栗子

目录
《得配本草》栗子
《滇南本草》栗子
《食疗本草》栗子
《药性切用》栗子
《饮食须知》栗子
《玉楸药解》栗子
《老年食养食疗》栗子
《中医饮食营养学》栗子
《中药大辞典》栗子
《中华本草》栗子
中药功效分类

《得配本草》栗子

《得配本草》

咸,温。入足太阴、少阴经气分。浓肠胃,健腰足。生嚼涂筋骨断碎肿痛,及刃伤、小儿口疮。或风干,或火煨用。多食滞脾恋膈,风湿病者禁用。

咸,平。入足少阴经气分。大有补肾之功,治筋骨风痛,活血尤效。

一毯三颗,其中扁者,栗楔也。

毛毯

即栗外刺包

煮汁,洗火丹毒肿,烧灰敷亦效。

黑壳

煮汁饮,止反胃消渴,并止泻血。

引用:《得配本草》栗子

下载:《得配本草》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

中药功效分类

《滇南本草》栗子

《滇南本草》

栗子图片,味甘,平。治山岚瘴气疟疾水泻不止,或红白痢疾。用火 为末。每服三钱,汤下。生食胸中气横。

叶,治喉疔火毒,煎服,神效。皮,敷打伤;烧癞疮

子上壳刺,烧灰吹鼻中,治中风不语,吹之即醒;或中痰邪,亦吹即应。

──务本卷一下

栗子花,味苦、涩,性微温。止日久赤白带下休息痢疾,止大肠下血。栗子,味甜,性温。生吃,止吐血衄血便血、一切血症。

──丛本卷中

栗子,味甘、咸,性温,无毒。

主治补中益气,浓肠胃,补肾气,腰脚无力。生则气,熟则滞气。须日曝或灰中煨,令汗出,或以润藏之,或袋盛,当风悬之,并令去其水气。最良。

最益人,其中扁者名栗楔,尤好。患风疾及水肿者不宜食。小儿多食则难消化成病。

生嚼,涂筋骨断碎、肿痛瘀血,最效。亦治反胃,人口咬伤,捣敷最良。

──模板卷九

引用:《滇南本草》栗子、栗子花

下载:《滇南本草》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

中药功效分类

《食疗本草》栗子

《食疗本草》

(一)生食治腰脚。蒸炒食之,令气拥,患风水气不宜食。〔嘉〕

(二)又,树皮∶主瘅疮毒。〔嘉〕

(三)谨按∶宜日中曝干,食即下气补益。不尔犹有木气,不补益。就中吴栗大,无味,不如北栗也。其上薄皮,研,和,展皱。〔嘉〕

(四)又,壳∶煮汁饮之,止反胃、消渴。〔嘉〕

(五)今有所食生栗,可于热灰中煨之,令才汗出,即啖之,甚破气。不得使通熟,熟即拥气。生即发气。故火煨杀其木气。〔心·嘉〕

引用:《食疗本草》栗子

下载:《食疗本草》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

中药功效分类

《药性切用》栗子

《药性切用》

味甘微咸,生平熟温,入肾而补肾浓肠。生则难化,熟则滞气。小儿不可多啖。

引用:《药性切用》栗子

下载:《药性切用》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

中药功效分类

《饮食须知》栗子

《饮食须知》

味甘咸,性温。生食则发气,蒸炒热食则壅气。风过者生熟咸宜,再经日晒作油灰气。同橄榄食,有梅花。中扁者名栗楔,栗作食,胜于芡。但饲小儿,令齿不生。患风疾及水肿者,并不宜食。小儿不可多食,生则难化,熟则滞气,膈热生,往往致病。勿同牛肉食。密取一栗咬破,蘸香油和众栗炒,俱不发爆。

取苞中自裂出栗子,以润沙密藏,夏初尚如新也。如苞未树上自坠者,不能久藏,且易腐。

引用:《饮食须知》栗子

下载:《饮食须知》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

中药功效分类

《玉楸药解》栗子

《玉楸药解》

味甘、咸,气平,入足太阴脾、足少阴肾经。补中培土,养胃益脾。

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:脾色黄,宜食咸,大豆、栗、皆咸。戊土降于丁火,得离中之阴精,己土升于癸水,得坎中之阳气,故苦则入胃,咸则归脾。栗子咸甘入脾,补中助气,充虚益馁。培土实脾,诸物莫逮,但多食则气滞难消,少啖则气达易克耳。生食治腰腿不遂,生嚼涂筋骨碎断,又消肿痛,行瘀血,破痃癖,去恶刺,出箭头,止鼻衄,敛泄利。

