png)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篦子舒筋草
![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在线阅读](/logo2/quanguozhongcaoyaohuibian98.gif)
【拼音名】Bì Zǐ Shū Jīn Cǎo
【来源】蕨类蹄盖蕨科篦子舒筋草Cyclosorus dentatus (Forsk.) Ching,以根状茎入药。
【生境分布】四川。
【性味】微苦,平。
【用法用量】0.3~1两,水煎服或炖肉服。
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中药大辞典》:篦子舒筋草
![《中药大辞典》在线阅读](/logo2/zhongyaodacidian98.gif)
【出处】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
【拼音名】Bì Zǐ Shū Jīn Cǎo
【别名】牛肋巴、舒筋草
【原形态】高30~70厘米。根状茎斜上或短而横走,疏被褐色鳞片,鳞片先端弯曲。叶近生或亚簇生;纸质;叶柄长20厘米,叶柄基部黑褐色,被棕色鳞片,叶柄与叶轴有棱槽,均被黄白色刚毛;叶片线状倒披针形至长矩圆状披针形,长35~50厘米,宽8~15厘米,先端长渐尖;羽片12~18对,线形,长渐尖,成尾状,长7~11厘米,宽1~1.8厘米,基部羽片稍缩短,下部4~5对羽片间隔稍远,羽状半裂,裂片圆头,叶两面被毛,脉羽状。孢子囊群圆形,每裂片上4~6对,着生于小脉中部,囊群盖圆肾形,灰色,被毛。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山谷湿地及沟边。分布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江西、福建及台湾。
【性味】微苦,平。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0.3~1两;或炖肉。
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:篦子舒筋草
![《中华本草》在线阅读](/logo2/zhonghuabencao98.gif)
![《中药大辞典》在线阅读](/logo2/zhongyaodacidian98.gif)
【出处】出自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
【拼音名】Bì Zǐ Shū Jīn Cǎo
【英文名】Rhizome of Tapering Tri-vein Fern, Rhizome of Downy Wood-Fern
【别名】牛肋巴、舒筋草、凤尾草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金星蕨科植物齿牙毛蕨的根茎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yclosorus dentatus(Forsk.) Ching[Polypodium dentatum Forsk.]
采收和储藏:春、秋季采收,洗净,去须根与叶柄,晒干。
【原形态】高30-70cm。根状茎斜上或短而横走,疏被褐色鳞片,鳞片先端弯曲。叶近生或亚簇生;纸质;叶柄长20cm,叶柄基部黑褐色,被棕色鳞片,叶柄与叶轴有棱槽,均被黄白色刚毛;叶片线状倒披针形至长矩圆状披针形,长35-50cm,宽8-15cm,先端长渐尖;羽片12-18对,线形,长渐尖,成尾状,长7-11cm,宽1-1.8cm,基部羽片稍缩短,下部4-5对羽片间隔稍远,羽状半裂,裂片圆头,叶两面被毛,脉羽状。孢子囊群圆形,每裂片上4-6对,着生于小脉中部,囊群盖圆肾形,灰色,被毛。
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林下山谷湿地或溪沟边石缝中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、西南及江西、福建及台湾等地。
【性味】微苦;平
【归经】脾经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0-30g;或炖肉;或浸酒。
![打赏中医宝典](http://zhongyibaodian.com/dashang/dashang.gif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