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胆
- 目录
- 《本草纲目》龙胆
- 《本草乘雅半偈》龙胆
- 《本草崇原》龙胆
- 《本草经集注》龙胆
- 《本草思辨录》龙胆
- 《本草图经》龙胆
- 《雷公炮炙论》龙胆
- 《名医别录》龙胆
- 《神农本草经》龙胆
- 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》龙胆
- 《吴普本草》龙胆
- 《新修本草》龙胆
- 《证类本草》龙胆
- 《千金翼方》龙胆
- 《中药大辞典》龙胆
- 《中华本草》龙胆
《本草纲目》龙胆
「释名」亦名陵游。
「气味」(根)苦涩、大寒、无毒。
「主治」
1、伤寒发狂。用龙胆二钱研细,加入鸡蛋清。每服二钱,白蜜化冰水送下。
2、四肢疼痛。用龙胆根切细,有生姜汁中浸一夜,焙干,捣为末。取一茶匙,水煎,温服。
3、谷疸、劳疸(谷疸因多食而得,劳疸因过劳而得)。用龙胆一两、苦参三两,共研为末,加牛胆汁和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五丸,一天服三次。如不愈,可稍稍增加药量。治劳疸,可增加龙胆一两、栀子仁三至七枚,以猪胆代牛胆和丸。
4、盗汗。用龙胆研细,每服一钱,加猪胆汁三两(滴入少许温酒)调服。治小儿盗汗,可加防风。
5、咽喉热痛。用龙胆磨水服。
6、目涩。用生龙胆捣汁一合,加黄连浸汁一匙,调匀点眼。
7、眼中流脓。用龙胆、当归,等分为末。每服二钱,温水送下。
8、蛔虫攻心(刺痛,吐清水)。用龙胆一两,去头,锉碎,加水二碗,煮成一碗。头天晚上停食,第二天清晨,将药一顿服完。
引用:《本草纲目》龙胆
《本草乘雅半偈》龙胆
(本经上品)
【气味】苦涩,大寒,无毒。
【核】曰∶处处有之,吴兴者为胜。宿根黄白,直下抽根一二十条,类牛膝而短。直上生苗,高尺余,类嫩蒜而细。七月开花,类牵牛,作铃铎状;茎类竹枝,冬后结子,茎便焦枯。一种味极苦涩,经冬不凋,名石龙胆,类同而种别。修治,取阴干者,铜刀切,去须、土、头了,锉细,甘草汤浸一宿,漉出曝干。
【 】曰∶细详名义,合甲胆之体用。宜入肝之府,少阳之枢药也。其气寒,逆治热为本,阳为标,相火为化者也。其味苦,苦曰炎上,苦性走下,苦能入骨,故主骨间寒热,及惊则气上,痫则气下,不循枢象者也。续绝伤者,胆主解孚拆甲故也。定五脏者,五脏取决于胆,决而后能定也。蛊者死阴之属,胆者生阳之属,生阳之侧,岂容死阴久据乎哉。
(合龙胆生成,的是少阳枢药,为少阳之对待法。少阳化气属相火,龙胆气味俱苦寒故也。龙,阳物也。呵气成云,既能变水,又能变火。埤雅云∶龙火得湿则焰,得水则燔。以人火逐之则息,故人之相火似之。此以龙名,而兼取胆味,龙火之炎上,如甲拆之尺木,能升于天,不专主降,又能疗目之火眚也。)
引用:《本草乘雅半偈》龙胆
《本草崇原》龙胆
气味苦涩,大寒,无毒。主治骨间寒热,惊痫邪气,续绝伤,定五脏,杀蛊毒。
(龙胆始出齐朐山谷及冤句,今处处有之,以吴兴者为胜,宿根生苗,一窠有根十余条,类茎高尺余,纤细状如小竹枝,花开青碧色,冬后结子苗便枯,俗名草龙胆。又一种山龙胆,其叶经霜雪不凋,此同类而别种也。)
