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树条

鸡树条
目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鸡树条
《中药大辞典》鸡树条
《中华本草》鸡树条
中药功效分类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鸡树条

【拼音名】Jī Shù Tiáo

【别名】鸡树条紫、山竹子

【来源】忍冬荚蒾属植物天目琼花Viburnum sargentii Koehne,以嫩枝、叶及果实入药。春、夏采叶及嫩枝,秋采果实,鲜用或晒干。

【性味】甘、苦,平。

【功能主治】叶、枝:通经活络解毒止痒

枝:用于风湿性关节炎,腰酸腿痛,跌打损伤

叶:外用治疮疖,皮肤搔痒。

果:止咳。用于急、慢性气管炎咳嗽

【用法用量】枝3~4钱,果2~3钱,叶外用适量,捣烂敷或煎水洗患处。

【备注】(1)新疆地区用同属植物欧洲荚蒾Viburum opulus L.作鸡树条应用,功效相似。

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中药功效分类

《中药大辞典》:鸡树条

【出处】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
【拼音名】Jī Shù Tiáo

【别名】鸡树条子(《吉林中草药》),糯米条(《中国经济植物志》)。

【来源】为忍冬科植物鸡树条荚迷的嫩枝、叶。春、夏采,晒干或鲜用。

【原形态】鸡树条荚迷,又名:天目琼花。

落叶灌木,高2~3米。树皮灰褐色,有纵条及软木条层;小枝褐色至赤褐色,具明显条棱。单叶对生;卵形至阔卵圆形,长6~12厚米,宽5~10厘米,通常浅3裂,基部圆形或截形,具掌状3出脉,裂片微向外开展,中裂长于侧裂,先端均渐尖或突尖,边缘具不整齐的大齿,上面黄绿色,无毛,下面淡绿色,脉腋有茸毛;叶柄粗壮,无毛,近端处有腺点。伞形聚伞花序顶生,紧密多花,由6~8小伞房花序组成,直径8~10厘米,能孕花在中央,外围有不孕的辐射花,总柄粗壮,长2~5厘米;花冠杯状,辐状开展,乳白色,5裂,直径5毫米;花药紫色;不孕性花白色,直径1.5~2.5厘米,深5裂。核果球形,直径的8毫米,鲜红色,有臭味。种子圆形,扁平。花期5~6月。果期8~9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山坡、林缘及杂木林中。分布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扛、内蒙古、山东、河北、湖北、四川、浙江等地。

【性味】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甘苦,平。"

【功能主治】祛风通络活血消肿。治腰肢关节酸痛跌打闪挫伤,疮疖疥癣

①《吉林中草药》:"通经活络止血镇痛止咳。治腰酸腿痛,跌打损伤。"

②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):"消肿止痛杀虫。"

③《宁夏中草药》:"活血止痛。"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4钱;或研末。外用;煎水洗。

【附方】①治腰酸腿痛:鸡树条子。水煎,常洗。(《吉林中草药》)

②治闪腰岔气,关节疼痛:鸡树条嫩枝叶三至四钱(鲜用五钱至一两)。水煎服。(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
治跌打损伤:鸡树条子、葛根、土豆各五钱。共焙成炭,研细末,每服二钱,每日二次,黄酒为引。(《吉林中草药》)

④治疮疖疥癣瘙痒:鸡树条枝叶及果实煎水洗患处。(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
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
中药功效分类

《中华本草》:鸡树条

【出处】出自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

【拼音名】Jī Shù Tiáo

【英文名】Leaf and twig of Sargent Craneberrybush, Leaf and twig of Sargent Viburnum

【别名】鸡树条子、山竹子
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忍冬科植物鸡树条或欧洲荚蒾的枝、叶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Viburnum opulus L.var. caluescens (Rehd.) Hrar [V. sargentii Koehne var. calues cens Rdhd.; V.sargentii Koebne]2.Viburnum opulus L.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采收嫩枝叶,鲜用或切段晒干。