风干者佳。

壳止便血。

壳内薄皮,治骨鲠。

引用:《玉楸药解》栗子

下载:《玉楸药解》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

中药功效分类

《老年食养食疗》栗子

《老年食养食疗》

栗子,又名板栗、毛栗。栗子原产于我国,有着悠久的历史。《诗经》中就有“树之栗”、“东门之栗”、“隰有栗”等记。《吕氏春秋》也有“果之美者,有冀山之栗”。陕西半坡村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出土文物中就有栗,说明远在5000多年前,栗子就为人食用了。

栗子含有丰富的营养,每百克含及淀粉62~70克,蛋白质5.1~10.7克,2~7.4克,尚含有维生素A、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、维生素C、维生素PP及无机。现代医学认为,栗子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,对高血压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等疾病,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。老年人如常食栗子,可达到抗衰老、延年益寿的目的。

栗子也是一种补养治病的良药。祖国医学认为,栗子性味甘温,有养胃、健脾、补肾、壮腰、强筋、活血、止血和消肿等功效,适用于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、腰脚不遂、小便和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及外伤骨折、淤血肿痛、皮肤生疮和筋骨痛等症。按中医理论,“肾主骨,腰为肾之府。”故腰腿酸软等症,主要是肾虚所造成。栗为肾之果,能益肾,食之自然有效。古人用栗子治病、滋补的方法很多。用于栗子30克,加水煮熟,放红糖适量,每晚睡前服1次。对病后体虚、四肢酸软无力有效;用于补肾气、壮筋骨,可用栗子、大适量,共煮,加白糖食用,每日1次。老人如有肾虚、腰酸脚弱者,每日早晚各吃风干生栗7个,细嚼成浆咽下;也可用鲜栗子30克,置火堆中煨熟吃,每天早晚各1次。治跌打损伤、淤血肿痛,可用生栗子去壳,将肉研烂如泥,涂患处。

栗子由于生食难消化,熟食又易滞气,故1次不宜吃得太多;凡有脾虚消化不良、温热甚者均不宜食用。此外,用栗子治病,需要生吃。时珍介绍的方法是:“以袋盛生栗,悬挂风干,每晨吃十余颗,随后吃猪肾粥助之,久必强健。”吃时要细细嚼碎,口感无渣,成为浆液,一点一点咽下去,才能起到效果。

引用:《老年食养食疗》栗子

下载:《老年食养食疗》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

中药功效分类

《中医饮食营养学》栗子

《中医饮食营养学》

【基原】为壳斗科植物栗的种仁。

【异名】板栗。

【性味归经】甘,温。入脾、胃、肾经。《本再新》:“入心、肺二经。”

【功效】养胃健脾,补肾强筋,活血止血止咳化痰

【应用】

1.肾虚腰膝无力:栗子风干,每日空心食七枚,再食猪肾粥。(《经验方》)

2.小儿脚弱无力,三四岁尚不能行步:日以生栗与食。(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)

3.气管炎:板栗肉250g,煮瘦肉服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
4.筋骨肿痛:板栗捣烂敷患处。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

5.幼儿腹泻:栗子磨粉,煮如糊,加白糖适量喂食。(《食物中药与便方》)

【使用注意】

凡遇脾虚消化不好,湿热甚者均不宜食。外感未去,或痞满疳积,疟痢瘟疫,产后,小儿,病人亦不宜多食。

【按语】

栗子主补肾气,肾病宜食之,并善治腰腿不遂。

【参考文献】

1.《名医别录》:“主益气厚肠胃,补肾气,令人忍饥。”

2.《本草纲目》:“有人内寒,暴泄如注,令食煨栗二三十枚,顿愈。肾主大便,栗能通肾,于此可验。”

3.《滇南本草》:“生吃止吐血、衄血、便血,一切血证俱可用。”

引用:《中医饮食营养学》栗子(《千金·食治》)

下载:《中医饮食营养学》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

中药拼音索引:l
打赏中医宝典
中药功效分类

栗子

中药功效分类

中药功效分类

相关中药

中药功效分类

中药主治

相关方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