龙胆草根味极苦,气兼涩,性大寒。茎如竹枝,花开青碧,禀东方木气,故有龙胆之名。
龙甲木,苦走骨,故主治骨间寒热。涩类酸,故除惊痫邪气。胆主骨,肝主筋,故续绝伤。五脏六腑皆取决于胆,故定五脏。山下有风曰虫,风气升而蛊毒自杀矣。
引用:《本草崇原》龙胆
《本草经集注》龙胆
味苦,寒、大寒,无毒。主治骨间寒热,惊痫,邪气,续绝伤,定五脏,杀蛊毒。除胃中伏热,时气温热,热泄下痢,去肠中小虫,益肝胆气,止惊惕。久服益智,不忘,轻身,耐老。一名陵游。生齐朐山谷及宛朐,二月、八月、十一月、十二月采根,阴干。(贯众为之使,恶防葵、地黄。)
今出近道,吴兴为胜。状似牛膝,味甚苦,故以胆为名。(《大观》卷六,《政和》一六三页)
引用:《本草经集注》龙胆
《本草思辨录》龙胆
黄芩主少阳之经热,竹茹主少阳之腑热,龙胆则主由少阳入厥阴之热。其味苦中有涩,苦主发,涩主收,即发即收,其用在少阳者少,在厥阴者多,故用龙胆者皆取其泻肝。凡肝之热,有本脏挟胆而热者,有为胆所侵侮而热者。龙胆治胆侮肝之热,能内极于骨间,谓之治肝
引用:《本草思辨录》龙胆
《本草图经》龙胆
龙胆图片,生齐朐山谷及冤句,今近道亦有之。宿根黄白色,下抽根十余本,类牛膝;直上生苗,高尺余。四月生叶似柳叶而细,茎如小竹枝;七月开花如牵牛花,作铃铎形,青碧色;冬后结子,苗便枯。二月、八月、十一月、十二月采根,阴干,俗呼为草龙胆。浙中又有山龙胆草,味苦涩,取根细锉,用生姜自然汁浸一宿,去其性,焙干,捣,水煎一钱匕,温服之。治四肢疼痛。采无时候,叶经霜雪不凋,此同类而别种也。古方治疸多用之。《集验方》谷疸丸,苦参三两,龙胆一两,二物下筛,牛胆和丸,先食以麦饮服之,如梧子五丸,日三,不知稍增。《删繁方》∶治劳疸,同用此龙胆,加至二两,更增栀子仁三七枚,三物同筛,捣、丸以猪胆,服如前法,以饮下之。其说云∶劳疸者,因劳为名;谷疸者,因食而劳也。
引用:《本草图经》龙胆
《雷公炮炙论》龙胆
引用:《雷公炮炙论》龙胆
《名医别录》龙胆
大寒,无毒.主除胃中伏热,时气温热,热泄下痢,去肠中小蛊,益肝胆气,止惊惕生齐朐及宛朐.二月、八月、十一月、十二月采根,阴干.(贯众为之使,恶防葵、地黄
《本经》原文∶龙胆,味苦,寒.主骨间寒热,惊痫邪气,续绝伤,定五脏,杀蛊毒.久服,益智不忘,轻
引用:《名医别录》龙胆
《神农本草经》龙胆
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》龙胆
味苦涩。主骨间寒热,治肝邪犯肾之寒热。惊痫邪气,肝火犯心之邪。续绝伤,敛筋骨之气。定五脏,敛脏中之气。杀蛊毒。除热结之气。久服,益智不忘,收敛心中之神气。
轻身耐老。热邪去而正气归,故有此效。
药之味涩者绝少,龙胆之功皆在于涩,此以味为主也。涩者,酸辛之变味,兼金木之性者也,故能清敛肝家之邪火。人身惟肝火最横,能下挟肾中之游火,上引包络之相火,相持为害。肝火清,则诸火渐息,而百体清宁矣。
引用: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》龙胆
《吴普本草》龙胆
《新修本草》龙胆