【原形态】1.鸡树条 落叶灌木,高2-3m。当年小枝有棱;树皮厚而多少呈木栓质。叶对生;叶柄粗壮,长1-2cm,近端处有腺点,基部有2钻形托叶;叶圆卵形至广卵,基部圆形、截形或浅心形,裂片先端渐尖,边缘具不整齐粗齐牙齿,中裂片伸长,侧裂片略向外开展,叶下面脉腋集聚簇生毛,或有时脉上有少数长伏毛。复伞形式聚伞花序顶生,大多周围有大型不孕的花;总花梗粗壮,长2-5cm,无毛;能育花在中央,花萼筒倒圆锥形,萼檐5齿裂;花冠白色,辐状,裂片近圆形,筒与裂片几等长;雄蕊的花药紫红色;柱头2裂;不孕花白色。核果近于形。种子圆形。

2.欧洲荚蒾 本种与鸡树条的区别是:树皮薄而非木栓质,花药黄白色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1.生于海拔1000-1650m的溪谷边、疏林下或灌丛中。

2.生于海拔1000-1600m的河谷云杉林下。

资源分布:1.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陕西、甘肃、山东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

2.分布于新疆。

【化学成份】欧洲荚蒾叶含绿原酸(chlorogenic acid),新绿原酸(neochlorogenic acid),咖啡酸(caffeic acid)[1],熊果酚甙(ar-butin),折伤木环烯醚萜甙酯(opulus iridoid)Ⅰ-Ⅷ[2],以丙氨酸(alanine)为主的15种氨基酸[3],鞣质(tannin)[4],多糖,水解得D-半乳糖醛酸(D-galacturonic acid),D-半乳糖(D-galactose),D-木糖(D-xylose)等。

另外,欧洲荚蒾(部位未明)含齐墩果酸-D-葡萄糖甙(oleanolic acid-D-glucoside),熊果酸-D-葡萄糖甙(ursolic acid-D-glucoside)[6],东莨菪素(scopoletin)[7],折伤木二醛(viopudial)[8]

【药理作用】1.解痉作用 从欧洲荚蒾提取的东莨宽大素(1),在体外对雌醇灌注或氯化钡所致大鼠子宫兴奋有明显解痉作用,使单侧于宫角收缩幅度下降50%所需浓度为0.09mg/ml。在整体动物,对缩宫素C(催产素)或麦角新碱所致子宫收缩有相似的抑制作用[1]。Ⅰ的解痉作用强度约为罂粟碱(papaverine)的1/8-1/10[2]。

2.止血作用 欧洲荚蒾树皮的乙醇提取物有增强子中收缩力的作用,也能增强犬的血液凝固作用,并能使实验大鼠减少失血。其50%乙醇提取物的作用强度是70%乙醇提取物作用强度的2-2.5倍[3]。

3.抗胆碱酯酶作用 从欧洲荚蒾分离提取的倍半萜烯二醛化合物折伤木二醛(Ⅱ)是一种降压剂和平滑肥解痉剂。给大鼠、猫和犬静脉注射,能使动物的心率减慢、血压下降和心肌收缩力减弱,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抗胆碱酯酶。试管内产验表明Ⅱ是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的竞争性制剂,其作用强度弱于毒扁豆碱(physostigmine)[4]。

4.血管保护作用 欧洲荚蒾树皮的水-乙醇提取物,经大鼠产验表明有血管保护作用,其中主要有效成分为多缩合鞣质类(polycondensed tannins)[5]。

【性味】味甘;苦;性平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9-15g。鲜品用量加倍;或研末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水外洗。

【各家论述】1.《吉林中草药》:通经活络,止血,镇痛,止咳。治腰酸腿痛,跌打损伤。

2.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消肿,止痛,杀虫

3.《宁夏中草药》:活血,止痛。
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中药拼音索引:j
打赏中医宝典
中药功效分类
中药功效分类

相关中药

中药功效分类

中药主治

相关方剂

拼音:J 相关书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