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黄草

大黄草
目录
《中华本草》大黄草
中药功效分类

《中华本草》:大黄草

【拼音名】Dài Huánɡ Cǎo

【别名】大红草、白叶
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长圆叶艾纳香全草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lumea oblongifolia Kitam.[B.malabarica auct.non Hook.f .; B.clarkei auct.non Hook. F.]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鲜用或切段晒干。

【原形态】长圆叶艾纳香 多年生草本,高50-150cm。主根纺锤状。茎分枝,具条棱,上部被较密长的毛,节间长2-4cm。基部叶常小于中部叶;中部叶长圆形或狭椭圆状长圆形,长9-14cm,宽3.5-5.5cm,先端短尖或钝,基部楔状渐狭,的无柄,边缘狭反卷并有硬重锯具有,上面被短柔毛,下面被稀疏长柔毛;中脉两面凸起,侧脉5-7对;上部叶渐小,无柄,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形,长4-5.5cm,宽1-1.5cm,边缘具尖齿或角状疏齿,稀全缘。头状花序多数,排成顶生开展的疏圆锥花序;花序柄长达2cm,被密长柔毛;总苞球状钟形;总苞片约4层,绿色,外层线状披针形,背面被线状披针形,背面被密长柔毛,中、内层线形或线状披针形,背面被柔毛;花托蜂窝状,被白色粗毛;花黄色;雌花多数,花冠细管状,檐状3-4齿裂;两性花较少数,花冠管状,檐部5裂,被白色疏毛和密腺体。瘦果圆柱形,被疏白色粗毛,具条棱;冠毛白色,糙毛状。花期8月至翌年4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路旁、田边、草地或山谷溪流边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等地。

【性状】性状鉴别 茎具条棱,下部被疏毛或脱毛,上部被较必密且长的毛。叶多皱缩,完整叶长圆形或苌圆状披针形,基部楔状渐狭,顶端短尖或钝,边缘狭及卷并有不规则的硬重锯齿,两面被柔毛,中脉凸起,网脉在下面明显。总苞于状钟状;总苞片绿色,线形或线状披针形,先端尾尖,边缘干膜质,背面被柔毛;花托被白色粗毛。花黄棕色,多数脱落。味苦,微辣。

【性味】味苦;微辛;性凉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中药拼音索引:d
打赏中医宝典
中药功效分类
中药功效分类

大黄

中药功效分类

大黄 知识

中药功效分类

相关中药

中药功效分类

中药主治

相关方剂

拼音:D 相关书籍