味苦,寒、大寒,无毒。主骨间寒热,惊痫,邪气,续绝伤,定五脏,杀蛊毒。除胃中伏热,时气温热,热泄下痢,去肠中小虫,益肝胆气,止惊惕。久服益智,不忘,轻身耐老。一朐,二月、八月、十一月、十二月采根,阴干。
贯众为之使,恶防葵、地黄。今出近道,吴兴为胜。状似牛膝,味甚苦,故以胆为名。
引用:《新修本草》龙胆
《证类本草》龙胆
(龙胆_图片)
味苦,寒、大寒,无毒。主骨间寒热,惊痫,邪气,续绝伤,定五脏,杀蛊毒,除胃中伏热,时气温热,热泄下痢,去肠中小虫,益肝胆气,止惊惕。久服益智不忘,轻身耐老。一名陵游。生齐朐山谷及冤句。二月、八月、十一月、十二月采根,阴干。(贯众为之使,恶防葵、地黄。)
陶隐居云∶今出近道,吴兴为胜。状似牛膝,味甚苦,故以胆为名。今按别本注云∶叶似龙葵,味苦如胆,因以为名。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∶龙胆,君。能生小儿惊痫,入心,壮热,骨热,痈肿,治时疾,热黄,口疮。日华子云∶小豆为使。治客忤疳气,热病狂语及疮疥,明目,止烦,益智,治健忘。
图经曰∶龙胆,生齐朐山谷及冤句,今近道亦有之。宿根黄白色,下抽根十余本,类牛膝。
直上生苗,高尺余。四月生叶,似柳叶而细,茎如小竹枝,七月开花如牵牛花,作铃铎形,青碧色。冬后结子,苗便枯。二月、八月、十一月、十二月采根,阴干。俗呼为草龙胆。浙中又有山龙胆草,味苦涩,取根细锉,用生姜自然汁浸一宿,去其性,焙干,捣,水煎一钱匕,温服之。治四肢疼痛。采无时候。叶经霜雪不凋,此同类而别种也。古方治疸多用之。《集验方》谷疸丸∶苦参三两,龙胆一两,二物下筛,牛胆和丸,先食以麦饮服之,如梧子五丸,日三,不知稍增。《删繁方》治劳疸,同用此龙胆,加至二两,更增栀子仁三七枚,三物同筛捣,丸以猪胆,服如前法,以饮下之。其说云∶劳疸者,因劳为名。谷疸者,因食而劳也。
雷公云∶采得后阴干。欲使时,用铜刀切去髭土头了,锉,于甘草汤中浸一宿,至明漉出,曝干用。勿空腹饵之,令人溺不禁。圣惠方∶治蛔虫攻心如刺,吐清水。龙胆一两去头,锉,水二盏,煮取一盏去滓。隔宿不食,平旦一顿服。外台秘要∶治卒下血不止。龙胆一虎口,以水五升,煮取二升半,分为五服,瘥。肘后方∶治卒心痛。龙胆四两,酒三升,煮取一升半,顿服。
引用:《证类本草》龙胆
《千金翼方》龙胆
味苦,寒,大寒,无毒。主骨间寒热,惊痫邪气,续绝伤,定五脏,杀蛊毒,除胃中伏热,时气温热,热泻下痢,去肠中小蛊,益肝胆气。止惊惕。久服,益智不忘,轻身耐老。
一名陵游。生齐朐山谷及冤句,二月八月十一
引用:《千金翼方》龙胆
- 龙胆
- 龙胆 知识
- 龙胆草
- 龙胆草 知识
- 龙胆膏
- 龙胆散
- 龙胆汤
- 龙胆丸
- 龙胆饮
- 草龙胆散
- 红花龙胆
- 龙胆草散
- 水龙胆草
- 乌奴龙胆
- 加减龙胆汤
- 龙胆泻肝汤
- 龙胆泻肝汤 知识
- 龙胆泻肝丸
- 龙胆泻肝丸 知识
- 加减龙胆泻肝汤
- 加味龙胆泻肝汤
- 龙胆泻肝汤加减
龙胆
龙
- 龙
- 地龙
- 龙齿
- 龙骨
- 龙角
- 龙葵
- 龙荔
- 龙脑
- 龙眼
- 龙珠
- 石龙
- 白龙参
- 白龙茶
- 白龙丹
- 白龙骨
- 白龙散
- 白龙汤
- 白龙丸
- 白龙须
- 斑龙丸
- 斑龙宴
- 抱龙丸
- 苍龙丸
- 赤龙散
- 从龙汤
- 地龙散
- 地龙松
- 地龙藤
- 飞龙丹
- 风龙茶
- 伏龙肝
- 伏龙散
- 葛龙茶
- 过江龙
- 过山龙
- 黑龙丹
- 黑龙散
- 黑龙丸
- 红龙散
- 黄龙汤
- 黄龙丸
- 黄龙尾
- 黄龙眼
- 火龙膏
- 金龙丸
- 九龙丹
- 九龙丸
- 莲龙茶
- 六龙丹
- 龙常草
- 龙齿散
- 龙齿丸
- 龙蛋草
- 龙粉丸
- 龙骨散
- 龙骨丸
- 龙虎丹
- 龙荟丸
- 龙角丸
- 龙鳞草
- 龙脑膏
- 龙脑散
- 龙脑香
- 龙脑饮
- 龙砂汤
- 龙石膏
- 龙石散
- 龙手藤
- 龙须菜
- 龙须草
- 龙须散
- 龙牙草
- 龙牙散
- 龙眼茶
- 龙眼肉
- 龙吟草
- 龙竹草
- 漏龙茶
- 盘龙参
- 蟠龙茶
- 青龙汤
- 青龙丸
- 神龙丹
- 升龙茶
- 石龙草
- 石龙刍
- 石龙芮
- 石龙子
- 水龙子
- 四龙丹
- 乌龙丹
- 乌龙膏
- 乌龙散
- 乌龙髓
- 乌龙丸
- 五龙丹
- 五龙散
- 五龙丸
- 犹龙汤
- 玉龙膏
- 玉龙散
- 竹龙散
- 子龙丸
- 自龙丸
- 左龙丸
- 赤龙皮汤
- 赤龙浴水
- 大黄龙丸
- 大青龙汤
- 伏龙肝散
- 伏龙肝汤
- 枸杞龙茶
- 龙理痰汤
- 龙脑薄荷
- 龙脑膏香
- 龙雄蛇油
- 龙眼参茶
- 龙眼姜茶
- 龙眼肉茶
- 龙眼肉粥
- 五爪金龙
- 小抱龙丸
- 小青龙汤
- 紫背龙牙
- 斑龙百补丸
- 陈氏玉龙汤
- 当归龙荟丸
- 二加龙骨汤
- 飞龙夺命丹
- 枸杞龙眼茶
- 琥珀黑龙丹
- 黄连龙骨汤
- 回阳玉龙膏
- 加减黄龙汤
- 龙齿镇心丹
- 龙马自来丹
- 龙脑安神丸
- 龙脑鸡苏丸
- 龙脑天麻煎
- 龙脑芎犀丸
- 龙脑硬毒散
- 龙眼百合茶
- 龙眼莲子羹
- 秘制白龙丹
- 青龙五生膏
- 什锦乌龙粥
- 神效龙脑膏
- 十全抱龙丸
- 苏子龙肝粥
- 锁阳龙骨茶
- 鼍龙点眼方
- 稀痘龙风膏
- 银耳乌龙汤
- 大青龙汤麻黄
- 龙眼酸枣仁粥
- 蜜饯姜枣龙眼
- 小青龙汤麻黄
- 赤脚道人龙骨丸
- 大青龙加附子汤
- 大青龙加黄芩汤
- 桂枝龙骨牡蛎汤
- 小青龙加石膏汤
- 小青龙加石青汤
- 珍珠龙脑生肌散
-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
-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
-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
- 人参地黄龙骨牡蛎茯苓汤
- 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
-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
-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